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適合做哪些運動糖尿病是現(xiàn)在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糖尿病是由于血液中葡萄糖堆積過多所致,多見于四十歲以上中年人。糖尿病患者會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遍及全身使患者久治不愈,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加鍛煉,調理身體,控制血糖。 1、散步。 散步簡單易行,只需一雙合適的運動鞋,隨時隨地都可散步。如果之前一直沒有參加鍛煉,那么可以從每天散步10—15分鐘開始,之后逐漸增加到每天散步30—45分鐘?;蛘叽饕粋€計步器,爭取實現(xiàn)每天步行1萬步的目標。 2、做家務。 有些人不愛運動,其實做家務也是很好的鍛煉,有助于消耗熱量和降低血糖。養(yǎng)花種菜、打掃房間、洗車、遛狗、與孩子一起玩耍等都很好。 3、太極拳。 練習太極拳有助于緩解壓力、改善平衡能力和提高身體靈活性。糖友練太極還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近日,《替代和補充醫(yī)學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糖友每周參加兩次太極拳訓練班,每次練習1小時,每周再在家練習三次,每次20分鐘,可以使血糖水平明顯降低,提高糖友生活質量。 4、平衡鍛煉。 平衡能力會隨著年齡增大而逐步降低,糖友腳部感覺通常會更加遲鈍,因此平衡能力會受到很大影響,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患者更容易走路失態(tài)。平衡能力訓練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專家建議,選擇桌椅附近,單腳著地,做做“金雞獨立”。能夠單腳著地站立后,再練習“閉眼金雞獨立”,雙腳可輪流練習。 5、舉重。 糖尿病患者練習啞鈴等抗阻訓練或力量訓練,可鍛煉肌肉,增加肌肉熱量儲存,降低血糖水平。開始鍛煉時候,不妨使用小啞鈴,或自制礦泉水瓶中裝半瓶沙子,每周鍛煉2—3次,每次15—20分鐘。之后根據鍛煉情況,再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啞鈴重量,此時半瓶沙子可換成整瓶的。 6、水中運動。 糖友參加游泳、水中健美操和水中漫步等強度較低的有氧運動有助于消耗熱量和改善身體靈活性。水中鍛煉尤其適合神經病變的糖友(手腳常出現(xiàn)無力、麻木、刺痛或疼痛等癥狀)。由于水中鍛煉對關節(jié)沖擊更小,因而也很適合同時患有關節(jié)炎的糖友。 7、間歇式運動。 間歇式運動是指在正常運動過程中增加幾次強度更高的運動,比如慢跑與快跑結合,散步與快走結合等。研究發(fā)現(xiàn),間歇式運動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強運動毅力。 糖尿病患者運動的最佳時間糖尿病人若能堅持每日運動,可大大提高治療效果。而糖尿病患者不僅要選好運動方式、掌握好強度,而且還要選擇好運動時機. 1、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專業(yè)的系統(tǒng)檢查,對自己的健康情況包括主要臟器功能有一個全面的科學評判,以決定是否適宜進行體育鍛煉,從事什么運動合適,采取多大的運動量為宜等。 2、避免在空腹和饑餓時運動 ,特別在清晨,清晨是人體各個臟器組織功能最不穩(wěn)定的時候。此時空腹運動,極有可能發(fā)生低血糖,而導致危險。應注意外出時,隨身攜帶寫有自己姓名、病情、家屬和醫(yī)生聯(lián)系電話的急救卡片,以防不測。 3、餐后半小時到1時運動:此時機體處于餐后血糖高峰,此時運動,可增強胰島素受體敏感性,消耗熱量,有效降低血糖,不僅能阻擊高血糖毒性對機體的損害,還可能避免低血糖的發(fā)生。 4、每次運動時間在30-60分鐘,每日餐后半小時,并且持之以恒。 5、避免在服用降糖藥后馬上運動,要避開胰島素分泌的高峰和降糖作用的高峰期,以免發(fā)生低血糖。 6、運動前后均應測血糖,以便了解運動對降糖的效果。若身體情況允許進行中等強度、并持續(xù)時間較長的運動時,可以適當減少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的用量。 糖友們在運動之要做哪些充分的準備?在運動之前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讓專業(yè)人員給您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計劃,一定不要自己盲目運動。 1、要選擇寬松、輕便、透氣性強的服裝進行運動;選擇合腳舒適的運動鞋,并穿比較厚的棉襪,以免在運動中對腳造成傷害。 2、還要注意選擇安全、寧靜、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場地進行運動,正式運動前應先做低強度熱身運動,將正式運動中要用到的肌肉伸展開,以免拉傷。 3、如果有條件,要監(jiān)測一次運動前的血糖:當>14.0mmlo/L時不可運動,而<5.6mmlo/L時應適量加餐。 4、為了防止運動中出現(xiàn)低血糖,要注意隨身攜帶糖果,以備及時取用。 5、使用胰島素的病友要特別注意運動前將胰島素注射在腹部,不應注射在大腿和上肢,避免肢體活動使胰島素吸收加快,作用加強,而誘發(fā)低血糖。特別提醒的是使用胰島素的病友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運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