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那個風流才子唐伯虎,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昵稱42427018 2019-05-25

拾遺物語

都說我是風流才子,其實我不過是一個一生都沒有找到容身之處的失意人。

▲ 蘇州城  

 壹

1470年的二月初四,

我出生在“水港小橋多”的蘇州,

這一年是寅年,屬虎,

所以父親唐廣德給我取名叫寅,字伯虎。

父親是個讀書人,

他興趣雖高,但資質平平,

幾次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

只好開一家酒館當了老板。

但他始終覺得自己是個文化人,

就在酒館里擺滿了字畫,

《飲中八仙歌》《李白醉臥圖》之類,布置得特別文藝。

每天傍晚的時候,

附近的商人和文人雅士,

就會來酒館里聚會喝酒,

吟詩作對,不亦樂乎。

大家一起聽聽新聞,暢談天下

我記事以來,

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長大,

無憂無慮、快樂自在。

▲ 清·李岳云《唐寅像》 

 貳

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待在酒館里,

給客人端茶倒水,

聽詩人畫家們天南地北地聊天。

有一年秋天,

店里??椭艹加謥淼降昀锖染疲?/span>

我不知道他是鼎鼎有名的畫家。

他喝了點酒后,突然興致昂揚,

畫了兩只栩栩如生的大螃蟹,

一旁的顧客看到后大聲喝彩:

“這蟹畫得跟活的一樣。”

我轉身到廚房里拿了兩只活蟹,

對周臣說道:“我也有兩只蟹?!?/span>

周臣笑著對我擺了擺手:

“你的蟹不稀奇,河里到處都是?!?/span>

我一聽就不服氣了:

“你那個是死的,我這個是活的,還可以吃呢?!?/span>

顧客們聽完哈哈大笑。

周臣在畫上簽上名字,

然后摸摸我的頭說,

“你把你的蟹和我的蟹拿到當鋪去,

看當鋪要你的活蟹還是我的死蟹?”

我滿懷信心地跑了出去,

結果垂頭喪氣地跑了回來。

周臣打趣道:“這下服氣了吧?!?/span>

我還是不服,腦袋往上一昂:

“我也會畫畫,我會畫魚?!?/span>

我想了一個取巧的辦法,

在魚的身上涂滿了醬油,

任由魚在紙上翻滾跳躍,

于是紙上印滿了各種魚影,

我拿著大作向周臣炫耀,

周臣一看,有點驚訝,

“喲,這么快就畫了這么多,

畫得不錯,不過怎么有一股醬油味?”

我非常得意,就把我的方法說了出來,

周臣聽完哈哈大笑,轉身對我父親說:

“伯虎才智過人,

唐老板可否愿意讓他隨我學畫?”

父親喜不自勝,彎腰作揖:

“當然愿意,求之不得呢?!?/span>

父親立馬叫我也過去磕頭,

磕頭之后我拉住周臣的手:

“周伯伯,你真愿意教我學畫?”

周臣笑道:“磕過頭了,還叫我周伯伯?”

我畢恭畢敬遞上香茗:“先生好!”

▲ 清人繪《唐寅像》 

 叁

我是一個天賦極高的人,

許多人都稱我為天才。

在周臣先生府中學到第二年的時候,

先生的朋友沈周來府上做客,

還誤把我的畫作當成了先生的,還題了字。

對此我十分得意,

心想,我這水平應該可以出師了吧。

先生為了考驗我,讓我畫一幅月季,

我提筆一揮而就。

先生看了我的畫之后贊道:

“真是嬌艷欲滴?!?/span>

我聽到這句話很高興,

便把畫拿到石臺兩盆月季中間,

一會兒,很多蜜蜂飛了過來,

停在了在我的那幅月季花上。

先生看到后非常震驚,

“你畫得太好了,連蜜蜂都分不清真假了?!?/span>

其實,我只是在畫上滴了點蜂蜜而已,

先生嘆服:“伯虎,你可以回家了?!?/span>

得到這句認同我已經滿足了,

但我曾經答應先生要學足三年,

于是繼續(xù)學了一年,才回到家中。

我回家之后,

先生提出給我請一位老師,

“你天賦好,不能浪費了。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我從小便喜歡看四書五經,

所以先生之話倒也深得我心。

不久之后,沈周的朋友文林,

就給我舉薦了一位老夫子,

老夫子叫徐鼎靖,

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舉人。

推薦人文林是文天祥的后代,

他有個兒子文徴明,跟我同歲

徐鼎靖和文林交情不薄,

再加上沈周的推薦,

于是我和鄰居張靈一同進了他的塾堂。

徐鼎靖先生對學生嚴慈兼具,

加上我們這一批學生很上進,

所以他感到特別滿意,

希望我們在童試中取得好成績。

閑暇時,我經常學著寫點小詩,

有一次寫了一首《閶門即事》:

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更擅雄。

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

五更市賣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

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

先生看后拍案叫絕。

我暗自得意,心里卻想:

我肚中墨水可遠遠不止這點呢。

父親來看我,問先生我的情況,

先生說:“伯虎勤奮用功,

此次定能奪得魁首,

你在家里等著好消息就行了?!?/span>

父親高興得合不攏嘴。

先生又說:

“伯虎這次若能冠冕進學,我也是要重重獎賞的?!?/span>

獎賞我還是感興趣的,

不由得順口問了一句。

先生哈哈大笑說:“獎你拜堂成親可好?”

我頓時面紅耳赤。

▲ 唐寅雕像  

 肆

童試三場考完,我胸有成竹,

發(fā)榜一看,果然高中第一,

一起的張靈、文徵明也被順利錄取。

新秀才的前十名,披紅騎馬游街,

我在馬上看著無數(shù)百姓圍觀,

心里那叫一個得意。

中了秀才,不僅可以免服勞役,

與州、縣官平起平坐,

還可以出入公堂,結交官府,

這可是一般人羨慕不來的。

為了慶賀,父親請來了周臣、文林、徐鼎靖、沈周等朋友,在酒樓大擺宴席。

大家吃喝得正歡時,

店小二端來一碗紅燒公雞。

文林慫恿我以“報曉”為題,

給大家現(xiàn)場吟誦一首詩,

這可正對了我的味了,

我略微思索,便昂首吟誦道: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聲啼散滿天星。

銅壺玉漏金門下,多少王侯勒馬聽。

眾人聽了立馬“好,好”地稱贊,

我意猶未盡,于是又寫了一首:

頭上紅冠不用載,滿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輕言語,一叫千門萬戶開。

眾人聽了又立馬叫好,

我豪氣沖天,于是又作了一首:

血染冠頭錦作翎,昂昂氣象羽毛新。

大明門外朝天客,立馬先呼第一聲。

此時我的心,

早就不在這酒桌之上,

仿佛站在了泰山之巔,

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這哪里是大明的秀才,

分明是漢唐的大詩人!”

文林端起酒杯敬了我一杯,

此時沈周發(fā)出了爽朗的笑聲,

“唐家光耀門楣,指日可待也!”

▲ 唐寅《春山伴侶圖》 

 伍

我的先生徐鼎靖還真兌現(xiàn)了他的承諾,

將他二侄徐延端的次閨女許配給了我。

此時我剛及弱冠之年,

妻子徐氏不過二八年華,

與我同心同德,相敬如賓,

自此我專心學習,

為考取功名而努力。

哪知幸福實在是太短暫了,

沒過多久便傳來噩耗,

父親唐廣德重病不起,

他去世前拉著我的手,

說出了最后一句話:“用心讀書……光宗……”

我的心如刀絞了一般。

父親是我人生路上的指明燈,

從小便對我非常寵愛,

這個家庭也靠他一個人苦苦支撐。

他一走,我塌了半邊天。

先生和朋友不斷安慰我,

可他們怎么能體會我內心的感受呢。

身為長子,我必須扛起家庭的重擔。

可哪知禍不單行,

父親走后,母親身子就垮了,

沒過多久,她也隨父親去了。

但災禍還沒有停止,

又過了沒多久,

我嫁為人婦的妹妹也去世了,

我甚至沒見到她最后一面。

三位親人的連續(xù)離世,

讓整個唐家雪上加霜。

我形神憔悴,悲痛難抑,

寫下了一篇《祭妹文》,

“……吾于其死,少且不俶,肢臂之痛,何時釋也?……”

我覺得災禍總該到頭了吧,

然后并沒有。

臨盆的妻子在產房待了很久,

依然難以生下孩子。

我在門外聽著悲慘的叫聲,心急如焚。

終于,清亮的啼哭聲從房內響起,

我趕緊跑進屋內察看妻子的情況。

臉色慘白的妻子,努力擠出一絲微笑:

“我給你生了個兒子……”

我接過孩子,感動之余又有些生氣:

“你差點要了你娘的命!”

可是沒想到第二天,

妻子全身便開始發(fā)燙,燙得嚇人。

大夫來了好多次,

可怎么也治不好她的發(fā)燙病。

沒過多久,她就離開了人世。

妻子走后,我就失了魂,

本想好好撫養(yǎng)我們的孩子,

可災禍還沒有停止,

沒過多久,孩子也生病夭折了。

我悲痛、慚愧、自責,

覺得對不起去世的妻子,

淚水不斷滴在硯臺上,

我用筆蘸著和著淚水的墨水,

悲慟地寫下了那篇《傷內》:

凄凄白露零,百卉謝芬芳。

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銷亡。

迷途無往駕,款款何從將。

曉月麗塵梁,白日照春陽。

擾景念疇昔,肝裂魂飄揚。

▲ 江南四大才子(吳中四才子,從左至右分別是唐寅、祝允明、文壁、徐禎卿) 

 陸

我人還活著,心已經死了,

一夜之間,頭發(fā)都白了。

沒過多久,就生了一場大病,

在床上足足躺了半年。

這場大病之后,

在張靈、祝允明等人勸慰下,

我才重新振作起來,

我銘記著父親的遺言,

熬夜苦讀,繼續(xù)求學之路。

考試之前,我邀請三個好友聚餐,

他們是祝允明、文徵明和徐禎卿,

我們“江南四大才子”聚在一起,

暢談古今,好不暢快。

我借著酒勁,口出豪言:

“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

考試的時候,

考官端上許多南京當?shù)氐拿牢都央龋?/span>

讓考生先行品嘗之后,

用“六朝古都”為題來吟詩作賦。

此時我有意逞能,

想也沒想就先搶著回答:

“大人,我寫了再吃也不遲吧?”

考官笑了笑,吩咐管家呈上筆墨。

我走到桌前,提筆蘸墨水,

寫下了那首1300多字的《六朝金粉賦》:

“閩山右姓,策府元勛;

玉節(jié)凌霄而建,金符弈世而分……”

第一句一出,翰林院有位學士就說道:

“頗有《滕王閣序》的氣勢?!?/span>

“映陽光而獨照,攬輕塵而四起。

習成雅步,風細細而無聲;

學得宮妝,月亭亭而不倚……”

此句一出,另一位考官突然一拍手:

“妙趣橫生,不落俗套!”

“一笑傾城兮再傾國,

胡而帝也胡然天?!?/span>

最后一句一收尾,

出題的考官笑著走過來,

向我拱了拱手,問道:

“氣勢磅礴,恢弘之作,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還沒等我回答,旁邊就有人說:

“這是我私塾里的同學,

唐寅,字伯虎,蘇州大才子也?!?/span>

我假意謙虛了一下,急忙回禮。

主考官有意拉攏我,

當即獎賞了我十兩銀子,

我意氣風發(fā),連忙致謝。

至此,這次考試已經沒了懸念。

發(fā)榜之日,

當我看到我得了解元(鄉(xiāng)試第一)時,

高興得在地上打了幾個滾,

口中哼著曲兒,心里想著,

“天上的父母、妻子,你們看到了嗎?”

要知道得了解元的榮譽,

就相當于成了全國一流名士。

回到我的家鄉(xiāng)蘇州,

老遠就看到城門上的慶賀公告:

“唐寅鄉(xiāng)試奪魁,解元榮歸,蘇州風光無限?!?/span>

知府大人安排專人在城門口等候,

一路敲鑼打鼓走回衙門,

給我辦了隆重的慶功宴。

發(fā)小張靈知道我回來后,

專門為我刻了兩方印章,

一個刻著“南京解元”,

另一個刻著“江南第一風流才子”。

我喜不自勝,仰天大笑,

“知我者,張靈是也!”

▲ 唐寅《落霞孤鶩圖》 

 柒

中舉之后我越發(fā)猖狂,

連續(xù)寫了《領解元后謝主司》《送文溫州序》《金粉福地賦》等文章,

贏得一片喝彩,聲名大振,

不由得意洋洋,睥睨一切。

朋友文徵明寫了一封信來勸我,

“伯虎啊,你雖然有才,

但是太輕浮太狂妄了,

這樣下去恐怕會一事無成。”

我怒了,當即回了一封絕交信:

“我就是這樣輕浮狂妄的人,

你看我不順眼,

那就別再和我做朋友!”

跟第二任妻子何氏成婚后,

過了1499年的春節(jié),

我才收拾行李,準備最后一關——上京會試。

連中三元,是足以載入青史的榮耀,

我抱著必勝的信念踏上了征途。

在路上我遇到了同學徐經,

他也要進京赴考。

徐經是個富二代,

由于非常崇拜我,

竟然愿意報銷我所有花費,

我欣然接受了這個小粉絲的“敬意”。

來到京城,

我并沒有收斂自己的行為,

在眾目睽睽之下,

我和徐經高調地拜訪了許多名人雅士,

其中還包括這次考試的主考官程敏政。

這次會試,

出了一道特別冷門的題目——“周有八士至季隨”。

這是一道很“超綱”的題,

因為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八士”,

但對我而言,不過小菜一碟。

我提筆一揮而就,

寫下了文采斐然的答案。

考完之后,有人問我:考得怎么樣?

我一律回答“必中會元”(會試第一)!

身旁的徐經也是信心百倍,

狂言自己“可中大魁”,

我有一點吃驚,

沒想到這小子竟也如此囂張,

心想:“發(fā)榜之日,定讓你輸?shù)眯姆诜!?/span>

我覺得自己必然名列榜首,

便在京城四處游玩四處瀟灑。

可我等來的不是高中的消息,

而是錦衣衛(wèi)的一聲呵斥——

“把唐寅和徐經都鎖上,帶走!”

▲ 唐寅《秋風紈扇圖》

 捌

身陷囹圄的感覺自然不好受,

獄卒每天就送些酸了的稀飯,

想我堂堂風流才子,

竟淪落到如此地步,

關鍵是我還不知道囚禁我的原因。

直到提審的那一天我才知道,

由于這次會試的題目很冷門,

但答得最好的只有我和徐經,

再加上之前我們見過程敏政,

于是朝廷認為我們賄賂了主考官。

知曉事情原委后,我高聲喊冤:

“冤枉?。≌埓笕嗣鞑?!”

哪知主審官一拍驚堂木:

我告訴你,

徐經已經一五一十地招了,

你還要狡辯到何時!

主審官這么一說,

我立馬就明白了:

那徐經平時成績平平,

讀書也不是很用功,

所以賄賂一事應該是存在的,

他肯定是瞞著我做了這件事情,

“大人明察!我真沒有徇私舞弊?!?/span>

主考官站起身來,氣勢洶洶:

“會試之前你真不知道試題嗎?

不知道試題怎么可能一氣呵成?

不知道試題怎敢在考完后口出狂言?

主審官沒給我辯解的機會,

讓屬下打了我一個皮開肉綻。

趴在充滿霉臭味的牢房里,

我悲從中來,真想了結此生:

我一向自詡江南第一才子,

如今卻落了個考試作弊的罪名,

還有何臉面去見江東父老,

又怎么對得起天上的親人?!?/span>

▲ 唐寅《事茗圖》 

 玖

此案震動朝野,

皇帝親自下令徹查此事,

我在無數(shù)次嚴刑拷打中,

昏了醒,醒了昏,

幸得朝中有像李東陽一般的愛才之人,

多次在皇帝面前求情,

我才撿得了一條性命。

最后程敏政被革職,郁郁而終;

徐經被革去功名,貶為庶人;

我則被永遠取消了考試資格,貶去浙江當一個小吏。

我拖著遍體鱗傷的身體,

回到蘇州家里。

可我那妻子何氏,

非但對我的遭遇不聞不問,

還覺得小吏好歹也是一個官,讓我好好珍惜。

我氣急敗壞,大聲呵斥:“要去你去!”

我唐伯虎雖然落魄至此,

但也一身傲骨,絕不屈服。

何氏聞言一哭二鬧三上吊,

從此心生怨言,萌發(fā)去意。

我便一紙休書,如了她的意。

我睡在冰涼的簟枕上,

想起了結發(fā)妻子徐氏,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 王文玨《唐伯虎故居桃花庵圖》 

 拾

一場大病之后,我徹底想通了,

雖然不能考取功名、報效國家,

但我也不能因此就荒廢了人生。

我要好好活著,

把人生好好過出自己的情趣。

不久,我便娶了青樓女子九娘,

她雖然是風塵中人,

但經常幫助我接濟我,

在她的支持和鼓勵下,

我開始以賣字畫謀生,

美人圖、風景圖、春宮圖。

我才名在外,所以書畫非常暢銷。

我重拾信心,

寫下了一首豪氣萬丈的詩《言志》: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很快我就有了一些積蓄。

蘇州有個地方叫桃花塢,

這里本是別人廢棄的別墅,

環(huán)境優(yōu)美,還有些許桃花,

我很喜歡這里,便買了下來,

想在這里建立自己的快活園。

我找來朋友張靈和祝允明,

一同栽種了八十幾棵桃樹,

建成了竹林、茅舍和亭閣,

祝允明題了“桃花塢”牌匾,

張靈題了“夢墨亭”,

周臣先生也題了一個“筆洗閣”。

這時我想起了文徵明,

當時我年少輕狂,

對他的勸誡充耳不聞,

此刻想來真是慚愧不已。

我立馬寫了一封《與文徵明書》,

向他表達我的歉意。

他得知我正在修建桃花庵,

就寄來了一副對聯(lián)——

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

半壺之中,壺公有容身之地。

他的對聯(lián)沒有橫批,

祝允明笑著補了四個字:神仙境界。

桃花庵建成后,

我便自稱“桃花庵主”,

還為此寫了一首《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 平定寧王之亂的王守仁  

 拾壹

我原以為我的后半生就這樣了,

身邊有桃花,有九娘相伴,

縱情山水,縱情詩文書畫。

可沒想到寧王朱宸濠突然來找我,

強行聘請我去當幕僚。

我怎敢違抗王爺?shù)拿睿?/span>

只得和九娘告別,

來到了南昌寧王府。

來到寧王府后,寧王讓我畫了很多美人圖。

有一天,有個人問我:

“解元公可知道這些畫的用場?”

我說:“愿聞其詳。”

這些美人圖入選的美人,

是要獻給皇上的,

皇上縱情于美色,

才能放松對寧王的警惕,

王爺才能廣招賢士,大舉義旗。”

我嚇得一哆嗦,心里暗想:

“沒想到寧王竟有謀反之心?!?/span>

我只想過我的快樂生活,

不想參與爭權殺人的破事,

于是開始尋思如何脫身。

我思考了很久,發(fā)現(xiàn)只有一個辦法——裝瘋。

我把幾壇酒全喝了,

然后開始耍酒瘋,

摔椅子、砸桌子、亂罵人,

有人趕緊跑去告訴寧王,

等寧王過來看我的時候,

我把作畫顏料弄得全身都是,

時而挖鼻孔,時而摳摳腳。

寧王不相信我瘋了,

吩咐仆人服侍我更衣。

我便直接脫光所有衣服,

在寧王府上開始裸奔,

見到姑娘,便對著她們傻笑,

口中還念叨“我是寧王的貴客”。

然后,我還隨地大小便,

弄得整個寧王府雞犬不寧。

這一下,寧王終于相信我瘋了——將我放回了蘇州。

沒過多久,寧王便造了反,

結果被一位叫王守仁的神人鎮(zhèn)壓了,

從起事到失敗僅僅只用了43天,

而我則因為裝瘋,

幸運地逃過了這一劫。

▲ 唐寅書法  

 拾貳

回到蘇州桃花庵后,

我更加珍惜生活了,

跟九娘過起了神仙眷侶般的日子。

但好夢由來最易醒,

沒過多久,九娘便生病去世了。

我萬念俱灰,心如死水,

覺得人世間滿是憂傷和苦痛。

《金剛經》里有一句話,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教以夢﹑幻﹑泡﹑影﹑露﹑電﹐

來比喻世事之空幻無常。

我的人生,不正是這樣嗎?

從此我便自稱“六如居士”。

因為寧王造反的影響,

沒有人敢買我的畫了,

我的生活變得艱難起來,

只能靠祝允明和文徵明接濟度日。

最慘的時候只有寫詩安慰自己——

“三日無煙不覺饑?!?/span>

三天不吃飯也不覺得餓,

真的不會餓嗎?

不過是自己騙自己罷了。

我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

我將我和九娘唯一的女兒,

許配給了書法家王寵的兒子,

了卻了晚年的一樁心事。

一次,我和祝允明去看望先生王鏊,

在先生書桌上發(fā)現(xiàn)了蘇軾的真跡——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span>

人生百年,我已經走過了一半,

剩下的日子怕也是不多了。

這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

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

或許我這一生就要結束了吧。

這句話深深印在我腦海之中,

回到家后,再一次臥病不起。

▲ 蘇州石刻唐寅像  

 拾叁

1524年的冬天,

西北風呼呼作響,

聲音在整個桃花塢里回蕩。

我這一生本想成為最狂妄的那個人,

沒想到卻活成了這樣凄涼的一個人。

我能夠想象我現(xiàn)在憔悴的樣子,

因為我已經看過太多人這種樣子了,

我的父母、我的妻子、

我的妹妹、我的朋友,

這次終于輪到了我自己。

我看到床邊的女兒,

她的眼睛哭成了桃子,

我伸手摸摸她的頭,

讓她把筆墨準備好。

在女兒的攙扶下,

我最后一次坐到書桌面前,

寫下了我人生最后一首詩——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xiāng)?!?/strong>

生亦何哀,死又何懼?

這一死,不過是從人間到地府,

不過是從一個他鄉(xiāng)到另一個他鄉(xiāng)。

寫完之后,我看了看女兒,

手中的筆便掉在了地上,

眼皮如有千斤之重,

我終于沉沉睡了過去。

耳畔只有女兒的哭喊在回蕩——

“爹……爹……”

▲ 周星馳飾演的唐伯虎  

 拾肆

我這一生,

狂妄過,也失落過,

得意過,也悲慘過,

但不管怎樣,我都在盡力做一件事情——在困境中活出情趣。

這世上,很多人都活成了我的樣子,

我們都曾經“自稱臣是酒中仙”,

我們都曾經“會挽雕弓如滿月”,

我們都曾經“不破樓蘭終不還”。

我做夢都沒想到,

幾百年之后,

有人竟會把我寫進評書里小說里,

把我拍進電影里電視劇里,

寫我如何聰明絕頂、智斗奸臣,

拍我如何風流倜儻、抱得美人歸。

看著這樣的藝術想象,

我心里其實挺開心的,

是啊,這是我最想成為的樣子。

但是,我想給大家說一聲抱歉,

因為真實的我,

并沒能活成你們想象的那個唐伯虎。

但我并不遺憾,

我雖然沒能活成自己最想成為的樣子,

但我盡力活出了自己最好的樣子。

在經過這么多次與命運的纏斗后,

我終于可以坦然無愧地對自己說:

“恭喜你,你有資格成為一個普通人了?!?/span>

一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事,

也許就是承認自己是個普通人。

如果我們不能成為詩人,

我們還可以做詩一樣的人。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