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高效讀書,將書里的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就要注重閱讀質(zhì)量。就像吃飯一樣,不在于吃得多,而在于能補充身體所需營養(yǎng),并且消化吸收為身體所用。 四個閱讀方法有助于提高閱讀效率,增加知識轉(zhuǎn)化率: 1、明確讀書目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才容易找到什么; 2、善用讀書筆記——輸出,有助于內(nèi)化; 3、善用思維導圖——輸出,有助于理清思路; 4、用科學的方法行動——驗證,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 1 明確閱讀目的明確閱讀目的,第一層意思是指有目的地選書,第二層意思是拿到一本書要有目的性地看。下面說一下后者。 如果一本書的內(nèi)容是100%,根據(jù)二八原則,重要的占20%,最重要的只有4%。 這最重要的4%就來自于你讀這本書的目的,所以,確定讀書目的是提高閱讀效率的關(guān)鍵前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去找什么,比漫無目的地胡亂挑揀容易得多。 做一個小試驗你會對目標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體驗。 沒錯,這就是主動意識的力量。 想都記住的結(jié)果就是都記不住,所以你必須要有舍棄96%只保留4%的勇氣。 確定讀書目的之后,你可以運用《實用性閱讀指南》中提到的技巧,通過瀏覽序言、目錄、后記掌握概要,直接跳到你認為最重要的部分,或者略讀全書(不試圖全部理解)后,再仔細閱讀你認為最重要的部分。 設(shè)定目標,直擊重點,這個思路不僅是閱讀整本書的戰(zhàn)略,也適用于每次閱讀。比如,在睡前有半個小時的閱讀時間,那么這時候,你可以把“讀完這三節(jié)”設(shè)定為這次閱讀的目標,這樣就更容易集中精力了。 2 記讀書筆記寫讀書筆記也是最有效的讀書辦法?!度绾斡行ч喿x一本書》介紹了“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也是作者奧野宣之所創(chuàng)。 記讀書筆記之前,先要在閱讀過程中做標記進行篩選,為讀書筆記確定素材: 通讀,一邊閱讀,一邊把覺得有價值的那一頁折角。 蔥鮪火鍋由魚肉 大蔥組成,對應(yīng)的蔥鮪火鍋式筆記則由摘抄 評論組成。主菜與配菜齊上的火鍋才算完滿,摘抄與評論并存的讀書筆記才能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思想舞臺。 第一步,寫下“日期、書名、作者”等信息,參照格式:六位數(shù)日期 書名 作者 出版社,例如:[190310]《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奧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 第二步,摘抄和評論。經(jīng)過幾遍重讀記號內(nèi)容確定摘抄內(nèi)容之后,在筆記本上用“o”表示并摘抄上去。隨后,“趁打鐵”,寫上自己的評論,并用“☆”表示。 蔥鮪火鍋式筆記法注意一點,要有足夠的留白:每次換行都留一行空白,每個段落間留兩行空白。這樣寫起來壓力更小,也便日后插入文字和更正修改。 讀書之后要記得住,不僅是要在選書買書、讀書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重讀,以達到思想內(nèi)化、溫故知新、提升自我的目的。 重讀時,看到原來的摘抄和想法,很容易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就可以寫在原有筆記下方。讀書筆記成為一種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chuàng)思維的飛躍。 3 善用思維導圖人類善于遺忘的特征是由人腦的構(gòu)造決定的,有意識地“輸出”是加深記憶的重要手段。所謂“輸出”,包括“向他人講述”和“寫下來”兩種含義。 讀書最常用的輸出方式就是讀書筆記。建立使用不同符號標記的讀書習慣,是讀書筆記前的重要準備。比如作者喜歡在重要的地方劃線,重要段落用中括號括起來,在空白處做標記,用便簽寫關(guān)鍵詞用于強調(diào)和分類…… 《實用性閱讀指南》中,大巖俊之先生介紹了讀書筆記的詳細制作方法和技巧,但他最推崇的讀書筆記方法還是思維導圖法。 制作思維導圖常犯的一個誤區(qū)是:我必須要讀完整本書才能開始,如果不讀完,那么我做的思維導圖都是不完整的。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對于時間有限、追求高效的商務(wù)人士來說,按照閱讀目的來制作思維導圖更適用。思維導圖的主分支可以分為4個部分:書的信息、閱讀目的、答案、總結(jié),細分支再根據(jù)主分支細化,所有分支上僅使用“關(guān)鍵詞”呈現(xiàn)(而不是寫成“文章”)。這樣的思維導圖制作法,就不需要讀完全書,只要你明確目的、找出答案即可。 在作者大巖俊之先生眼里,制作思維導圖并不是一個流程,而是一個非常順手的親密工具,用起來方便快捷、得心應(yīng)手,甚至是享受的。 4 用科學的方法行動作者認為,閱讀之后不付諸行動,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但如果要實踐書里所有的內(nèi)容,就很容易陷入頭腦混亂的局面,到頭來什么也沒有掌握,所以,對最重要的4%付諸行動是最明智的。 然而行動本身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并且行動之后還不一定達到目標,這讓很多人在行動面前止步不前。這里,作者介紹了一種將自我指導的方法用到實踐上,簡而言之就是:自己當自己的教練。 方法主要分為以下三步: 一、設(shè)定行動目標 為了避免目標不切實際,可運用SMART原則:設(shè)立“具體的”、“可評估的”、“可達到的”、“實際的”、“有期限的”目標。 完成目標設(shè)定之后,想象自己達成目標的樣子,可以讓自己更興奮、更有力量,問自己4個問題: ·達成目標之后,具體會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 ·達成目標之后,你覺得自己會是什么心情? ·達成目標之后,會看見什么? ·達成目標之后,會感覺到什么? 二、細化行動目標 首先要明確現(xiàn)在的位置:如果說最好的狀態(tài)是100%的話,現(xiàn)在是百分之多少?為什么? 其次,思考與行動目標之間的差距:XX%(現(xiàn)在狀態(tài)增加10%)時是怎樣的一種狀態(tài)? 為了填補差距,達成加10%以后所在位置的目標,我能做些什么?這里可給出5個以上的方案,每一個方案用5W1H的方法來描述清楚。 最后,從所寫項目中選出一項最想著手的,將行動細分成從明天就能開始的小步驟,為了能這么做,我這一周能干些什么?確定需要實施的事情。 三、付諸行動 從本周準備做的事情中,挑選一件你決定實際去完成的,同樣問自己3個問題: ·“實際上,我想怎么做” ·“準備什么時候完成” ·“達成目標之后是什么心情” 這時候你應(yīng)該對行動充滿信心和期待,準備躍躍欲試了。 為了促進目標達成,你還需要做最后一步——宣告,將行動“告知他人”。 宣告對象不一定是人,直接說給人聽效果不一定最好。也可以寫在社交平臺上,或者自己的手賬筆記本上。總之,一定要把這次行動當成鄭重承諾一樣“告訴他人”。 大多數(shù)人讀書就像坐車看風景,過了就過了,知識從腦海里面滑過,沒留下一絲痕跡。久而久之,讀書并沒有帶來改變,只成了緩解知識焦慮的消遣。 利用上述的4種方法:明確讀書目的、記讀書筆記、做思維導圖、科學行動,可以提高閱讀效率,將知識轉(zhuǎn)化為能力,而能力就是生產(chǎn)力。哪怕做到其中兩個,日積月累,也足以和常人拉開差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