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Si近攝鏡實拍測試 中長焦鏡頭可以說是風光必備了,外出拍攝一般都會帶上一支長焦鏡頭,再配備一只近攝鏡,長焦鏡頭秒變微距鏡頭,可以輕松切換兩種拍攝模式! 近攝鏡工作原理 近攝鏡按照結構通常分為單片結構和一組兩片消色差結構。 單片近攝鏡只有一片玻璃,當不同波長的光線通過鏡片時,光線不會匯聚在同一焦點上,容易出現(xiàn)色差和色散,畫質損失嚴重。NiSi近攝鏡采用雙片膠合鏡片組合。光線通過鏡片優(yōu)化后最終匯聚在同一點,有效的消除色差和色散,在保證了倍率提升的同時,保持主鏡頭畫質幾乎不變,邊緣成像與色差控制得很好,可滿足追求高畫質用戶的需求。 近攝鏡優(yōu)勢 近攝鏡的價格相對較低,不用購買昂貴的微距鏡頭,就能享受微距的樂趣。 近攝鏡只需要像uv鏡一樣擰在鏡頭前端的螺紋中即可使用,同一般的濾鏡一樣不影響主鏡頭和機身的自動功能,拆裝只需數(shù)秒完成,能快速捕捉想要的畫面。 尤其在戶外拍攝風光,如果發(fā)現(xiàn)了有趣的畫面,如果帶了微距鏡頭,還要從攝影包里取出微距鏡頭替換,然后還要小心把替換的鏡頭收好。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拍攝目標已經不知所蹤。但如果攜帶的是近攝鏡,幾秒鐘把濾鏡安裝在鏡頭上就能拍攝。 微距鏡頭昂貴,在戶外拍攝替換鏡頭和收納運輸過程中都存在一定風險。風光、微距拍攝切換還要隨時更換鏡頭。使用近攝鏡外出拍攝更安全,小巧輕便便于攜帶。 近攝鏡適拍場景 花草、水珠細節(jié)拍攝、精細產品展示和婚禮攝影(婚戒拍攝)、包括拍攝人物局部(眼睛、嘴唇和佩戴的飾品)一般都會用到微距攝影。近攝鏡便是必不可少的攝影器材,裝在口袋或者背包里,隨時可以安裝在鏡頭上拍攝微距題材。 有這個近攝鏡,在家里簡單搭建場景就能輕松拍攝微距大片。 除了70-200mm,還有焦距在50-300mm的定焦或變焦鏡頭都可以使用近攝鏡。低于50mm的鏡頭本身分辨率就不高,使用近攝鏡提高的效果也并不明顯。使用中長焦作為主鏡頭效果最好。 近攝鏡拍攝技巧 穩(wěn)定的三腳架 使用近攝鏡的屈光度不同,一般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使用??赡艽蠹以谂臄z的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是選擇什么模式拍攝,如何測光,如何對焦。但首先要使用一個穩(wěn)定的三腳架。 拍攝模式 拍攝模式我一般采用速度優(yōu)先或光圈優(yōu)先模式不管你采用那種摸式可根據(jù)個人喜好來定,或者根據(jù)環(huán)境來定。 測光 一般正常情況下,我使用中央重點測光,如果拍攝主體變小,如:小花,小蟲等,我就用點測光。因為裝上近攝鏡后拍攝距離近了,景深也變淺了,測光范圍也就變窄了,在測光的過程中看曝光表調整光圈,速度,感光度達到自己想要的的效果就可以,明暗也根據(jù)個人喜好調整。 對焦 首先要找到清晰焦點范圍,才能使用。這款近攝鏡的理想合焦距離是20~30cm。對焦我一般是用手動加自動相互配合先調整所需焦距,再用手調整調焦環(huán),基本清晰后半按快門對焦合焦后按下快門就可以了。 近攝鏡測試拍攝 我使用70-200mm F2.8鏡頭測試了NiSi 77mm MC近攝鏡,對于這塊近攝鏡的具體表現(xiàn),讓我們看以下樣片。 同時,近攝鏡可通過轉接環(huán)轉接不同口徑鏡頭。 焦距120mm,光圈7.1,速度1/320秒,感光度200 焦距160mm,光圈6.3,速度1/320秒,感光度200 焦距180mm,光圈10,速度1/400秒,感光度320 焦距190mm,光圈10,速度1/320秒,感光度320 焦距85mm,光圈5,速度1/320秒,感光度320 焦距180mm,光圈10,速度1/400,感光度200 焦距180mm,光圈7.1,速度1/400秒,感光度400 焦距135mm,光圈11,速度1/400秒,感光度320 ![]() 焦距70mm,光圈8,速度1/320秒,感光度320 ![]() 焦距70mm,光圈14,速度1/200秒,感光度200 結論 在成像的銳度上,近攝鏡無法與專業(yè)的微距鏡頭抗衡(這是由鏡頭結構決定的)。但如果說你沒有一定要追求微距鏡頭那樣的高銳度,近攝鏡是很不錯的選擇。這款近攝鏡在70-200上的表現(xiàn),真可以用驚艷來形容,尤其是焦外效果和色彩。 近攝鏡攜帶和使用極為方便,對于注重成像質量而又喜愛外拍的影友將是極好的解決方案。你不再需要進行昂貴的器材升級投入, 只需要在鏡頭上組合使用NiSi近攝鏡,相機瞬間就能夠擁有媲美微距鏡頭的微距功能。近攝鏡是出門旅行拍攝必備的裝備,風光微距兩不誤! 圖文/鄧僑明 整理/Emily
|
|
來自: 濤bh7hse0pbabw > 《鏡頭選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