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古蒙兒
“參加婚禮那天, 她被推倒在床上, 身邊是和她一樣伴娘身份的女孩兒們, 面前是幾乎圍成一堵墻的油膩男人。 不知是誰先開始,戲謔哄笑中, 有人對她上下其手, 有人看準(zhǔn)時機撲倒在她身上, 還有一個人,居然脫下了褲子……” 這不是拍電影, 而是一個真實的婚鬧現(xiàn)場,看上去觸目驚心。 視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脫下褲子的白衣男子壓在一個伴娘身上, 圍觀的眾人非但不制止, 反而也壓了上去…… 我不知道那個女孩兒當(dāng)時有多恐慌, 但我知道, 長得看起來差不多一樣的人, 是非常復(fù)雜的, 細分起來,也能分出不少物種。 婚鬧也是一種區(qū)分標(biāo)準(zhǔn)。 “鬧婚”本是為了幫助新婚夫妻消除陌生感, 更快融入夫妻的角色, 到了現(xiàn)在, 卻演變成一場大型的性騷擾現(xiàn)場。 據(jù)統(tǒng)計,2012年至2016年期間, 全國新聞媒體所報道的婚鬧新聞高達142例。 這些新聞背后的真相是, 一些渣滓拿著婚禮做遮羞布, 行猥褻、強奸、亂倫之實。 當(dāng)伴娘那天, 我被人用蛋清蛋黃涂抹下體。 11月10日, 是王麗霞此生難忘的日子, 那天她開開心心的去給同學(xué)當(dāng)伴娘, 沒想到卻受盡屈辱。 作為新娘的小跟班, 王麗霞忙碌了一上午, 到了中午宴會, 新人去祝酒, 王麗霞就在一邊暫作歇息。 突然過來了4個年輕男人, 對她說: “我們找你有點事兒,你過來一下吧?!?/span> 話音剛落,不待王麗霞拒絕, 對方中有一人就抓著她的手腕, 把她往二樓的一個房間里拖。 王麗霞拼命反抗呼救, 可一旁的賓客們看到后只是哈哈大笑。 被拖進房間后, 王麗霞感覺不對,求他們放自己下樓去。 喝高的4名青年根本聽不進去, 他們很快把王麗霞脫個精光, 并在她身上亂摸亂親。 王麗霞嚇得大哭起來, 一再哀求,甚至就要跪下了, 可這只是讓對方更加興奮。 見哭求不成, 王麗霞就出聲警告他們要報警。 在興頭上的四人不但不聽, 而且變本加厲。 他們找來一個生雞蛋搗碎, 將蛋黃和蛋清涂抹到王麗霞的上下隱私部位。 瘋狂“鬧”了半個小時后, 四人方才罷休。 報警后, 4個青年被刑事處罰, 其中一個人還有不滿: “只是開開玩笑,誰知道她真會報警。” 他并不管自己的“玩笑”, 給王麗霞造成了多嚴(yán)重的生理、心理陰影。 可是談及這些, 同地方的賓客卻說,
婚禮上,我被公公強吻。 之前, 朋友圈被一個江蘇鹽城的婚禮刷屏。 不過不是因為婚禮太美好, 而是因為“亂倫”。 舞臺上, 一個中年男人突然給新娘一個熊抱, 新娘雖然面露不滿,但也沒大力拉扯。 可下一秒, 這個中年男人就攬過新娘,強吻下去。 新娘奮力掙扎,新郎滿面尷尬, 連司儀都被驚得噤了聲。 臺下卻不乏起哄叫好的, 原來這個男人竟然是新娘的公公。 事發(fā)過后, 這個公公大言不慚的說: 這是風(fēng)俗,鬧得越好,過得越好。 這談?wù)摬唤屓藨岩桑?/span> 究竟心理多扭曲才能做出這樣的舉動。 可惜這不是個例, 如果你稍加留意, 就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新聞還有很多。 湖北武漢, 頭戴寫著“扒灰佬”紙帽子的公公背著兒媳游行。 四川內(nèi)江一街道上, 新郎父親被打扮成“高級燒火佬”游街示眾。 要知道“扒灰”一詞來源于古代, 指的是公公與兒媳通奸的。 可這種明顯有違人倫道德的行為, 卻在婚禮上變得百無禁忌。 有公公拿著一張“扒灰證”與兒媳合影的; 有在婚禮現(xiàn)場,擺一張易拉寶, 印著“公公xx和兒媳xx今天扒灰成功”的; 有讓兒媳喊公公“孩子他爸”, 甚至讓兒媳坐在公公身上前后搖晃的; 還有在結(jié)婚典禮上, 把婆婆眼睛蒙上一只, 取義在老頭子扒灰的時候, 自己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 這就是婚鬧里吊詭的地方, 明明是眾所周知不對的事情, 卻依然是在一片叫好聲中進行。 如果你質(zhì)疑、反抗, 還會有人給你扣個大帽子:
這邏輯,堪比熊孩子的熊家長。 他們才不管, 失去控制、沒有約束的人性, 在“玩玩樂樂而已”這種模糊的邊界里, 將化為野獸,四處行兇。 有很多人把自己的無恥,甩鍋給傳統(tǒng)。
一樁樁慘案無聲的告訴我們, 危及生命的婚鬧, 從來不是熱鬧,是對罪惡的縱容。 而所謂的傳統(tǒng), 也不過是為無恥下流背鍋。 實際上, 在中國的傳統(tǒng)里,可沒這些東西。 曾經(jīng)看過一位網(wǎng)友對當(dāng)代婚鬧的見解, 十分贊同。 他說:
別把自己的下流齷齪,都甩鍋給傳統(tǒng)。 《奇葩說》上,臧鴻飛說過: “婚禮就是一個大型、尷尬、荒謬、自相矛盾、自嗨的個人舉辦的廟會?!?/span> 深以為然。 回顧頻頻爆出的婚鬧新聞,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 婚鬧者可惡, 但最重要的是舉辦婚禮的新人的態(tài)度。 聽朋友講過她參加同學(xué)婚禮的經(jīng)歷。 一個做伴娘的姑娘, 遭遇了猥瑣伴郎的調(diào)戲。 情急之下,她向新娘求助, 可新娘只是佯裝“勸和”, 還囑咐她, “他們不鬧你就鬧我,你替我擋一會兒”。 最后伴娘的禮服就被撕開走光, 氣的嚎啕大哭。 全場哄堂大笑中, 那些伴郎又開始拖拽另一個伴娘。 這時那個姑娘默默的整理好衣服, 當(dāng)著全場人的面, 狠狠的甩了新娘一個耳光后離場。 見狀,伴郎們紛紛停下了手里的動作, 面面相覷,打著哈哈退場。 婚鬧者是罪魁禍?zhǔn)撞患伲?/span> 但旁觀者的不作為往往也在推波助瀾。 我不否認(rèn), 有些地方的確有一些惡俗存在, 但是在能夠提前預(yù)知的情況下, 新人雙方為什么不能互相商量, 盡量規(guī)避呢? 要知道, 結(jié)婚是一輩子的事情, 婚禮上, 新郎不受傷、新娘不失尊嚴(yán), 伴娘伴郎得以維護體面, 才是真正幸福的模樣。 曾經(jīng)表姐也要去給閨蜜做伴娘, 那個地方是鬧伴娘最兇的地方。 表姐一度很忐忑, 后來新娘給表姐送來防狼噴霧, 還給表姐吃了定心丸,
后來婚禮進行的很順利, 現(xiàn)場照片里, 新娘笑靨如花, 可最霸氣的是她的配文: 我絕不會讓我期待了24年的婚禮, 變成別有用心的人的狩獵場。 來源:作者:花瓣志(ID:iihuacao),用文字記錄生活,用心去感受溫暖。這里是最有溫度的視覺雜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