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在古代一直以白玉為主,講究白玉無瑕,但發(fā)展到如今,玉雕并不僅僅是單一的顏色。于是俏色應(yīng)運而生。 俏色是如今玉雕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是當(dāng)代玉雕中充滿趣味性的一種雕刻形式。它改變了過去玉色單一的形式,依照玉料中顏色的不同來設(shè)計作品,使原料的不同顏色被應(yīng)用得恰到好處,而且非常巧妙,使天然顏色在玉雕件中起到點石成金的作用,讓玉雕有了更多的可能。 俏雕創(chuàng)作有兩個因素: 一是玉石給定的顏色條件; 二是設(shè)計者用色和造型結(jié)合的能力。 俏色不但要用得巧, 而且要用得絕。 俏色玉雕一般是以玉石的主色作底, 兼色作俏, 色不混、不靠,物象逼真。 姚圣云《送子觀音》 亮點耀目 異彩紛呈 姚圣云 《凈瓶觀音》 姚圣國 《福祿壽》 姚圣國 《高瞻遠矚》 籽料作品要保留皮色,而保留皮色最好的方法就是俏色。 紅皮、黑皮、灑金皮,各種皮色的存在讓我們看到了籽料玉雕的與眾不同。 此外,對于皮色的俏色,一定要巧,不能是為了留皮而留皮。有些人沒有皮色就不會雕東西了,有些人有了皮色也雕的很不好,這些都是皮色俏色上的一些問題。 不過總的來說,俏色讓籽料有了更多的空間,也讓我們看到了它更多的美! 姚圣國 《龜鶴延年》 姚圣國 《福祿》 姚圣國 《鷹石山花》 順色取材,因材施藝, 或雕人物、或琢動物、或作山水、或刻花卉, 鬼斧神工,達到天工合一的效果。 姚圣國 《指日高升》 姚圣云 《圓明自在》 姚圣國 《道法自然》 俏雕中,要充分理解和運用玉的俏色,玉,以質(zhì)地純凈無瑕為上,但不可能所有的玉都如羊脂白玉那樣純凈,許多籽料均有皮色或瑕疵,而“巧色”在玉雕中的運用,就是彌補瑕疵,提升作品的價值。 對于每一位琢玉之人,俏雕是很考驗他的藝術(shù)想法和雕刻技藝,這種運用世上絕無僅有,往往具有不可復(fù)制性,這也是冰冷的機器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 The End - |
|
來自: youxianlaozhe > 《玉石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