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里有時終須有,夢里無時莫強求?!辈恢獜暮螘r起,這詩句就烙在了我的腦海里。 我從不認(rèn)為自己是宿命論者,但我知道有些東西是自身帶來的,有些東西是努力可以得到的,有些東西卻是注定得不到的。孔子曰:“五十知天命?!北蛔u為“古今第一完人”的曾國藩說“不信天,信運氣”。他雖不信天命,但也講運氣。難道這運氣是改命的良藥? 歷來的成事立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懷才不遇的人,經(jīng)常感嘆“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洞悉世事的人,經(jīng)常寬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然而,能真正做到者,何其少!不是每個人都能立功、立德、立言,但自覺有點能耐的人都樂此不疲,終因慧能不逮,又無法釋懷,常常害己不淺。 楊絳先生提醒,你的問題在于讀書太少,想得太多。其實,就是想得多,知得少,做得少。多想,總是不切實際的。不悉己之才,不懂世間事,德不配才,才又不適位,卻整天想著低不成、高能就,命運之神應(yīng)該是不會眷顧的。這個道理都明白,但能理解的卻少之又少。多增閱歷勤領(lǐng)悟,亦或多傳習(xí)他人經(jīng)驗豐富自己,讓自己適可而止,不要多想,更不要妄想,才能在得不到時不至于頹廢不振。 不多想,可也要看得開。一入世事,便進圍城。被世人所比,被世事所迷,被成敗所擾,困于其中,終累人生。對于世事,不妨既堅定入世的信心,也拿出出世的心態(tài)看待,“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我們不能逃避,像陶潛“種豆南山下”“采菊東籬下”,但要有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處事心境,如此才能處之泰然,靜而后動方成大事。 曾國藩說:“物來順應(yīng),未來不迎,當(dāng)時不雜,既過不戀?!痹傥蚪?jīng)典,你我共勉。 海闊天空任鳥飛,笑看風(fēng)云一蓑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