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條件 (1)?施工場地,必須做好“三通一平”,并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有條件的先做好地面砼墊層,以利施工?,F(xiàn)場四周應設置排水溝、集水井,樁孔中抽出積水,經(jīng)沉淀后排入下水道。 (2)?按施工圖紙準確放線,放出樁位中心線和樁徑,并認真進行技術復核,經(jīng)有關部門辦理簽證手續(xù),才能開挖樁身土方。 (3)?挖樁前,要把樁中心位置向樁的四周引出四個樁心控制點,用牢固的木樁標定。 (4)?施工前,施工現(xiàn)場技術負責人和施工員應逐孔全面檢查施工準備,逐級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技術管理在思想、組織、措施都得到落實。 (5)?專人負責按樁位編號,做好樁孔的垂直中心線、軸線、樁徑、樁長和基巖土質(zhì)的記錄;鋼筋籠和樁身砼等隱蔽驗收記錄;收集好樁體砼強度等級等有關技術資料,并在完工后整理編冊分送有關單位并送技術部門存檔。 (6)?護壁模板分節(jié)的高度視土質(zhì)情況而定,一般可用50-100cm,每節(jié)模板安裝,應設專人嚴格校核中心位置及護壁厚度,可用十字架對準軸線標記,在十字交叉中心懸吊垂球,復核模板位置,保證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可用木楔打入土中支撐模板,穩(wěn)定位置,防止搗砼時模板發(fā)生位移。 (7)?現(xiàn)場制作的鋼筋籠,應執(zhí)行有關規(guī)范要求。 二、操作工藝 1.挖孔 (1)?第一節(jié)孔圈護壁應比下面的護壁厚100-150mm,并應高出現(xiàn)場地面200-250mm,上下護壁間的搭接長度不得少于50mm。 (2)?為保證護壁砼的整體性,視護壁土質(zhì)情況,須用φ8鋼筋均勻布置作拉結筋,以免脫節(jié)下沉,如設計有護壁大樣圖,應按設計要求施工。 (3)?澆灌護壁砼時,用敲擊模板及用竹和木棒插實方法,不得在樁孔水淹沒模板的情況下灌注砼。根據(jù)土質(zhì)情況,盡量使用速凝劑,盡快達到設計強度要求。發(fā)現(xiàn)護壁有蜂窩、漏水現(xiàn)象,及時加以堵塞和導流,防止孔外水通過護壁流入孔內(nèi),保證護壁砼強度及安全。 (4)?護壁砼的內(nèi)模拆除,根據(jù)氣溫等情況而定,一般可在24小時以后進行,使砼有一定強度,以能擋土。 (5)?當?shù)谝还?jié)護壁砼拆模后,即把軸線位置標定在護壁上,并用水準儀把相對水平標高畫記在第一圈護壁內(nèi),作為控制樁孔位置和垂直度及確定樁的深度和樁頂標高的依據(jù)。 (6)?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所挖孔的地質(zhì)情況,并要勤檢查,注意土層的變化,當遇到流沙、大量地下水等影響挖土安全時,要立即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后,才能繼續(xù)施工。 (7)?如遇流動性淤泥或流沙時,孔壁應采用鋼護筒施工。對較易塌方施工段要即挖,即校對,即驗收,即灌注護壁砼,要保證砼密實度,避免滲漏。 (8)?對少量流沙的樁位,先將附近無流沙的樁孔先挖深,使其起集水井作用,集水井應選在地下水流的上方,用水泵抽水時,將樁孔和附近的地下水位降至井底下,使井底部免除水淹狀態(tài)下施工。 (9)?由于大量抽出地下水而影響場地臨近原有建(構)筑物,造成基礎、地臺下沉時,要立即在抽水井孔附近設立灌水點或利用已開挖但未完成的樁位灌水,以保持水壓平衡,土的穩(wěn)定。 (10)?發(fā)現(xiàn)流沙層,應減少每節(jié)護壁高度,可用30-50CM,砼應加速凝劑,加快凝固速度。 (11)?處理流沙的樁基,力爭在枯水期將流沙樁位處理完畢,以免在雨季期地下水位上升,動水壓力大而增加施工困難。 (12)?樁端入巖,手風鉆難于作業(yè)時,可采用無聲破碎方法進行。若用炸藥小爆破形式,要訂出爆破方案,經(jīng)有關部門批準??變?nèi)爆破時,現(xiàn)場其它孔內(nèi)作業(yè)人員必須全部撤離,嚴格按爆破規(guī)定進行操作。 (13)?做樁端放大腳(擴腳)時,應及時通知建設、設計單位和質(zhì)監(jiān)部門對孔底巖樣進行鑒定,經(jīng)鑒定符合要求后,才進行擴底工作。終孔時,必須清理好護壁污泥和樁底的殘渣雜物浮土,清除積水,經(jīng)監(jiān)檢同意驗收,并辦理好簽認手續(xù)。應迅速組織澆灌樁心砼,以免浸泡使土層軟化。 2.鋼筋籠的制作與安放 (1)?人工挖孔樁的籠筋制作、運輸和安裝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變形。 (2)?鋼筋籠主筋砼保護層厚度不宜小于70MM。保護層厚度可采用預制砼墊塊或鐵墊件,綁扎或焊接在鋼筋籠外側的設計位置上。 (3)?吊放鋼筋籠入孔時,不得碰撞孔壁,灌注砼時,應采取措施,校正設計標高固定鋼筋籠位置。 (4)?鋼筋籠過長需分段接駁者,其接駁焊縫及接頭數(shù)量應符合要求。 3.澆灌砼 (1)?樁體砼要從樁底到樁頂標高一次完成。如遇停電等特殊原因,必須留施工縫時,可在砼面周圍加插適量的短鋼筋。在灌注新的砼前,縫面必須清理干凈,不得有積水和隔離物質(zhì)。 (2)?灌注樁身砼,必須用溜槽及串筒離砼面2M以內(nèi),不準在井口拋鏟或倒車斜料,以免砼離析,影響砼整體強度。 (3)?在灌注砼過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進入,不得有超過50MM厚的積水層,否則,應設法把砼表面積水層用導管吸干,才能灌注砼。如滲水量過大(>1M3/H)時,應按水下砼規(guī)程施工。 (4)?砼邊澆邊插實,采用插入式振動器和人工插實相結合的方法,以保證砼的密實度。 (5)?在灌注樁身砼時,相鄰10M范圍內(nèi)的挖孔作業(yè)應停止,并不得在孔底留人。 (6)?灌注樁身砼時,應留置試塊,每根樁不得少于1組(3件),及時提出試驗報告。 三、施工注意事項 1.避免工程質(zhì)量通病 (1)?樁體砼局部不夠密實。由于一次灌注過厚,振搗不好振動器插深不足,少振或漏振等原因。 (2)?砼局部強度不足。由于粗骨料未稱量,用水量控制不嚴,塌落度過大,或骨料用體積量度不夠準確,砼配合比在特殊情況下未及時調(diào)整等原因造成。 (3)?砼局部離析。由于砼在攪拌中時間少于90秒,不夠均勻。溜槽或串筒過短,車上砼直接向孔內(nèi)倒下等原因造成。 (4)?鋼筋籠成型有彎曲或扭曲現(xiàn)象。由于主筋未預先調(diào)直,也未把箍筋焊接在主筋位置上的等分距離點上,制作鋼筋籠的底墊高低不平等原因造成,致使主筋的砼保護層厚薄不均,甚至露筋影響質(zhì)量。 (5)?鋼筋籠成型后,必須經(jīng)現(xiàn)場質(zhì)安員或施工人員全面檢查焊接質(zhì)量,若主筋的搭接焊縫厚度不足或箍筋有漏點焊位置,應立即通知焊工補焊,并及時辦理好隱蔽驗收手續(xù)。 (6)?終孔巖樣,用膠袋裝好密封,盡量保留孔底原巖樣備查。 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圖紙會審提出的問題及解決辦法要詳細記錄,寫成正式文件或會審紀要,參加會審的單位人員應簽章,連同施工圖、施工方案等作為主要施工依據(jù)。 (2)?挖孔樁的護壁最小厚度應不小于100MM。挖孔樁的孔深一般不宜超過25M。當樁長小于等于8M時,樁身直徑(不含護壁,下同)不應小于0.8M;當樁長為8M至15M時,樁身直徑不應小于1M;當樁長為15-50M時,樁身不應小于1.2M;當樁身超過20M時,樁身直徑應適當加大。當樁間凈距(含排樁)小于4.5M時,必須采用間隔開挖(有擴底的人工挖孔樁,則以擴底部分計)。 (3)?場地臨近的建(構)筑物,施工前應會同有關單位和業(yè)主進行詳細檢查,并將建(構)筑物原有裂縫及特殊情況貼上沙紙記錄備查。對挖孔和抽水可能危及的鄰房,應事先采取加固措施。 (4)?人工挖孔樁的土質(zhì)巖樣、入巖深度、孔底形狀、樁徑、樁長、垂直度、樁頂標高和砼強度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人工挖進深度過程中,對可能出現(xiàn)流沙、涌泥、涌水以及有害 氣體等情況,須要有針對性的安全防護措施。對施工現(xiàn)場所有設備、設施、安全裝置、工具和勞保用品等需要經(jīng)常進行檢查,確保完好和安全使用。 (6)?當樁孔開挖深度超過5M時,應在孔底面以上3M左右處的護壁凸緣上設置半圓形的密眼鋼筋做成的安全防護網(wǎng)。防護網(wǎng)隨著挖孔深度適當向下設置的增加,在吊桶上下時,作業(yè)人員必須站在防護網(wǎng)下面,停止挖土,注意安全??咨畛^10M時,地面應配備向孔內(nèi)送風裝置,風量不應少于25L/S??椎罔弾r時尚應加大送風量。 (7)?樁孔內(nèi)必須放置爬梯,隨挖孔深度增加放長至工作面,以作安全使用。嚴禁酒后操作,不準在孔內(nèi)吸煙和使用明火作業(yè)。需要照明時應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的安全燈。 (8)?已灌注完砼和正在挖孔未完的樁口,應設置井蓋和圍欄圍蔽。 (9)?凡在孔內(nèi)抽水之后,必須先將抽水的專用電源切斷,作業(yè)人員方可下樁孔作業(yè)。嚴禁帶電源操作,孔口配合孔內(nèi)作業(yè)人員要密切注視孔內(nèi)的情況,不得擅離崗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