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股中國古代家具熱,正在海內(nèi)外悄然興起,大有方興未艾之勢。 在國外,中國古代的家具藝術(shù),日益受到重視,明、清家具已成為國外收藏家的熱門貨。在國內(nèi),古風今漸,舊式家具的陳設(shè)已成時尚。 然而存世的古典家具數(shù)量畢竟稀少,于是仿制經(jīng)典款明清家具成為如今紅木家具市場的主流。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和研習目前被仿制最多的經(jīng)典款床榻制式,我們甄選了三圍獨板羅漢床、曲尺紋羅漢床、月洞門架子床。 01 三圍獨板羅漢床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羅漢床,是我國古代臥式家具中的典型代表,是古老的漢族家具,稱之為床,其亦為榻,被王世襄先生稱之為"最理想的臥具"。 羅漢床可坐可臥,一般正中放一炕幾,兩邊鋪設(shè)坐褥、隱枕,榻前常置榻凳或踏幾,放在廳堂待客,作用相當于現(xiàn)代的沙發(fā)。 明清兩代的廳堂,常以羅漢床為中心,是最為尊崇的私享領(lǐng)地。明式羅漢床更是文人雅士的最愛,較之頭把交椅更為閑適隨意,獨處宴樂兩相宜。 明《五同會圖》中兩位官員坐在羅漢床上聊天 《韓熙載夜宴圖》中可見以羅漢床為中心的待客場面。身份地位最高的韓熙載以及最尊貴的客人一同坐在三面圍子的羅漢床上觀看歌舞表演。 穿過歷史的塵埃,無論時光如何流轉(zhuǎn),羅漢床中最為經(jīng)典的明式三圍屏獨板羅漢床至始至終深受藏家喜愛。 其簡練的線條和自然質(zhì)樸的木材紋理,猶如兩宋五大名窯的瓷器,以優(yōu)雅的造型和清麗的釉色見長,絕非花里胡哨百花爭艷的媚俗。 三圍屏獨板羅漢床我們介紹兩個經(jīng)典款式,第一個是藏于美國納爾遜美術(shù)館的黃花梨三屏風獨板圍子羅漢床。 黃花梨三屏風獨板圍子羅漢床 美國納爾遜美術(shù)館藏 黃花梨獨板透著金黃的粲然底色上,花紋優(yōu)美天成,勝似人為的描摹,將明式人文家居親近自然的內(nèi)蘊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無怪乎王世襄先生稱贊納爾遜館藏的羅漢床,為其所見第一。 被玩家泰斗王世襄先生稱贊為第一的獨板圍子黃花梨羅漢床,收藏于堪薩斯納爾遜藝術(shù)館,位列于明示家具展廳的重心位置 整床樸質(zhì)簡練,采用有束腰鼓腿彭牙式,大挖馬蹄,兜轉(zhuǎn)有力。 鼓腿彭牙雖然光素,以腿部弧線的兜轉(zhuǎn)有力取勝,自然吸引人的眼球 三塊獨板,上角有柔和的委角。素冰盤沿,牙腿沿邊起燈草線。 乍看邊抹似嫌偏薄,和整體不勻稱。但體會制者意圖,似在用束腰作一分界,取襯托的手法,借減輕上面的分量,使下腳顯得愈加雄厚,收到極其穩(wěn)重的效果。 最為難得的是各部位都選用了紋理生動醒目的黃花梨,更加錦上添花,仿佛穿上了華美的外衣。 獨板圍子黃花梨底色粲然,花紋優(yōu)美天成,勝似人為的描摹攀附,無疑是最大的亮點 明代學者曹昭在《格古要論》卷八,這樣描述黃花梨木 “其有鬼面者可愛”。 可見黃花梨之美,自古便極受文人所愛。而這張羅漢床的正面獨木圍板上,遍布著可愛的“鬼面”。 大大小小的天然之眼,不僅多姿多彩,更組合幻化成種種奇異的圖案,或似狐面,或似外星來客,任由你天馬行空的聯(lián)想。 迎面的一塊圍子,有風起云涌之勢,使任何精美的人工雕飾,都不免相對失色。 業(yè)內(nèi)對這件羅漢床的仿制,可以說是前后相繼。早期用黃花梨,黃花梨用得差不多了,緊接著就拿紅酸枝、白酸枝等不同材質(zhì)來仿。 現(xiàn)代仿制款三屏風獨板圍子羅漢床 仿來仿去,最大的弊病不在于用材,而在于如何規(guī)劃上下的用材比例。 原件家具的上部用材雖然稍薄,但巧妙地利用束腰襯托,便讓上部不顯單薄,下部愈顯雄厚,就這一設(shè)計意圖,很多仿品都沒能做到。一味重材厚料,恰恰可能頭重腳輕。 然則若論追求簡約的極致,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賞》中收錄的明紫檀三屏風獨板圍子羅漢床,可謂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紫檀三屏風獨板圍子羅漢床 與納爾遜美術(shù)館收藏的羅漢床略顯刻意的鼓腿彭牙造型相比,這件更加簡素的不斫刀斧,不露痕跡。 現(xiàn)代仿款 此床寬窄介乎榻與羅漢床之間,以獨睡為宜,難得的是全用紫檀制成。 三塊厚板,不加雕飾,十分整潔,只后背一塊拼了一窄條,這是由于紫檀缺少大料的緣故。不過用料如此,巳屬難能可貴。 紫檀三屏風獨板圍子羅漢床 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賞》收錄 床身為無束腰直足式,素冰盤沿,僅壓邊線一道。腿足用四根粗大圓材,直落到地。四面施裹腿羅鍋棖加矮老。 此床從結(jié)構(gòu)到裝飾,都簡練之極,卻使人在視覺上得到滿足,得到享受,無單調(diào)之嫌,有雋永之趣,允稱明代家具精品。 02 曲尺紋羅漢床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佛經(jīng)的開卷語有一句:“如是我聞”。大概意思是:佛經(jīng)里記載的事,都是我曾經(jīng)聽佛祖說的。 傳統(tǒng)家具里,也有一款“如是我聞”。它就是——“曲尺羅漢床”。曲尺羅漢床,是明式家具的代表之作,也是最具現(xiàn)代感的古典家具。 眾所周知,羅漢床有很多種,三圍獨板式、雕花式、曲尺格紋式,形式多樣,不一而足。 唯曲尺紋兼具清雅與時尚之感,雅俗共賞。 和其他的羅漢床相比,曲尺紋羅漢床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床圍的曲尺紋結(jié)構(gòu)。 曲尺一詞來源于魯班發(fā)明的工具——角尺,因其一邊長一邊短也稱之為曲尺,是鉗工、木工的常用工具。 就是這樣一款測量工具,它的造型卻被人們運用到了古典家具之中。以曲尺為原型的紋飾稱為曲尺紋。 作為一種常見的家具裝飾紋樣,曲尺紋又稱“曲折紋”、“波折紋”、“三角折線紋”、“曲帶紋”等,取自北魏時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石窟欄桿上的形制,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吉祥意義的幾何圖案,以連續(xù)線條折曲而成。 曲尺紋 在傳統(tǒng)家具當中,曲尺紋屬于一個比較特別的例子。為什么這么說呢,歷來,中國的傳統(tǒng)的文化,都屬于比較感性的一派。 比如經(jīng)常讀《道德經(jīng)》或者《論語》《孟子》等書的朋友會發(fā)現(xiàn),里邊的哲學,大多都以生活中的具體范例為主,相當形象,而像古希臘之后的哲學,則很多都以數(shù)學為基礎(chǔ),出現(xiàn)的是康德一類的理性哲學。 而這個哲學反應(yīng)在家具上,一個區(qū)別就是,中國的家具裝飾,大都也是具體的各種紋路,梅蘭竹菊,喜鵲蝙蝠,這是我們國家的美學;而西方家具的裝飾,則多的是抽象的幾何搭配。 古典家具上的喜鵲登梅紋 所以,稍微熟悉一點明式家具的人第一次見到曲尺紋這種紋飾的時候,還是覺得很驚奇的。不用雕刻,不用修飾,只用榫卯攢接方格,這種美學,在家具中比較少。 圍子以曲尺紋裝飾的曲尺羅漢床,因其經(jīng)典器形被王世襄先生收錄在他的名作《明式家具珍賞》中,至今仍是仿古家具企業(yè)仿制最多的一款。
上海博物館藏 王世襄《明式家具珍賞》收錄
就材質(zhì)而言,原件家具分由兩種材質(zhì)做成,床身是鐵力木,圍子是紫檀。之所以如此,王世襄先生曾考慮過兩種原因: 可能是因為床身鼓腿彭牙大挖腿的結(jié)構(gòu),紫檀很難有這樣的大料相匹配,所以才不得不用動用兩種木材來配合制作, 但也終難排除床身和床圍是由兩張床配合到一起的可能性。 就款型而言,這張床最大的特點在于圍子攢接的曲尺式欞格,顯得空靈秀麗,富于觀賞性。床腿的大挖馬蹄,則造就其舒展穩(wěn)重的感覺。 羅漢床本身笨拙厚重,搭配上空靈的曲尺紋,是重和輕、實和空的調(diào)和; 而與羅漢床比例大小相近的曲尺紋融入,其實也在造型上整體增加了羅漢床橫放的穩(wěn)定感,因而看上去異常舒服。 這款曲尺羅漢床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不僅在于形,更在于韻。 中國古典的東西,始終就帶有一股禪意,“簡素空靈”,造就了明式家具的質(zhì)樸典雅、意蘊悠長的氣質(zhì)。 試想在這樣一張羅漢床上,正中置一炕幾,既可依憑,亦可放置茶具。將其陳設(shè)在廳堂上,素雅端莊,光潤瑩亮。 或盤腿而坐,品茗對弈;或置于高齋,酣然入夢,明式家具中所展示的明清一些文人“自心是佛”、安靜閑恬“清凈心”的遺韻,也隨著和緩的清夢悄然而起,讓人心境安逸,心悅神怡。 03 月洞門架子床 - Ming style furniture Classic - 宋代以前的床是沒有架子的,簡單地說,就是躺下以后仰面朝天。到明代有了架子床以后,中國的起居文化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中國人的睡覺用具有了大睡和小睡之分。所謂大睡就是夜間睡覺,小睡就是午睡、休息。我們一般情況下,大睡是在架子床,小睡是在榻上,或者羅漢床上完成。 但是,大睡的床不用來待客,我們不能把客人拉到大睡的床上去。除非家里來了貴賓、親戚,你愿意讓他到你的床上睡覺,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不能作為待客的一個標準。 黃花梨架子床 局部 架子床出現(xiàn)的年代不算太早,但是短短的幾百年間,無論從制式上、造型上、功能上、文化上,應(yīng)該說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最基本的式樣是三面設(shè)矮圍子,四角立柱,上承床頂,頂下周匝往往有掛檐,或稱橫楣子。 明16 / 17世紀 黃花梨四柱架子床 南方匠師因為這種床有四根柱子,故曰:四柱床?!遏敯嘟?jīng)匠家境》有《藤床式》一條,似即這種最簡單的架子床。 較上稍微復雜的一種,在床沿加“門柱”兩根,門柱與角柱間加兩塊方形的“門圍子”。 明末/清初 黃花梨六柱架子床 還有四面圍子與掛檐上下連成一體,除床門外,形成一個方形的完整花罩,稱“滿罩式”架子床。北京匠師稱之為“月亮門”式架子床。 明 黃花梨鏤雕螭龍紋月洞門罩式架子床 隨著明代架子床的風靡,樣式也隨之不斷地豐富,但作為從明代到清末這段時間,架子床的發(fā)展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主題——“一個門”。 這也是中式床與西式床在本質(zhì)上的不同。 法國楓丹白露宮 西式床 這個不一樣的地方就在于:我們的床有先后、有主次、有尊卑。而西式床沒有,愿意從哪邊上來就從哪邊上來。所以,西方人的男女平等比我們早,由床上就開始了。 而我們不行,老爺?shù)盟谕饷妫蛉藙t要睡在里側(cè),為什么呢? 坤寧宮東暖閣 首先這是男人對女人的一種保護。太太如果半夜起夜,按照禮制,老爺要坐起來,太太從身后下去,不允許從老爺身上跨過去,那是不禮貌的行為。如果太太總起夜,老爺這宿就算麻煩了,也得陪著起來。 老爺睡在靠邊的主位上,太太睡在里側(cè)次位上。因此,中式床的主次、尊卑都有了。這就是中國的床跟西方的床相比,我們多了一層“文化”的內(nèi)容。 現(xiàn)代仿制款月洞門架子床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觀念的更新,現(xiàn)代月洞門架子床開“兩門”,在傳統(tǒng)家具的基礎(chǔ)上,進行更符合現(xiàn)代生活的設(shè)計創(chuàng)新 今天我們重點介紹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明黃花梨月洞門架子床,這也是當下家具廠仿制最多的一款架子床。
故宮博物院 藏 首先材質(zhì)不多說,能把海南黃花梨用得如此闊綽在一件家具上,已是很不得了!而門罩又開月洞式門,故稱它為“黃花梨月洞門架子床”。 蘇州園林里的月洞門 床的門罩由三扇拼成,上半為一扇,下半左右各一扇,連同床上三面的矮圍子及掛檐,均用四簇云紋,其中再以十字連綴,圖案十分繁縟。 由于它的面積太大,圖案又是由相同的一組組紋樣排比構(gòu)成,故引人注目的是規(guī)律而勻稱的整體效果,沒有繁瑣的感覺。 四合如意紋 床面以藤蔑編成胡椒眼軟屜,藤席下襯棕屜兩層。 床面軟屜 面下束腰前后各以竹節(jié)矮老隔出了五個空間,展示連環(huán)畫式的組圖。從右向左看:1.喜鵲石榴圖;2.喜鵲登梅圖;3.鸞鳳如意圖;4.鴛鴦蓮葉;5喜鵲壽桃。 喜鵲壽桃 托腮下為牙板,邊緣鏤出壸門,并與腿足里口交圈。牙板上又以浮雕的手法雕飾螭虎龍和三只子龍,間布卷草流云紋。 牙板 腿肩為象面紋,順三彎腿下垂至足底成“象鼻卷珠”紋。腿之正側(cè),有一條少見的“正面雙目”式螭龍紋。 “正面雙目式”大螭龍紋前為一條回首小螭龍,一大一小,其旁又飾一個螭鳳頭,組合意味深長。 “正面雙目”式螭龍紋 這件架子床是明式家具中體型高大而又綜合使用了幾種雕飾手法的一件,其雕工豪華秾麗,可以稱得上明式黃花梨家具發(fā)展到巔峰時期的典型代表。 古典家具熱的興起,無論是收藏還是仿制,都說明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正在回歸,且久經(jīng)歲月檢視而經(jīng)典不衰。 但同時,我們也應(yīng)意識到,古典家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蘊,體現(xiàn)著深入中國人骨髓的一種審美傾向,我們不應(yīng)一味地去仿制,必須加以繼承和創(chuàng)新。 |
|
來自: liangdatushu >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