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白話】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能端正己身,對于從政來說還有什么難度呢?不能端正己身,又如何能端正別人呢?” 【釋詞】 茍:如果。 其身:己身。其,自己。 從政:即為政。 何有:有何難度。 正人:立己而后才能立人,正己而后才能正人。 【先賢精義】 子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又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注疏》曰:此章言政者正也,欲正他人,在先正其身也。誠能自正其身,則于從政乎何有?言不難也。若自不能正其身,則雖令不從;“如正人何”,言必不能正人也。 江熙曰:從政者,以正人為事也。 河南尹氏曰:政之本在身,身正則政立矣。其身不正,未有能正人者也。 錢穆曰:茍能正其身,則為政一切不難。 戴溪曰:為政甚易,只須正己便是正人;為政甚難,不先正人卻先正己。政者,正也;不正,不足以謂之“政”。 張栻曰:圣賢之論為政,未有不本于正身者也。正其身矣,則其推于有政,亦是理而已。身且不能正,于正人若之何哉?后世之治,未有能使人心悅誠服者,以此也。 唐文治曰:在上之人,民所瞻仰。政者,正也。后世為治者,不能正其身,而欲正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非特不能正人也,身亦危矣。 《困學(xué)紀(jì)聞》曰:申屠嘉不受私謁,則可以折幸臣;董仲舒正身率下,則可以事驕王;魏相以廉正,霍氏不能誣;袁安、任隗以素行,竇氏無以害。故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 《四書解義》曰:此一章書是孔子示端本之化也。從政者惟反求諸身而可矣。 【本章參考書目】 《論語集解》《論語義疏》《論語注疏》《論語集注》《癸巳論語解》《論語集說》《論語集釋》《論語新解》《石鼓論語答問》《論語講要》《論語大義》《困學(xué)紀(jì)聞》《四書解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