阿斌、曾記、王師傅和他,被封為武漢豆皮圈的“四大天王”。 一日之計在于晨,身處武漢的早晨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推開門就有熱干面、生燙、豆皮、湯包、煎包、燒麥、魚糊粉、面窩、歡喜坨、酥角、油香、油條、豆?jié){、豆腐腦……(好了,小編我一口氣報這么多菜名已經(jīng)盡力了!) 美食當(dāng)前,就是大冬天最大的起床動力,僅次于尿意!所以,小編起了個大早,無畏極寒天氣,從漢口趕到武昌,只為采訪一家老字號豆皮,一家讓武漢人無論寒暑都愿意排隊的美味!而且,你如果去晚了,就肯定吃不著了! “ 掐準(zhǔn)點去吃,早了得排隊,晚了沒了! “我天,好在趕上了,我跟你說就必須這個點來,早了排的隊更長!”一位胖胖的食客站在隊伍里,側(cè)身跟他的朋友說著。 “老板,一九一六,多把(注:武漢話,給的意思)點鹵水??!”一位經(jīng)常來吃的叔叔說著。 “趕緊給我裝一份吧!”一位排隊的老婆婆說著。 “好嘞,來,一個九!一個九一個六,后面再來一個六!”收銀的伙計一邊收錢,一邊給做豆皮的鄧師傅傳達著食客們的需求。 這是早上9點半,武昌的靜安路,這家過早鋪子門前,常年都是這樣一副景象。因為它是大名鼎鼎的老武鍋豆皮。原在地拆遷有一年了于是鄧師傅把店面搬到了不遠(yuǎn)的靜安路上,而那些老食客們,也就跟著來了。 “ 吃老武鍋豆皮的秘訣——多給點鹵水! 這家豆皮店到底是有什么法寶,能吸引到這么多人,零下7°的大冬天,還趕早來吃豆皮?小編忍不住問了一位正在排隊的食客。 “就是好吃撒!在老武鍋的時候就吃,吃了有兩三年了,現(xiàn)在搬過來了也跟過來了。丫頭我告訴你,要多把點鹵水,跟糯米在一起吃(回味)……這個味道以前讀書的時候吃過,現(xiàn)在沒有了,只有這家店還有?!?/span> 在這位大叔的建議下,小編點了份加鹵水的豆皮,6元一小份,有4塊豆皮,女生吃分量剛剛好,男生們自己看著辦。 在小編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里,一份好吃的豆皮,外皮不能太厚,要香脆,糯米太軟或太硬都不行,臊子要足量,少了豆皮味道很淡,多了就很咸。 吃上一口老武鍋的豆皮,外皮不厚不薄外層焦脆里層軟;糯米也是軟硬適中,是小編很喜歡的軟糯口感;臊子(鹵水)里有肉丁、香菇和香干,臊子吃起來也很鮮,有一點咸,但是跟糯米一起吃就還好。 如果不加一勺鹵水口味上可能有些清淡,多加一勺口味就剛剛好,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添加,小編還是覺得多加鹵水會更配! “ 25年徒手做豆皮 從被師傅嫌棄到豆皮界四大天王之一 老武鍋豆皮之所以走火,靈魂人物必須是每天忙著做豆皮的鄧師傅,當(dāng)年從國棉廠下崗后,他就開始學(xué)習(xí)這門手藝。 “當(dāng)時聽說武鍋效益好,工資也高,想著要不就在武鍋邊上開個過早的吧,一開就是25年,16年才搬來靜安路上?!?/span> △為了能讓豆皮更加香脆,要舍得放三個雞蛋 △不怕燙的鄧師傅,徒手撒料 △翻轉(zhuǎn),切塊,熱氣騰騰的豆皮出鍋了 鄧師傅一邊跟小編說著自己的故事,一邊徒手在滋滋作響的大鐵鍋里做豆皮,小編看著就覺得燙。 “做豆皮,首先不能怕燙,怕燙師傅就不教,我現(xiàn)在手上這些,都是練出來的,現(xiàn)在都不怕了!” “現(xiàn)在用蚌殼做豆皮的都是老師傅,當(dāng)年我?guī)煾狄彩怯冒鰵ぷ龅模沂炙嚥恍?,弄碎了兩塊蚌殼,后來師傅就嫌棄我說你還是用鐵鏟子算了!”早年被師傅DISS的事情,鄧師傅一邊笑一邊說著。 經(jīng)過25年的磨煉,鄧師傅的豆皮早就得到了武漢人的認(rèn)可,盡管他表現(xiàn)的很是謙虛。當(dāng)然,最令他驕傲的是在2013年的時候,武漢有名的美食節(jié)目《好吃佬》把阿斌豆皮、曾記豆皮、王師傅豆皮和老武鍋豆皮,評為豆皮圈的四大天王。 “ 我準(zhǔn)備再做個五年十年,看身體! △做一鍋豆皮拍一場條隊,一鍋剛出爐的豆皮已經(jīng)排起了長隊 就像鄧師傅說的一樣,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豆皮,鄧師傅從來沒有去吃過這些豆皮,很淡定地表示“不用吃,大致看看就曉得是怎么回事了!” 不過,手藝雖然值得自豪,但鄧師傅也有自己的苦衷,“其實是一個苦行當(dāng),每天起早貪黑的,又冒的休息,屋里都冒的人愿意接這一行,我們每天凌晨三點開始蒸米,準(zhǔn)備臊子的食材,切額、炒額,莫斯的?!?/span> △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了,米桶里的糯米所剩不多了。 鄧師傅說:“你看,這一天要蒸5、60斤糯米,才能保證一天的供應(yīng),每天蒸米都要守著蒸,要不然很容易蒸融了(稀了),蠻費神!” 如此辛苦,很多食客都擔(dān)心鄧師傅哪天退休了,鄧師傅說:“我準(zhǔn)備再做個5年、10年吧,看身體。我每天6點鐘開始,一直站到現(xiàn)在,一天要站4、5個小時,還是蠻累的!” △鄧師傅手上滿是燙傷,但對他來說確是實力的勛章 “ 不加味精,就三鮮口味打天下! 老武鍋豆皮,沒有其它口味的豆皮,只有三鮮這一種,鄧師傅說:“我們只有這一種豆皮,好做些。搞兩個味道,還要搞兩個鍋做,難得搞!” △鄧師傅做豆皮所用到所有材料都在這里了 小編發(fā)現(xiàn)在調(diào)味臺上,沒有味精的身影,鄧師傅說我們的豆皮不加味精,三鮮本來就很鮮了,不需要多余的調(diào)味,實實在在的最好。有食客嫌棄鄧師傅做吃的不戴口罩,感覺不衛(wèi)生。 鄧師傅面對意見毫不避諱,“口罩很悶,我保證做豆皮的時候少講話。”有熟悉的街坊來過早,要求多家?guī)卓曜舆吔怯嗔?,鄧師傅也很大方地加了?/span>一瞬間覺得鄧師傅的人就跟他手上這份豆皮很像,實在又耿直。 來鄧師傅這里過早的基本上都是老顧客,鄧師傅說:“一個客人來三次,我就差不多能認(rèn)得了,十幾年的老顧客算短的,原來有個顧客來吃的時候還在上幼兒園,現(xiàn)在自己都當(dāng)?shù)?,感覺就跟一眨眼的工夫一樣! 采訪完接近中午11點了,門外來了對母女,張望著店內(nèi)還有沒有多余的豆皮。鄧師傅連忙回應(yīng)著“有有有,還有,要吃幾多?” 一聽還有豆皮,女兒特別開心,阿姨臉上也露出笑容,連忙停好電動車,“兩個6塊,哎呦,來晚了,還以為賣完了!還有真的是太好了!” “6塊吧?加干子?” “對對對,加!”鄧師傅把加好鹵水的豆皮送給食客。之后暫時沒了新的食客進來,他靠著墻站了會,望著窗外……小編想可能這是一大早唯一的“中場休息時間”了,畢竟一會再有食客來,又得一頓忙活了。 武漢作為過早之城,從不缺特色過早店,這幾年,我們也探訪過武漢好多好多的老字號過早店,因為有時候生活不缺花樣和套路,缺是像鄧師傅這種久違了的耿直老手藝人。 老武鍋豆皮 ?? 【營業(yè)時間】 冬季:早上6:00--中午11:00 夏季:早上5:30--中午10:30 全年無休 ?? 【價格】 小份:6元 大份:9元 ?? 【坐標(biāo)】 武漢市武昌區(qū)靜安路鐵路局對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