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人一生都是忙忙碌碌,就是勞生。道家的文學還有個名詞叫作“浮生”,大家都讀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其中“浮生若夢,為歡幾何?”這個“浮生”的觀念與名詞是由道家來的,和“勞生”是同樣的意思,人為什么感覺到生命是勞苦的?不管貧富,天天努力爭取、忙碌的對象,最終都不能真正的占有。一個富人,了不起每天進帳有一千多萬,不過搬來搬去,也不是他的。 物質(zhì)世界的東西,必定不是我之“所有”,只是我暫時之“所屬”。與我有連帶關系,而不是我能占有,誰都占有不了。有些人用不著讀書,從一些現(xiàn)象,就可以把人生看得很清楚。只要到婦產(chǎn)科去看,每個嬰兒都是四指握住大拇指,而且握得很緊的。人一生下來,就想抓取。再到殯儀館去看結果,看看那些人的手都是張開的,已經(jīng)松開了。人生下來就想抓的,最后就是抓不住。 ——《論語別裁》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