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電圖上,尋找蛛絲馬跡。 急性肺栓塞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急重癥,但臨床表現(xiàn)常常缺乏特異性,容易漏診、誤診,因此早期快速診斷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心電圖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無創(chuàng)的檢查方法,其實能提供一些急性肺栓塞診斷上的蛛絲馬跡。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許之民教授,在第13屆東方心臟病學會議中就急性肺栓塞的心電圖表現(xiàn)分享了學術觀點。 雖然這次講座主要是關于急性肺栓塞的心電圖表現(xiàn),但是許之民教授一開始就特意強調“不能就圖論圖”,在閱讀心電圖前應了解急性肺栓塞的臨床特點,同時需理解心電圖變化背后的機理。 急性肺栓塞的癥狀大多數(shù)缺乏特異性,其典型三聯(lián)征為胸痛、咯血、呼吸困難,僅僅見于28%患者,其余癥狀包括暈厥、發(fā)熱、單側肢體腫脹等。急性肺栓塞的確診手段包括肺動脈CT、肺通氣灌注掃描、肺動脈造影等。 緊接著許之民教授詳細介紹了急性肺栓塞的常見心電圖改變,并根據(jù)不同的機制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 心肌缺血及低氧血癥相關:
第二類 急性右心擴張相關:
第三類 肺動脈高壓相關:
第四類 右心負荷增加相關:
上述的心電圖表現(xiàn)并不特異,可出現(xiàn)在正常人或其他疾病患者。但是總體而言,符合的心電圖改變越多,肺栓塞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引入了急性肺栓塞Daniel評分系統(tǒng),當評分越高,對肺栓塞的診斷約有意義。當評分>7分時提示病情危重。 許之民教授再次強調:急性肺栓塞的心電圖變化均是非特異性的,非確診性的,需緊密聯(lián)系臨床。 急性肺栓塞可引起右室功能不全,右室排血量下降,左心室前負荷減少,同時室間隔左移,導致左室充盈不足,心搏量下降,血壓降低,冠脈灌注不足,引起心肌缺血,因此肺栓塞也出現(xiàn)心肌缺血的征象,因此肺栓塞的心電圖變化需與急性心梗相鑒別。對于此,許之民教授以5個實例進行了生動形象的介紹。 實例一 患者45歲女性。卵巢癌手術2年, 突發(fā)心前區(qū)疼痛,呼吸困難。動脈血 pH 7.50,PO2?59.5 mmHg,PCO2 26 mmHg;血漿肌酸激酶(CK)?59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0 ng/ml,心肌肌鈣蛋白I(cTnI)149.5 ng/ml,心電圖(圖1)酷似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冠脈造影正常,但肺通氣與血流灌注(V/Q)顯像示肺栓塞。后出現(xiàn)低血壓休克死亡。 圖1 實例二 患者42歲男性,因左下肢脹痛2個月余,診斷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20余天前患者出現(xiàn)于活動后感心悸,超高速CT證實為雙側多發(fā)肺栓塞,入院時心電圖(圖2),入院4天后大便后出現(xiàn)暈厥,經心肺復蘇后恢復,復查心電圖(圖3),給予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100 mg溶栓治療,患者氣促很快緩解。 圖2 圖3 實例三 患者56歲男性,因肺間質纖維化入住ICU,入院時心電圖(圖4),2天后突發(fā)嚴重低氧血癥,立即心肺復蘇。心電圖出現(xiàn)類似急性心梗改變(圖5),行急診冠造,未發(fā)現(xiàn)冠狀動脈狹窄、閉塞和痙攣表現(xiàn)。后患者死亡,尸檢發(fā)現(xiàn)多發(fā)肺栓塞。 圖4 圖5 實例四 患者75歲女性,腰間盤突出癥術后第二天,起床后突發(fā)暈厥,心電圖示S1Q3T3征,ST:avR、V1、V2抬高(圖6),搶救無效死亡。 圖6 實例五 患者72歲男性,直腸癌術后放療住院,入院心電圖(圖7),入院次日突發(fā)胸痛,復查心電圖(圖8),經過搶救無效去世后,尸檢提示:雙側大量肺栓塞,肺動脈分支幾乎完全阻塞。 圖7 圖8 在本次講座的最后環(huán)節(jié),許之民教授結合自身豐富的臨床經驗,跟我們分享了4例典型的肺栓塞的救治過程。 01 患者75歲女性,有冠心病、高血壓病史。主因“胸悶氣促5天,加重1天”入院。入院當日心電圖示III、avF呈Qr,QT延長,順鐘向轉位(圖9);次日心電圖示QIIITIII征,II、III、avF、V1-V3廣泛倒置,QT延長、室早(圖10),Daniel評分為8分;完善肺動脈CTA:雙側肺動脈內多發(fā)栓塞,雙下肢深靜脈B超:右側下肢脛后靜脈血栓形成??紤]年齡及出血風險,未溶栓,抗凝治療,入院第五天復查心電圖示胸導聯(lián)T波倒置好轉,QT延長好轉(圖11)。 圖9 圖10 圖11 02 患者57歲女性,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現(xiàn)因頭暈、心悸、黑便伴暈厥、兩便失禁入院。 DD二聚體:3.9 mg/,心電圖示SIQIIITIII征,ICRBBB,II、III、avF、V1-V5導聯(lián)T波倒置,QT延長(圖12),Daniel評分為10分。臨床考慮肺栓塞行溶栓治療,溶栓后復查心電圖示:SIQIIITIII征好轉,ICRBBB消失,II、III、avF、V1-V6導聯(lián)T波倒置加劇,QT延長加?。▓D13)。 圖12 圖13 03 患者25歲男性,主因“胸痛氣促16小時伴暈厥6分鐘”入院,入院心電圖示S1T3征,完全性右束支阻滯(CRBBB),V1-V2導聯(lián)T波深倒置(圖14),Daniel評分為7分。肺通氣灌注顯像:不匹配,肺動脈CTA:左右肺動脈及其主要分支栓塞,經過一系列檢查考慮免疫機制異常導致高凝狀態(tài),采用激素、丙球、磺達肝癸鈉,血小板恢復正常后華法林抗凝,后復查心電圖為正常心電圖(圖15)。 圖14 圖15 04 患者70歲女性,有股骨頸骨折手術史,主因“突發(fā)氣促2天”入院。本次發(fā)病前兩周心電圖未見明顯異常(圖16),本次就診時心電圖示竇速,SIQIIITIII征,V1-V3導聯(lián)T波倒置(圖17),Daniel評分10分,而D-Dimer>20 mg /L,予溶栓治療。 圖16 圖17 最后,許之民教授對急性肺栓塞的心電圖表現(xiàn)進行了總結:特異性高的心電圖變化包括SIQIIITIII征、右胸導聯(lián)深大T波倒置、右室高電壓、CRBBB;特異性相對低的心電圖表現(xiàn)包括竇速、房早、肺型p波、電軸右偏、avR的R波增高伴ST段抬高。并重申心電圖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簡單實用同步的優(yōu)點,也有非特異性、易誤導診治的缺點,在臨床工作中,應結合臨床實踐來鑒別動態(tài)變化,以特異性檢查結果為準。 許之民,中國預防醫(yī)學會心臟康復評估與控制學組主任委員,中華醫(yī)學會心身醫(yī)學分會雙心學組常委、整體健康學組委員,中國醫(yī)師學會心血管醫(yī)師分會雙心學組委員,中華醫(yī)學會雙心醫(yī)師培訓基地特聘專家,海峽兩岸醫(yī)藥交流協(xié)會心臟康復專業(yè)委員會常委,上海醫(yī)學會行為醫(yī)學分會委員,上海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身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常委,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新華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yī)師,國家II級心理咨詢師。 本文首發(fā):醫(yī)學界心血管頻道 本文整理:人間世 本文排版:阿峰 責任編輯:匡小輝 版權申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