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公子小眠/文 ? ? ? ? “毛遂自薦”是比較少見的帶有古代人名的四字成語,“錐處囊中”和“脫穎而出”則是毛遂推薦自己過程的展示,三個成語構成了一個戰(zhàn)國士人臨危挺身的不凡故事。 ? ? ? ? 從司馬遷的記載來看,孟嘗君門客中最出彩的是馮諼,而平原君門客中得太史公大筆落墨的就是毛遂了。馮諼奔走各地,費盡心思保全孟嘗君的聲勢爵位;毛遂則是跟著平原君出使楚國,以孤膽英雄的風范迫使楚國發(fā)兵救趙。 ? ? ? ?當時長平之戰(zhàn)的硝煙還沒有完全散去,秦國趁勢重兵包圍趙國的都城邯鄲,而元氣大傷的趙國基本上是只有招架之功,再無還手之力。平原君謀劃著向曾經(jīng)一起合縱抗秦的楚國求救,他打算在自己的門客里挑選二十位精英一同前往。 ? ? ? ?出行前,平原君是挺自信的,“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門下足矣?!?/p> ? ? ? ?如果能客客氣氣地把合約簽好,那皆大歡喜。如果對方推諉扯皮,那就采取非常手段,來硬的也要讓楚王簽這個字。用不著從別的地方找人,門客里有的是人才,足以成行。 ? ? ? ?可是這位信心滿滿的平原君只挑出了十九個門客,剩下的怎么看都沒合適的,正在傷腦筋的時候,毛遂站了出來,表示想要參加。 ? ? ? ?平原君手下幾千門客,他對毛遂此人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 ? ? ?這毛遂先生自稱是坐了三年的冷板凳,平原君有點生氣了,“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p> ? ? ? ?這分明是在說:你小子在我這里混吃混喝三年,一點沒有名聲,按理說有能力的人早就應該有所作為,我從來沒有看出你的特別之處。算了吧,你還是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吧。 ? ? ? ?結果毛遂不依不饒,態(tài)度還挺誠懇:“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蹦阋窃绨盐曳旁谟|手可及的口袋里,以我的本事早就像一把錐子露出尖子來了,還用得著等到現(xiàn)在嗎? ? ? ? ?平原君看著毛遂這么堅持,索性帶上了他,充個人數(shù)也是好的。其他早已入選的十九個人,對毛遂這種愣頭青式的無名門客,那是一陣嘲笑。 ? ? ? ?接下來的劇情,當然是毛遂一個人的“高光時刻”。楚王擔心援救趙國會惹怒秦國,所以和平原君的會晤談了大半天都沒有結果。毛遂知道趙國沒有時間再等待了,索性按劍進殿,對著楚王來了一番慷慨激昂的形勢分析: ? ? ? ?“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jù)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shù)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zhàn),一戰(zhàn)而舉鄢、郢,再戰(zhàn)而燒夷陵,三戰(zhàn)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p> ? ? ? ?細細品來,這段話是典型的縱橫家言,其特點有三: ? ? (一)引經(jīng)據(jù)典,拿上古名人舉例。不是堯舜商湯,就是周文王周武王,士卒不多地盤不大卻能占據(jù)天下,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據(jù)其勢而奮其威”,就是審時度勢,靈活應對。 ? ? (二)代入現(xiàn)場主人公,夸大其詞,造成泰山壓頂般的語言壓迫??梢哉f這是縱橫家之所以“縱橫”的最大資本。毛遂同樣來這一手,先吹捧楚國,有百萬雄兵卻被秦國打的七零八落;再貶低秦國,把名將白起罵的一文不值,激起楚國對秦國的極端仇恨。 ? ? (三)平穩(wěn)落地,為對方著想,找到“雙贏”的溝通點。楚國出兵,既能幫趙國化解危局,得到趙國的人情,同時打擊不可一世的秦國,給當年的慘敗找回些場子。 ? ? ? ?毛遂的話,句句在理,針針見血,況且他持劍相對,連個敷衍的余地也不給留。楚王只好就坡下驢,同意出兵救趙。 ? ? ? ?毛遂非常精明,趕快布置兩國盟誓,“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痹讱⑸?,盛血以盤,從道義上再給這次行動上一層保險。 ? ? ? ?同時,志得意滿的毛遂一吐胸中悶氣,他不忘調(diào)侃一下同行的其他門客:“公相與歃此血于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p> ? ? ? ? “錄錄”就是現(xiàn)在的“碌碌”,這句話也就帶出了“碌碌無為”和“因人成事”兩個成語。大言炎炎的門客沒有起到一點作用,反而是籍籍無名的毛遂有膽有識,在關鍵時刻促成了趙國與楚國的聯(lián)盟,打了一場漂亮的外交仗。 ? ? ? ?三年不鳴,一鳴驚人。毛遂的經(jīng)歷,逐漸成為歷代懷才不遇者借用的文學典型,“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還須是孟嘗?!崩锩婕扔邢M湃A施展的韜晦之計,又有堅持自尊的特立獨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