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前天有個朋友找我看病,西醫(yī)診斷為中度焦慮癥。 (不,我對中醫(yī)沒有自己的理解。) 既然是焦慮癥患者,那癥狀就要說一大堆了,嗯,千頭萬緒。 比如現(xiàn)在已經(jīng)五月份了,這個患者的癥狀是從過年開始說的。 注意看,這里患者描述了一個很典型的癥狀:這個患者會晚上感覺自己發(fā)燒,其實體溫不高。 這個癥狀是中醫(yī)典型的燈籠熱。王清任在《醫(yī)林改錯》中有詳細的講解: 《醫(yī)林改錯》卷上:“身外涼,心里熱,故名燈籠病,內有瘀血。認為虛熱,愈補愈瘀;認為實火,愈涼愈凝。治宜活血祛瘀,用血府逐瘀湯?!?/div> 燈籠熱本質上是瘀血發(fā)熱。瘀血發(fā)熱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也有論述: “病者如熱狀,煩滿,口干燥而渴,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張仲景這一條描述的其實就是燈籠熱,因為好像發(fā)熱,但脈搏不快,說明沒發(fā)熱。 具備一點現(xiàn)代醫(yī)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如果真的發(fā)熱體溫升高,那么脈率一定變快。 我們接著來看。 后面他描述了兩個情志改變。 一個是特別急躁,這是肝郁化火的表現(xiàn),丹梔逍遙丸證。 一個是情緒低落,覺得啥都沒意思,這就是少陽小柴胡湯證典型的表現(xiàn)——“默默”。 傷寒五六日中風 往來寒熱 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 心煩喜嘔 或胸中煩而不嘔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脅下痞硬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有微熱或咳者 小柴胡湯主之。 緊接著患者描述了非常重要的癥狀:眼睛不舒服和耳鳴。 眼睛不舒服、耳鳴,六經(jīng)定位在少陽。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這個患者的少陽病非常典型,真的看東西發(fā)花。 他有視雪癥。 額,怪病,我之前也沒聽說過,哈哈。 不過總歸是眼睛不舒服,我們可以先考慮從少陽去治。 這個患者也有明顯的口干。 這個張仲景的原文里也有,比如溫經(jīng)湯證就是唇口干燥。 陰虛可以口干,瘀血也可以口干。 我們再來看看他的舌頭。 舌邊凸出,少陽病。 舌淡紫,有瘀血。 兩眼神光不夠,瘀血陰邪遮蔽心陽。 手掌偏紅,排除陽虛。 最后,因為患者在念書,熬藥不方便,就讓他去吃了中成藥:血府逐瘀口服液和杞菊地黃丸。 血府逐瘀口服液入少陽,活血化瘀,偏攻。 杞菊地黃丸養(yǎng)肝腎之陰,清肝疏肝,滋水涵木,偏補。 患者吃了第一天就感覺癥狀大大緩解。 (嗯,當然也可能是心理作用,哈哈哈。) 今天患者服藥第三天,反饋諸多不適基本消失。 今天就寫到這里啦! 謝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