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古代詞人似乎很憂郁,動不動就奔淚不止:“多少淚珠何限恨”“淚眼問花花不語”“執(zhí)手相看淚眼”“惟有淚千行”“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之類的名句,不斷強化著我們的這種印象。其實,唐宋詞人蠻樂觀,也常常喜笑顏開。

我們用《全唐五代詞》、《全宋詞》和《全金元詞》數(shù)據(jù)庫檢索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其中寫到“淚”的有1879首(另有“哭”字的46首),寫到“笑”的卻有4313首。從現(xiàn)存作品看,唐宋金元詞人“笑”的頻次比哭和流淚的頻次要高得多。笑,不管是歡笑還是竊笑,是開懷大笑還是會心微笑,都是一種樂觀的表現(xiàn)。
古代詞人很樂觀,也很幽默。且不說蘇軾、辛棄疾這樣的幽默大師,就是那些名聲不顯的詞人也挺幽默的,這其中就包括薛寶釵素未謀面的老師侯蒙。
北宋詞人侯蒙竟是紅樓才女薛寶釵的老師?這有什么奇怪!大家都曉得“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是薛寶釵《臨江仙》詞中的名句,但可知這兩句是從侯蒙《臨江仙》詞的“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學來的!不是有“一字師”的說法么?薛寶釵名句中有仨字是借用侯蒙的,句式更是傳承侯氏家法,難道侯蒙還不能算是寶釵的老師?
話說這侯蒙是天生的苦孩子,又因為長得難看,打小就受別人的冷眼。沒有了天生高富帥的資本,就老老實實地念書求功名,誰知考了多回進士也沒考中,到了31歲,還是個京漂布衣。正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有位輕薄少年居然把侯蒙的尊容畫在風箏上放飛,故意戲弄他。這要是一般人,心中別提有多憋屈了。

可侯蒙看見后,不但不生氣,反而樂呵呵地拉下風箏,在上面題詞一首:“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才得吹噓身漸穩(wěn),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font>
既當眾秀了才情,更把負面受辱的情緒變成激勵自己的正能量:天生我才,無人賞識,今日才被人抬舉,把我送上高空,好兆頭,這不正是蟾宮折桂的意思么!今年定然金榜題名!等我高升發(fā)達了,你們再仰頭羨慕吧!或許正是這種樂觀的精神信念激勵著侯蒙,當年他就考中了進士,后來還做到了副宰相的高位。
歐陽修的詩友石延年同樣生性幽默,為人豪放。有一次騎馬外出,馬兒受驚失控,延年被重重地摔下馬。路上行人見一位官員被顛下馬來,紛紛圍觀。馭馬者驚恐不已,膽戰(zhàn)心驚地等著石延年的責罵。可他卻若無其事地說:“幸虧我是'石’學士,要是'瓦’學士,可就摔碎了?!币粓鲆馔?、一場可能發(fā)生的辱罵怒吼,用一句幽默的話語頓時化解。圍觀者先是驚訝,后是感嘆,石延年寬容大度的也消息不脛而走。
生命原本有不可承受之重,用一種幽默的態(tài)度、樂觀的精神去面對我們的人生,應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古代詞人的幽默值得我們學習。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