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核桃仁炒芝麻 [配料]核桃仁100克,黑芝麻100克。 [制用法]核桃仁、黑芝麻分別放入鍋中熱炒,至熟為止,可分次食用。 [功效]補肝益腎,滋陰清熱。 2、淡菜干貝湯 [配料]淡菜20克,干貝20克。 [制用法]淡菜洗凈,切成塊,干貝洗凈;淡菜、干貝同放入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黃酒、精鹽,急火煮開5分鐘,改用文火煎煮20分鐘,分次食用。 [功效]降虛火,清熱滋陰。 3、銀耳粳米粥 [配料]銀耳25克,粳米50克。 [制用法]將銀耳洗凈,涼水浸泡2小時,放入鍋中,加粳米,加清水10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鐘,改用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分次服用。 [功效]補益肝腎,滋陰清熱。 4、杞子菊花飲 [配料]菊花500克,杞子500克。 [制用法]菊花、杞子洗凈,分別曬干待用,每次各取5克,放入杯中,開水沖服代茶。 [功效]清熱明目,滋補肝腎之陰。 5、蝦皮涼拌豆腐 [配料]嫩豆腐750克,蝦皮50克,蔥花25克,姜末25克,麻油10克。 [制用法]先將蝦皮洗凈,放入碗中,用剛煮沸的開水燜泡10分鐘,待涼后,瀝干水。將嫩豆腐入沸水鍋煮一下,撈出,剖條后切成小方丁,放入盤碗內(nèi),鋪上蝦皮,加蔥花、姜末、精鹽、味精、麻油,拌和均勻即可。佐餐或當菜,隨早、中、晚餐食用。 [功效]通治各類骨質(zhì)疏松癥。 6、羊腰羊骨湯 [配料]新鮮羊骨500克,羊腰(羊腎)2個,料酒、花、姜末、精鹽、味精、五香粉、 麻油各適量。 [制用法]先將新鮮羊骨洗凈,用刀背砸碎或砸斷,待用。將羊腰洗凈,去除臊腺及筋膜,斜切成羊腰片,與羊骨一同放入砂鍋加足量水,大火煮開,撇去浮沫,烹入料酒,加蔥花、姜末,改用小火煮1個半小時,羊骨湯汁濃稠時加入味精、五香粉、精鹽,拌和調(diào)勻,淋入麻油即可。佐餐或當湯,隨意服食。 [功效]對腎陽虛型骨質(zhì)疏松癥效果尤佳。 7、砂鍋牛尾湯 [配料]帶皮牛尾1千克,母雞湯250毫升,熟火腿30克,料酒、蔥花、姜末、精鹽、味精、五香粉、麻油各適量。 [制用法]先將熟火腿切成片。將帶皮牛尾洗凈,剁切成約3厘米長的段,與熟火腿片、母雞湯同放入砂鍋,再加適量水,大火煮開烹料酒,加蔥花、姜末、花椒末,改用小火煮3小時,待牛尾熟爛,加精鹽、味精煨煮至沸,淋人麻油即可。佐餐或當菜,隨意食用。 [功效]對腎陽虛型骨質(zhì)疏松癥效果尤佳。 8、杞子酸棗仁酒 ▲ 酸棗仁 [配料]酸棗仁50克,杞子50克,白酒500毫升。 [制用法]酸棗仁、杞子分別洗凈,放入瓶中,加白酒密封3周,分次飲用,每日2次,每次10~20克。 [功效]斂汗安神,滋補肝腎。 9、鴨肉粳米粥 [配料]老鴨1只,粳米100克。 [制用法]老鴨活殺,去毛去內(nèi)臟,切成小塊,入鍋中,加清水1000毫升,并加入黃酒、姜、蔥等,急火煮開,去浮沫,文火煮30分鐘,取其汁,再加粳米,急火煮開3分鐘,改用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分次食用。 [功效]滋陰清熱,補中益氣。 10、烏骨雞粳米粥 [配料]烏骨雞1只,粳米100克。 [制用法]烏骨雞活殺,去毛及內(nèi)臟,放入鍋中,加清水1000毫升,并加黃酒、姜、蔥,急火煮開3分鐘,去浮沫,加入粳米,改用文火煮1小時,分次食用。 [功效]補氣養(yǎng)血,補腎健脾。 11、韭菜炒河蝦 [配料]韭菜250克,河蝦100克。 [制用法]韭菜洗凈、切段,河蝦洗凈;放入油鍋將韭菜河蝦炒熟,加少許精鹽,分次食用。 [功效]溫陽補虛,強筋補肝。 12、海參粥 [配料]海參50克,粳米50克。 [制用法]將海參洗凈,切成小塊,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3分鐘,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補腎益精,壯陽療痿。 13、核桃仁牛奶 [配料]核桃仁20克,牛奶250毫升,蜂蜜20克。 [制用法]先將核桃仁洗凈,烘干或曬干,研為粗末備用。牛奶放入砂鍋中,用小火煮沸,再調(diào)入核桃粉,拌勻,再煮至沸,?;?,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即可。每日清晨與早點或隨早餐同時服食。 [功效]對腎陽虛型骨質(zhì)疏松癥尤為適宜。 14、杜仲燉牛骨 ▲ 杜仲 [配料]杜仲30克,骨碎補15克,牛骨500克,料酒蔥花、姜末、精鹽、味精、五香粉、麻油各適量。 [制用法]先將杜仲、骨碎補分別揀雜,洗凈,曬干或烘干,切成片或切碎,裝入紗布袋中,扎緊,待用。將新鮮牛骨洗凈,砸成小段或砸碎,與藥袋同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烹入料酒,改用小火煮1個半小時,取出藥袋加蔥花、姜末、精鹽、味精、五香粉,再燒煮至沸,淋入麻油即成。佐餐或當湯,隨意食用,當日吃完。 [功效]對腎陽虛型骨質(zhì)疏松癥尤為適宜。 15、鱉魚軟骨鹿角膠粉 ▲ 鹿角膠粉末 [配料]鹿角膠10克,鱉魚軟骨10克。 [制用法]先將鹿角膠、鱉魚軟骨分別揀雜,曬干或用微火烘干,共研成粉末,包裝成2包。每日2次,每次1包,蜂蜜水調(diào)服或溫開水送服。 [功效]對腎陽虛型骨質(zhì)疏松癥效果尤佳。 16、龜板鱉甲粉 ▲龜板 ▲ 鱉甲 [配料]龜板150克,鱉甲板150克。 [制用法]將龜、鱉宰殺后,取龜版、鱉甲版(肉可另用),洗凈,風干或曬干,烤炒后用醋淬,共研為細末,瓶裝,貯存?zhèn)溆?。每?次,每次3克,溫開水送服。 [功效]對腎陰虛型骨質(zhì)疏松癥效果尤佳。 17、藤菜燉豬蹄 ▲ 藤菜 [配料]豬蹄1個,清水500毫升,藤菜200克,鹽味精各適量。 [制用法]豬蹄去余毛,刮洗干凈,切成小塊,注入清水先用大火燒沸,去浮沫。再加人藤菜和鹽,繼續(xù)用小火燉至豬蹄酥爛,加入味精調(diào)味,分1~2次趁熱食肉菜、喝湯。 [功效]適用于手足關(guān)節(jié)疼痛。 18、鹿尾湯 [配料]鹿尾2條。 [制用法]將鹿尾洗凈,切成小段,放入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并加黃酒、姜、蔥、精鹽,急火煮開3分鐘,改用文火煮40分鐘,分次食用。 [功效]壯陽補損。 19、雀肉粳米粥 [配料]麻雀4只,粳米50克。 [制用法]麻雀活殺,去頭爪、皮毛及內(nèi)臟,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3分鐘,改用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強筋骨,暖腎壯陽。 20、紅人參羊肉湯 ▲ 紅人參 [配料]紅人參20克,羊肉250克。 [制用法]羊腿肉洗凈,切成小塊,開水浸泡2小時撇去浮沫,撈起再次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1000毫升,加紅人參、黃酒、、蔥、精鹽等,急火煮開3分鐘,改用文火煮30分鐘,分次食用。 [功效]大補元氣,補腎壯陽。 21、雞蛋殼龜板膏 ▲ 龜板粉 [配料]雞蛋殼100克,龜板100克,白糖50克。 [制用法]將雞蛋殼、龜板洗凈瀝干后研成粉末,入白糖調(diào)勻,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克。 [功效]益腎養(yǎng)血健胃。 22、三白草根莖豬蹄湯 ▲三白草 [配料]鮮三白草根莖100克,豬前蹄1個,米酒、清水共300毫升,精鹽、味精各適量。 [制用法]鮮三白草根莖、豬前蹄切成小塊,加入米酒和清水,大水燒沸,去浮沫,用小火燉至酥爛。加入精鹽、味精,調(diào)味。分1~2次趁熱食豬蹄、喝湯。 [功效]適用于關(guān)節(jié)炎腫痛。 23、三白草根莖燉土牛膝 ▲ 土牛膝 [配料]鮮三白草根莖50克,土牛膝、茅根各20克,紅糖、白酒各適量。 [制用法]鮮三白草根莖、土牛膝、茅根,水煎2次,每次用水350毫升,煎半小時,兩次混合,去渣留汁在鍋內(nèi),加入紅糖和白酒,繼續(xù)加熱煎至糖溶化。分2次服用。 [功效]適用于關(guān)節(jié)炎腫痛、小便不利。 24、番薯藥酒 [配料]番薯500克,白酒1000毫升。 [制用法]將番薯切片隔水蒸熟,放涼晾干后,浸泡在白中,密封1個月,即可飲用,每日2~3次,每次15~20毫升。 [功效]適用于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手足抽搐疼痛。 25、蒜炒茄子 [配料]茄子500克,大蒜20克,生姜3克,蔥白5克。 [制用法]茄子洗凈切成塊,油鍋加熱,將茄子炒拌,加入上述調(diào)味品,分次食用,連服兩月。 [功效]行氣活血止痛。 26、佛手牛肉粳米粥 ▲ 佛手 [配料]牛肉50克,佛手20克,粳米50克。 [制用法]牛肉洗凈切成塊,佛手洗凈切成片放入鍋中,加粳米,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沸5分鐘,改用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行氣活血止痛。 27、山藥薏苡仁粥 [配料]山藥20克,薏苡仁20克,粳米100克。 [制用法]山藥洗凈切碎,薏苡仁洗凈;將山藥、薏苡仁、粳米同放入鍋中,急火煮開3分鐘,改用文火煮2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祛濕止痛通絡。 28、杞子菊花紅茶 [配料]菊花10克,杞子10克,紅茶10克。 [制用法]將菊花、杞子、紅茶放入杯中,開水沖泡,分次飲用。 [功效]明目醒腦。 29、百合蓮子粥 [配料]蓮子20克,百合20克,粳米50克。 [制用法]蓮子、百合、粳米分別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鐘,改用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養(yǎng)心利濕,通絡。 30、丁香甜菜飲 [配料]甜菜25克,丁香20克。 [制用法]甜菜洗凈,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清水200毫升,加入丁香,同煮沸5分鐘,去渣取汁,分次飲用。 [功效]通絡止痛,活血化瘀。 31、蝮蛇藥酒 [配料]蝮蛇1條,白酒500克。 [制用法]蝮蛇活殺,去頭、內(nèi)臟,放入瓶中,加入白酒,密封2月,分次飲用,每日2次,每次10~20克。 [功效]活血祛瘀止痛。 32、韭菜炒胡桃 [配料]韭菜200克,胡桃肉50克,芝麻油20克。 [制用法]韭菜洗凈切斷,胡桃肉搗碎,加熱芝麻油,將韭菜、胡桃肉一起炒熟,分次食用,連續(xù)食用1月。 [功效]溫經(jīng)止痛通絡。 32、花生米鹿筋湯 ▲ 鹿筋 [配料]鹿筋150克,花生米200克。 [制用法]鹿筋洗凈,切成塊,用開水浸泡,去浮沫;將鹿筋,花生米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鐘,改用文火煮20分鐘,加黃酒、精鹽等調(diào)料,分次食用。 [功效]散寒止痛,溫經(jīng)通絡。 33、桑葉鰱魚頭湯 ▲ 桑葉 [配料]鰱魚頭1個,桑葉20克。 [制用法]鰱魚頭洗凈,桑葉洗凈、紗布包好。將鰱魚頭、桑葉放入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沸3分鐘,加姜、蔥、黃酒、精鹽等,文火煮20分鐘,分次食用。 [功效]通絡止痛,溫中益氣。 34、白芷鰱魚湯 [配料]花鰱1條,白芷20克,姜、蔥、黃酒、精鹽等。 [制用法]花鰱活殺,去內(nèi)臟、鰓等,放入鍋中,加白芷、清水500毫升、姜、蔥、黃酒、精鹽等,急火煮開3分鐘,改用文火煲熟,分次食用。 [功效]祛濕通絡止痛。 35、羊腿粳米粥 [配料]羊腿肉50克,粳米50克。 [制用法]羊腿肉洗凈,切成塊,開水浸泡2小時,放入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放入粳米,急火煮開5分鐘,改用文火煮30分鐘成粥,趁熱食用。[功效]溫經(jīng)補益。 36、桑葚龍眼湯 [配料]桑葚20克,龍眼肉20克。 [制用法]將桑葚、龍眼肉分別洗凈,放入鍋中加清水200毫升,急火煮開5分鐘,改用文火煮20分鐘,分次飲用。 「功效]補益肝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