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江千戶苗寨坐落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東北部的雷公山山麓,由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 西江千戶苗寨保存著完整的苗族“原始生態(tài)”文化,堪稱一座露天博物館。 ![]() 這里四面環(huán)山,重巒疊嶂,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千戶苗寨一分為二。 ![]() 西江千戶苗寨是苗族第五次大遷徙的主要集結地,這里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 苗族剛遷徙來這里的時候,規(guī)模沒有這么大。古時候這里是一片原始森林,荒蕪人煙。漢朝時有史書記載,“苗民遷到鬼方”,這個“鬼方”便是西江,“鬼方”的含義也反映出西江在古時候的荒涼。 ![]() 苗族有這樣一種說法,水灣越大的地方,就越能夠聚集財富、聚集人才。西江也是這樣一種風水格局,前環(huán)水,背靠山,左青龍,右白虎。因此,苗族人認為這里是一塊風水寶地。 ![]() 沿著小巷子往山上走,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吊腳樓就鑲嵌在山間。 ![]() 由于受耕地資源的限制,生活在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地形特點,在半山建造獨具特色的木結構吊腳樓,千余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鱗次櫛比,蔚為壯觀。 ![]() 吊腳樓多為三層,基座以青石、卵石壘砌,一層圈養(yǎng)牲畜,二層住人,三層為糧倉。 ![]() 千戶苗家吊腳樓依山而建,層巒疊嶂,鱗次櫛比,大氣磅礴。 ![]() 西江千戶苗寨共有住戶千余戶,所以人稱“千戶苗寨”。 ![]() 很多人認為西江的整體輪廓像兩座金字塔,但在苗族人心目中,更認為是一對牛角。因為苗族崇拜牛,生產生活離不開牛,牛就是苗族祭祀祖先的吉祥物。西江在千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形似牛角的建筑規(guī)模。 ![]() 夜幕降臨,層層疊疊的苗家燈火,煞是壯觀! ![]() 西江每年的苗年節(jié)、吃新節(jié)、十三年一次的牯藏節(jié)名揚四海。 ![]() 西江千戶苗寨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fā)展之地。 ![]() 傍晚時分,家家戶戶燈光初亮,白雪與燈火將西江千戶苗寨映襯的格外美麗。 ![]() 風雨橋通常是由橋、樓、塔、亭、門組成。其中建筑的造型,主要以苗族的吊腳樓形狀建造而成的,不僅風格很獨特,建筑技術也很高超。 ![]() 整個風雨橋是以杉木為主要的建筑材料,不用一釘一鉚,全是木料鑿榫銜接,橫穿豎插。 ![]() 寨子的盡頭是一派田園風光,梯田、遠山、河流,構成了一幅迷人的畫卷。 |
|
來自: zzm1008圖書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