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寫過一首《春日憶李白》,其中有這樣兩句“清新虞開府,俊逸鮑參軍”,就是說李白的詩清新恰似虞信,俊逸猶如鮑照。杜甫寫這首詩后,就再也沒有見過李白。假如見到,李白一定會對他說:“子美兄弟,你有沒有搞錯(cuò)???我明明喜歡小謝,我是學(xué)小謝的,干嘛說我像那二位”? 是的,“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的李白也是個(gè)“死忠粉”,他的偶像就是謝朓。 李白毫不掩飾對謝朓的崇拜。他說“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他說“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保凰f“誰念北樓上,臨風(fēng)懷謝公”。據(jù)計(jì)算,李白在他的詩中一共有十六次深情告白偶像。清代詩人王士禛說他“一生低首謝宣城”。 這讓李白心悅誠服,念念不忘的小謝、謝玄暉、謝公及謝宣城都是同一個(gè)人——謝朓。 這謝朓不光是李白的偶像,梁武帝蕭衍就說,三天不讀謝朓的詩,便覺得口臭。謝朓去世后,詩壇沉靜,在其后的100多年間,再也沒有出現(xiàn)能和他相提并論的詩人。 那么,這個(gè)吸粉無數(shù)的謝朓到底是何許人也? 謝朓是南北朝時(shí)齊的著名詩人,與謝靈運(yùn)齊名,合稱“大小謝”,謝靈運(yùn)為“大謝”,他則為“小謝”。謝朓出生世家望族。祖上是東晉名臣謝安,謝朓的父親謝緯官至散騎侍郎,母親是宋文帝的女兒金城公主。雖說家世顯赫,但生在皇權(quán)更迭如走馬燈的動蕩亂世,注定他的人生不會是一帆風(fēng)順。 鐘鳴鼎食之家、功勛貴冑之族長大的謝朓,可以說自小就受政治斗爭的耳濡目染。他的兩位伯伯都是深陷政治案件,諸多親屬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而他家則因?yàn)槟赣H的公主身份才幸免于難,雖然僥幸躲過滅族,卻也飽受摧殘。很可惜,謝家的家學(xué)淵源只成就了謝朓絕世的才情,卻沒賦予他勇敢和魄力。他似乎對這血雨腥風(fēng)的殘酷嚇破了膽,他是那樣的膽小、懦弱。 謝朓的岳父叫王敬則,是南齊名將,位高權(quán)重,新皇帝即位后很不放心,就決定除掉他。得到消息的王敬則立馬準(zhǔn)備起兵造反,他派手下徐岳來和謝朓商量,爭取得到女婿的支持。誰料,謝朓見到徐岳,命人五花大綁,快馬送往京都,并且向皇帝告發(fā)了岳父的“不軌”之心。 這場“謀亂”,因?yàn)橹x朓的揭發(fā)而被頃刻瓦解,雖然謝朓立功受獎升任禮部尚書,但他的岳父王敬則被滅全族,諸多下屬遭到株連。面對家破人亡,謝朓的妻子對他恨之入骨,天天身懷利刃,伺機(jī)刺殺謝朓,為全家報(bào)仇,謝朓嚇得至死都不敢回家。 為了自保而出賣岳父,真可謂自私?jīng)霰?,無恥卑劣。連他的朋友都說,以你的才智名聲,還怕得不到這一官職?何必讓自己的妻子有此遺恨? 第二年,謝朓又卷入一場政治漩渦中,被誣害下獄,死時(shí)年僅36歲。一代才子不得善終,令人唏噓。但他貪生怕死,背叛親人的行徑卻成了人生的污點(diǎn),讓人大跌眼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