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鄉(xiāng)愁 是一副蹉跎歲月的人生畫卷 是一段苦樂年華的真實故事 它記載了我苦澀又美好的童年 它寫滿了我對爺爺奶奶的無盡思念 它寫滿了我對故鄉(xiāng)的無限眷戀
我的鄉(xiāng)愁 是爺爺手上凸起的青筋和老繭 是爺爺含在沒了牙齒的嘴里的煙袋 是爺爺扛著鋤頭走向田間的背影 是爺爺教我識字的那本《三字經(jīng)》 是爺爺收工后給我?guī)Щ貋淼亩瓜x
我的鄉(xiāng)愁 是奶奶弓著身子在灶前做飯的身影 是奶奶在腿上搓出的納鞋底的麻繩 是奶奶用牙齦費力咀嚼的地瓜葉梗 是奶奶在煤油燈下縫補衣服的神情 是奶奶黃昏時喂雞的吆喝聲 我的鄉(xiāng)愁 是那一捧炒的香香的黃豆 是一缽槐花餡的地瓜面包子 是那碗一點油星都沒有的清水野菜湯 是一塊玉米粉摻了橡子面的鍋巴 是浸泡在瓦盆兒里的果園里間下來的青果
我的鄉(xiāng)愁 是那棟經(jīng)歷了百年風(fēng)雨的土坯老屋 是夜晚老屋里的那盞閃著昏暗光亮的煤油燈 是廂房里的那盤古老的石磨 是院子里的那座柴草垛 是堂屋梁上的那個燕窩 我的鄉(xiāng)愁 是流經(jīng)村子北面的那條白沙河 是架在西河上的那座石板橋 是水塘里青青的油草和清香的河菱 是村西那口沿壁上長滿青苔的老井 是夏夜里忽閃著綠光的螢火蟲
我的鄉(xiāng)愁 是在田野里山坡上一起瘋跑的伙伴 是雨季里奔騰咆哮在河床里的洪水 是麥浪滾滾的一眼望不到邊的白沙河畔 是村口的那個紅薯堆成了山的場院 是黃昏后籠罩在炊煙里的村落 我的鄉(xiāng)愁 是每年春節(jié)對爸媽回家團聚的期盼 是母子重逢時喜極而泣的淚水 是在媽媽的被窩里哭訴著自己的委屈 是依偎在媽媽溫暖的懷里盡情的撒嬌 是與爸媽再次分別時絕望的哭泣
我的鄉(xiāng)愁 是那座橫亙于山東半島的嶗山山脈 是黃渤海的那片無邊無際的大海 是被高山大海阻隔的無奈的思念 是一本厚的一生翻不完的書 是一腔濃的一輩子述不完的情
2017年1月1日夜 注: 1、首次發(fā)表于【鳳凰詩社】大洋洲總社2019年10月9日第十期; 2、再次發(fā)表于2020年9月28日【遠方詩歌文化傳媒.夜聽】欄目; 3、第三次發(fā)表于2021年3月9日【NZ國學(xué)詩藝】之《海外新西蘭頭條》。 |
|
來自: 老槐樹CYX > 《現(xiàn)代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