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yè)家稻盛和夫曾提出一個公式: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 在他看來,擁有正確的思維方式,比擁有智商、體魄等其他能力更為重要。 具有不同思維模式的人,在看待同一件事時,所得出的結論與所產(chǎn)生的行為,往往大相徑庭。 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正確的思維方式,比努力更重要。 而你的思維方式,將決定你擁有什么樣的人生! 費斯諾定理——多聽少講 費斯諾說,“人有兩只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巴,這意味著人應該多聽少講。” 曾經(jīng)有個小國進貢唐玄宗三個金人,外表和重量均是一樣,但是有一座最珍貴。那么到底哪個金人最珍貴呢? 很多大臣都束手無策,這時有一個老臣站了出來,他將一根絲線分別從三個金人耳朵放入。 第一座金人從另一只耳朵出來;第二座金人從嘴里出來;只有第三座金人,絲線掉進了肚子里。 老臣說,“這第三座是最珍貴的?!?/p> 其實,這三座金人又何嘗不是對應世間的三種人呢。 第一種,左耳進,右耳出,這樣的人根本不懂傾聽;第二種,聽到的不經(jīng)思考就說出了,與這種人多說無益; 第三種,既懂得傾聽,又懂得慎言,做到心知肚明。 有一次,卡耐基參加晚會時遇見了一名植物學家。 然后,整個晚上都在聽這個植物學家講各種植物,直到深夜卡耐基才與他互道晚安。 △卡耐基 后來,宴會主人告訴他,那個植物學家不止一次稱贊他“非常能夠給人啟發(fā)”、“最有趣最健談的人”。 事實上,他整晚都沒說幾句話,因為那晚他只做了一件事——側耳傾聽。 俗話說,水深不語,人穩(wěn)不言。 魯迅先生也曾說過:“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p> 減法思維——學會斷舍離 被生活駕馭的奴隸的3種經(jīng)典狀態(tài),一是買買買,二是吃吃吃,三是放縱地看劇看視頻來打發(fā)時間。 慢慢地,房間里堆滿了買來沒用過的東西;身體里堆滿了無節(jié)制飲食換來了脂肪;腦子里堆滿了沒營養(yǎng)的垃圾信息…… 漸漸地,大家覺得生活越過越累,每天好像都在被生活推著往前走。焦慮、煩躁的情緒充滿了日常,很多人卻渾然不知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毛病。 其實,這是源于大家給自己的生活做了太多的加法。 有人說:“成長是做加法,成熟是做減法。”一個真正成熟、會生活的人,都懂得給生活做減法。 娛樂圈有個“刪友狂魔”,就是汪涵。 他曾在節(jié)目上自爆,“朋友圈人數(shù)達到一百多時,我就覺得有些可怕,要把一些沒有意義的,全都刪掉?!?/p> △汪涵 即使是和汪涵搭檔了10年的錢楓,也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有天被刪除了。而汪涵的回復是:“范冰冰、陳坤我也都刪了。” 汪涵說,在刪掉了許多人的微信后,他發(fā)現(xiàn)這樣的生活非常非常輕松,整個人生都發(fā)生變化。所有的時間都是你的,自在得一塌糊涂。 而且,雖然彼此沒有微信,但感情根本不會因為長期不聯(lián)絡就變得不好。 還有韓雪,也曾在綜藝節(jié)目中表達了自己的一種“減法人生觀”。 她說:“我從來不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上面,一切都以效率為先。”“給生活做減法,去掉那些否定項,自然留下來的東西,就應該是想要的?!?/p> 被物欲綁架的現(xiàn)代生活,很多人以為給生活加的東西越多,我們就能得到越多。 其實不然,《261:奧卡姆剃刀》里說:“斷舍離,滿足自己生活需要的,真正必需的物品并不要太多,相反,精簡之后,我們還有更多的認知帶寬,來做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 人生是不斷做減法的過程。不斷選擇,放棄,再選擇,再放棄,剩下的就是重要的。 從今天起,不妨試著換個思路,不要考慮“什么還不足”。 試著想一下“還能減掉什么”,生活或許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吉爾伯特法則——珍惜批評你的人 “真正的危險,是沒有人告訴你危險。”這是英國人力培訓專家B·吉爾伯特提出的吉爾伯特法則。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被批評了,不服氣還要爭辯幾句。你覺得委屈了,其實你是占便宜了。 玄武門之變后,有人向李世民告發(fā)魏征。說他在李建成手下當差時,曾勸太子殺掉李世民。 聞言,李世民便派人把魏征抓了起來,問他是否屬實。 眾人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可是他卻不慌不忙地回答:“可惜那時候太子沒聽我的話。要不然,也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了。” 當初,李建成沒有意識到危險,面對魏征的提醒置若罔聞,最終命喪玄武門。 結果,李世民不僅釋放了魏征,還封他為相,接納諫言,這才有了后來的貞觀盛世。 人在事中迷,就怕無人提。 做一個虛懷若谷的人,容得下別人說你不是,這才是強者思維。 長板思維——專注做擅長的事 木桶效應曾在一段時期很流行。它告訴人們,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于短板。你的弱點,會決定你的高度。 在工業(yè)化時代,木桶理論的確非常有效。但在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這種中庸的理念早已不適合了。因為在如今的社會分工下,我們實在沒必要面面俱到。 對一家公司而言,無論是財務、人力資源、法律服務,還是公關,公司都可以選擇外包給專業(yè)的人士去處理。 比如,百事可樂在中國的戰(zhàn)略就是如此。 他們把所有的制作、渠道、發(fā)貨、物流,全部外包,只保留市場部寥寥幾人運營百事可樂的品牌,只專注于做好品牌這個長板。 對于我們個人來說,同樣如此。比起短板,真正能讓你脫穎而出的,是你的長板。 與其非要花時間精力去學一些自己不擅長的事,不如把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揮到最大。 巴菲特在一個紀錄片中說:“我知道自己的優(yōu)勢和圈子,我就呆在這個圈子里,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情?!?/p> 在現(xiàn)代職場中,找到自己的長板,盡最大努力將自己的長板放大,讓這個長板成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是最關鍵的。 之前在網(wǎng)上看過一個職業(yè)生涯策略,叫“一專多能零缺陷”。 “一?!敝缸屪约河幸豁棇iL非常強,能夠幫助自己脫穎而出;“多能”指有可能多儲備幾項能力可以搭配著使用;“零缺陷”指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讓自己的弱處及格即可。 那么,這種策略又未嘗不是一種聰明人的做法? ??颂m定律——不妄動則不傷 法國管理學家福克蘭說過:“當你不知道如何行動時,最好的行動就是按兵不動,最好的決策就是不要決策。”因為你不清楚到底是機會還是陷阱。 這就是??颂m定律。 跳傘者有一句名言:“沒有好的降落傘,就不要離開飛機?!?/p> 1973年,一場經(jīng)濟危機席卷全球,消費低迷。 當時,很多領帶品牌減少生產(chǎn),降低售價。很多人猜測金利來也會加入當中,然而卻遲遲不見動靜 正當大家躁動不安的時候,金利來創(chuàng)始人曾憲梓宣布,不做任何改變。 這段時間,他一直在靜靜地觀察。他發(fā)現(xiàn)市場上的領帶,為了控制成本質量縮水,花色減少后,柜臺展位也在縮減。 然后,他就趁機低價租用柜臺,同時儲備更加齊全的花色設計。等到經(jīng)濟回升時,金利來迅速在市場占領了優(yōu)勢。 斯克利維斯說:“耐心等待,風車從不跑去找風?!?/p> 人生就如同風車,風便是運勢。 運勢有順有逆,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逆風來臨時,穩(wěn)住陣腳,等風來。 結語: 白巖松說:“一個人的價值和社會地位,跟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不可替代性來自哪里?來自獨立的人格和獨特的思維方式?!?/p> 人生路上中,不論是走荊棘的小路,還是寬闊的草原,問題就像腳下的路,一直走才會延伸。而命運,就藏匿在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里。 在學歷、能力、人脈和思維中,只有思維才是王牌。 所以,逆襲人生,就在于你是否能像聰明人一樣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