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筆是“提按”技法中的“按”,而且是重按。用硬筆寫到紙上,就是很小的一個點。這個點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jù)具體的筆畫和字來定的,如橫的頓筆稍平,豎的頓筆稍豎。一般來說,正確的頓筆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不破壞筆畫的原貌,如“ ”不能寫成“”該平的還是平的。 2、頓筆是筆畫的有機組成部分,不是在原有筆畫上的裝飾。 3、頓筆是一次寫成的“點”而不是機械的“點回”,更不是反復(fù)地涂描。 頓筆的正確寫法:從左上向右下按,方向基本是在45度角,以橫為例:頓筆――向右行筆――頓筆(回鋒)。前一個頓筆是凌空向右下按(凌空是筆尖在觸紙前已經(jīng)在空中開始運行了),后一個頓筆是在收筆時直接向右下按。雖然寫頓筆時有一個停頓及下按的動作,但整個筆畫的書寫過程應(yīng)該的連貫的,看似有三步,實則是一氣呵成寫出來的,熟練后只需一個節(jié)拍。同時收筆處的回鋒應(yīng)該根據(jù)下一個筆畫來選擇合適的角度,有時可以忽略不寫。 至于行筆,收筆,起筆。簡單理解,每一個筆畫都會有開始-運行-結(jié)束,所謂的開始便是起筆,中間的運行便是行筆,最后自然就要收筆。 提到起筆,行筆,收筆,那么就肯定要提到筆鋒。 起筆有兩種,藏鋒和露鋒, 所謂藏鋒就是不露筆尖,可以使得筆劃較渾圓,基本寫法就是欲右先左(橫劃),欲下先上(豎劃)。 所謂露鋒,指下筆時,筆鋒外露在點畫外面的起筆方法。就不用再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了。 那么行筆,主要分為中鋒和側(cè)鋒,有的人會提到偏鋒。 中鋒:亦稱正鋒,即筆桿垂直,筆鋒在筆畫中行,其線條兩邊齊平,圓渾飽滿,有立體感。中鋒行筆自古被認(rèn)為是書法用筆中“千古不易”的準(zhǔn)則,學(xué)書者不可逾越。 側(cè)鋒:起筆時,筆鋒處于偏側(cè)狀態(tài),通過行筆逐漸調(diào)整筆鋒,至收筆時筆鋒基本回到正鋒狀態(tài)的用鋒方法。 偏逢:行筆時不調(diào)整筆鋒,筆鋒始終在筆畫的一側(cè),筆腹始終在另一側(cè),形同橫掃。偏鋒發(fā)揮不出筆毛的彈性作用,所以筆毛始終立不起來,形成的點畫就糊涂、輕浮、淺薄,是初學(xué)書法之大忌。 收筆時,分為回鋒和出鋒 回鋒:意思是在書寫結(jié)束后,往回收進(jìn),凡點、橫、豎等筆畫都應(yīng)有去有回,回鋒的作用,是輔助點、畫更圓滿沈穩(wěn)。 出鋒:就是那些最后帶“尖”的筆畫啦,比如撇,捺,提,鉤等等,隸書里面的燕尾橫。 |
|
來自: 挑燈看劍r7wtm5 >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