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叡(1298~1355),元代精于篆隸書的書法家。字孟思,號云濤散人 青云生、養(yǎng)素處士,先世為濮陽人,后移居杭州。為吾衍弟子,工書法,尤精篆、隸。篆書《千字文》縱27.7厘米,橫240.6厘米,其用篆書書寫南朝梁周興嗣所撰《千字文》一篇,書于至正四年(1344),是吳47歲時為其友人廖如川所寫。篆法起落筆處俱尖,是戰(zhàn)國秦篆書刻石《詛楚文》的筆法。卷后有元張雨、杜本、黃清老、戴洙、蔡宗禮題跋。曾經(jīng)清王澍、戴植、汪士元收藏,卷上均鈐有鑒藏印?!堵丛茦菚嬘洝分洝,F(xiàn)藏上海博物館。 吳叡寫篆起收多出鋒,結(jié)構(gòu)謹(jǐn)嚴(yán)。清代王澍有評:“筆柔如綿,力勁如鐵,能如古人法外別開一徑,而規(guī)矩繩削,變不失正,篆之逸品也?!?/p> 劉基《覆瓿集》云:“叡少好學(xué),工翰墨,尤精篆、隸,凡歷代古文款識制度無不考究,得其要妙。下筆初若不經(jīng)意,而動合矩度。識者謂吾子行、趙文敏不能過也?!?/p> 他在篆書、隸書、印章方面都接受了吾衍的思想,并有所發(fā)展。傳世的書跡有《篆書千字文》、《隸書離騷》、《九歌圖卷跋》等。 附: 吾衍(1268—1311),又名丘衍,字子行,號竹房、貞白,開化人(民國《衢縣志》載為衢縣棠村人)。吾衍作品流傳極少,今天我們僅于傳世的杜牧《張好好詩卷》后面,看到他的篆書觀款和印章。篆書“大德九年吾衍觀”七字極工,體勢近《石鼓文》。兩印“吾衍私印”、“布衣道士”皆白文,也得漢印神髓。綜上所述,足見吾丘衍承前啟后之功,在中國印學(xué)史上堪稱為一代宗師。 元 吾衍 張好好詩卷末賞鑒篆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