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本質(zhì)上屬于錯字或別字,但這屬于正常的文言現(xiàn)象。 文言文是中學(xué)必考內(nèi)容,通假字又是文言文中的一個重要知識點(diǎn),所以掌握好通假字也是語文復(fù)習(xí)的重點(diǎn)之一。 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論語十則》 說(yuè):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 ——《論語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扁鵲見蔡桓公》 還:通“旋”,回轉(zhuǎn),掉轉(zhuǎn)。 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 ——《扁鵲見蔡桓公》 齊:通“劑”。 5.擔(dān)中肉盡,止有剩骨。 ——《狼》 止:通“只”。 6.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愚公移山》 亡:通“無”。 7.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 ——《為學(xué)》 屏:通“摒”。 8.對鏡帖花黃。……火伴皆驚忙。 ——《木蘭詩》 帖:通“貼”?;穑和ā盎铩?。 9.無他,但手熟爾。 ——《買油翁》 爾:通“耳”,相當(dāng)于“罷了”。 10.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屈原《離騷》 錫:假借為賜,表示賜給、賞賜。 11.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見:通“現(xiàn)”。 12.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口技》 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傷仲永》 扳:通“攀”,牽,引。 1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惠:通“慧”,聰明。 16.一厝逆東,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 厝:通“措”,放置。 17.問渠那得清如許。 ——《觀書有感》 那:通“哪”,怎么。 18.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三峽》 闕:通“缺”。 19.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陸游《蝶戀花·禹廟蘭亭今古路》 丁寧:同“叮嚀”,囑咐。 20.??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長歌行》 華:同“花”。 21.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 ——《木蘭詩》 火:同“伙”,古代軍隊的組織,十人為“一火”。 2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李白《行路難(其一)》 羞:通“饈”,美味的食品。直:通“值”,價值。 23.沈香斷續(xù)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 ——李清照《孤雁兒》 沈:同“沉”,古代詩文中常出現(xiàn)的“沈香”、“沈水”,都是“沉”的意思。 24.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通常來說,唐人多用“樽”,宋人常用“尊”。 25.蚤是傷春夢雨天, 可堪芳草更芊芊。 ——韋莊《長安清明》 蚤:通“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