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戶口,對于在京工作和生活的人來說,一直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有多少人為了那個本本在努力的奔跑,各種找關系也要辦下來。他們真的不僅僅是為了自己,更多的是為了下一代。 在京上學的政策越來越嚴格,所以不管你是CBD girl,還是中關村CXO,或者是昌平名媛,只要你當了媽媽,在孩子入學時,你都將統(tǒng)一稱為“非京籍家長”。也許你說幼兒園,小學都能解決,找找人初中和高中也就上了。那即使上完了你就能在北京參加高考嗎?高考完了能和北京孩子一樣享受同等的待遇嗎? 你會說沒那么夸張?其實最感到糾結(jié)的一群人是那些小中產(chǎn),做生意、開廠的,也有少部分白領階層甚至大學教授。他們在北京打拼多年,為了孩子上學離開這個城市放棄事業(yè)放棄人脈,有多么的不甘心。但是沒有辦法,都說面對孩子,我們作為家長的是最無私的。 有感而發(fā) 上周四由于要去大興比較著急,打了個順風車,在車中跟司機姐姐聊了起來。她說每個月都要回老家?guī)滋?,不放心孩子,有的時候會給他們做些好吃的。一提起孩子,這位姐姐的話匣子就打開了。她家有兩個孩子,老大上大一,老二高中了。在北京十幾年,老大在北京上到小學和初中,本打算上到初中念個中專就可以了,可都說中專學歷太低了,至少也要大專。就這樣老大上高中的時候回到了河南老家縣城上的高中,開始的時候老大完全無法接受事實,無論是交流還是學習內(nèi)容甚至是教學方式都跟北京差距太大。不到半個月,心里的那個防線就崩了,完全不進教室,每天哭鬧特別可憐的說到,我就好比突然被發(fā)配的這里是的。說到這里明顯感到大姐內(nèi)心十分的愧疚。她說沒多久他們感到老大情緒過于激動,領著去看了心理專家,診斷為強迫癥和輕度抑郁,在家休學了半年,治療后逐漸好了并且考上了鄭州的一所大學。而老二在小學沒有讀完就轉(zhuǎn)回老家了,比較順利的適應了老家的環(huán)境。臨到終點大姐跟我說,如果你有孩子要不就從小就回老家上學,要不就一直在北京上,這樣孩子心里落差小,我們奮斗一輩子不就是為了他們嗎? 跟她聊完,心里久久不能平靜,雖然女兒只有一歲,可每當看完或者聽完類似的故事,都會聯(lián)想到自己。孩子成長很快,必須提前有所準備對于她的未來至少有個大體規(guī)劃。上學那會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保瑳]事還跟朋友開玩笑說,我小時候沒去過興趣班是我最大的遺憾,要在女兒身上完成。 小梅的故事 還有個朋友小梅,十幾歲就來北京上學,就一直沒有離開過,讀書、談戀愛、結(jié)婚、生子、買房、買車、買第二套房……小梅感覺北京才是自己最熟悉的故鄉(xiāng),而老家只是春節(jié)時的一個牽掛?!盎丶疫^年的時候,剛到大年初五,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回北京了,實在是不習慣。” 小梅自己做出了這樣的判斷,認為面前只有幾條路可選: 第一條路是“賭博”之路,去賭戶口政策會變?!暗@個風險太大了,除非不在乎孩子上什么學校??晌揖退悴灰蠛⒆右欢ㄒ媳贝笄迦A,可至少得上個還不錯的大學吧?”小梅發(fā)現(xiàn),就算自己滿足了所謂“九類人”(注:北京的教育政策,9類人員的女子可在京參加中考)的條件,但孩子在高中后依然需要回老家參加高考。想到自己省份高考的慘烈程度,北京回去的孩子根本不具備優(yōu)勢。小梅覺得這條路不能選。 第二條路是上國際學校。首先一年二十多萬的學費是個問題。就算不考慮學費,國際學校授課都是英文為主,孩子從公立學校轉(zhuǎn)過去,轉(zhuǎn)的越晚越難適應。如果高中才轉(zhuǎn)的話,基本只能去國外讀個很差的學校。所以,想上國際學校得早點上,可歸根結(jié)底又回到了學費上,家里的經(jīng)濟負擔需要考慮。 第三條路是轉(zhuǎn)回戶口所在地。這是最簡單又最難做的決定。讓孩子一個人回老家讀書,這是小梅不能接受的。但如果她跟著孩子回家陪讀,那這就意味著,小梅需要放棄在北京的工作、生活,要重新回到那個陌生又熟悉的老家環(huán)境。而且,外地的課本、考題模式都跟北京不一樣。除非是學霸級別的,一般孩子回老家都不太跟得上。如果直接回去參加中考,根本考不上重點高中。這也意味著,他將與名牌大學絕緣。所以,如果要回老家,也最晚得在上初一時就回去。 第四條路是轉(zhuǎn)到“高考洼地”省。因為教育質(zhì)量的不均衡,海南、內(nèi)蒙古、寧夏、天津等地的高考分數(shù)相對較低,因此也成為“高考移民”的目標。但這些省份這些年都出臺了相關政策,比如目前海南就需要滿足6年社保、6年學籍和6年居住的“3個6”條款。走這條路就意味著,要放棄過去的一切,到一個全新的陌生環(huán)境中重新打拼。 分析來分析去,第一選擇肯定是國際學校,但看到學費的數(shù)字后,小梅還是決定把孩子轉(zhuǎn)回老家去,自己辭職回老家陪讀,丈夫繼續(xù)在北京打拼。 收拾東西的時候,小梅心里很難受,忍不住哭了起來?!拔依瞎参课?,說最多也就6年嘛,等孩子高考后,不就可以回北京了嗎?看我還哭,他笑話我,說兒子估計高一就嫌我煩了,就去住校了?!毙∶菲铺槎?。 走之前,小梅又拉著我特地去國貿(mào)樓下的星巴克坐了一會兒,作為對北京生活的告別。“回去以后,別說星巴克,估計連速溶咖啡也沒有了吧。”小梅說,要盡快投入陪讀媽媽的角色當中,因為自己的首要任務,就是盡可能給孩子做好后勤保障。 “幸虧轉(zhuǎn)回來了!要是初中再回來,那連適應的時間都沒有!”剛轉(zhuǎn)回去一個多月,小梅就慶幸自己的決定,壓根沒再提什么星巴克。雖然全職在家,但她依然感覺很忙碌,因為孩子一開始明顯出現(xiàn)了不適應。 老家的學校,講課速度非??欤_學才一個月,就幾乎講了一半的內(nèi)容?!罢f是兩個多月就講完,剩下的時間都用來做題、復習。”除了課業(yè)壓力很大,當?shù)氐姆窖宰尯⒆右粫r半會融不進集體,而且與北京的老師相比,當?shù)氐睦蠋煾菀着u學生,如果作業(yè)做不完,就會禁止孩子去上體育、美術等副科?!白鳂I(yè)那叫一個多??!每天4點多放學,得寫到10點。過去在北京,7點多課外班結(jié)束后寫作業(yè),頂多9點就寫完了?!?/p> 雖然孩子很累,但小梅卻松了一口氣。畢竟孩子還沒上初中,和當?shù)睾⒆酉嗤膲毫ο?,孩子會逐漸適應這種日常。這樣初中時才有可能跟得上,將來才可以搏一下重點高中。“現(xiàn)在孩子回來特別高興,因為他的英語現(xiàn)在在班里排第一,發(fā)音比老師都標準,天天受表揚?!?/p> 我們之所以喜歡這座城市不愿離開,就因為這里有更好的資源,和工作機遇,能夠更好的發(fā)展。如果你有足夠的錢能夠上的起國際學校,那么恭喜你,你就算沒有戶口,也能為孩子撐起一片天空。如果孩子還是需要回老家考學請?zhí)崆白龊脺蕚?,孩子的教育耽誤不起,孩子的未來更耽誤不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