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中藥材,屬于蘭科植物天麻的根莖。天麻入食最早見于典籍《本經(jīng)》,云:“天麻久服益氣,長陰肥健,嵩山、衡山人取生者蜜煎作果食之,甚珍”。 大家知道的最多的可能就是天麻對于頭疼的緩解有作用! 天麻除了祛風濕,止痛、行氣活血之外,其實天麻的功效與作用遠遠不止這一種。因為天麻本身的營養(yǎng)就很豐富,因此它的功效與作用也是綜合性的,對于改善睡眠、健腦、鎮(zhèn)痛都是有幫助的,因此吃天麻才能起到很好的治頭痛的作用。 天麻是一種常用的名貴中藥,中醫(yī)的應(yīng)用有很多,多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病癥,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藥,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天麻的常用藥膳及功效。 1、天麻燉豬腦(最常見) 2、山藥天麻燉雞 材料:雞一只,天麻15克,紅棗四顆,香菇顆,生姜少許,枸杞、山藥、調(diào)料適量。 做法:雞肉洗凈后,開水過一遍,撈出血沫之后關(guān)火,把雞肉撈起來用冷水洗凈。把焯好洗凈的雞肉加冷水入鍋,天麻,紅棗香菇和生姜。水沒過材料,大火煮開水,后轉(zhuǎn)小火。煮大約五十分鐘。加入山藥,(煮到山藥塊能用筷子輕易戳穿為止。)最后加入枸杞,調(diào)料五分鐘即可出鍋。 功效:平肝息風止痙。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癲癇抽搐等。 3、天麻魚頭湯 材料:三七粉(或三七片)10克,天麻10克,大魚頭1個。料酒少許,鹽,姜片適量. 做法:用清水洗凈大魚頭和天麻,天麻瀝干水備用。燒紅鑊,加入油,爆香姜片,放少許酒,倒入魚頭,煎去除魚腥,約1~2分鐘后取出,待用。先放魚頭入鍋底,之后放入、天麻和三七(如果是三七粉可以熟的時候再加),燉至水沸時,改用慢火,燉1-2小時,再放入料酒、姜片燉10分鐘,最后加入適量鹽即可。 功效:可以鎮(zhèn)痛養(yǎng)肝,止眩暈、祛風濕、利腰膝,主治眩暈頭疼,神經(jīng)衰弱,四肢麻木等癥。 《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提出了治病的原則是:“藥以祛之,食以隨之”。 切記:食療養(yǎng)生,謹遵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私自加量。 中藥材有些特定人群,比如孕婦、產(chǎn)婦、重癥其特殊疾病患者,應(yīng)當遵醫(yī)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