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xué)時期的我們,都讀過魯迅先生的小說《故鄉(xiāng)》,魯迅先生在文中著力塑造的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說中的閏土既是魯迅先生的兒時玩伴,也是他們家的傭人。事實上,閏土的真實原型也是魯迅先生家的傭人,他的原名是章閏水。 小說中的閏土,因為當(dāng)時中國農(nóng)村滿目瘡痍的殘酷現(xiàn)實,終落得一個令人哀嘆的結(jié)局。那么,真實的“閏土”結(jié)局又如何呢? 章閏水家在紹興城外六十里的道墟鎮(zhèn)杜浦村(今浙江上虞縣杜浦村),原名章運水,因五行缺水,所以小名喚作“阿水”。而紹興話“閏”與“運”同音,所以便將其改名為“閏土”。 章閏水的人生際遇與小說中描述的差別不大,與魯迅先生是兒時玩伴,也是從小就跟隨父親去魯迅先生家?guī)凸ぁ?/p> 章閏水父親死后,他就獨自挑起了一家的生活重?fù)?dān),頂著黑瘦的臉龐,穿著草鞋或赤腳,整日挑土、搖船、做農(nóng)活兒,手腳從不停歇,是一個勤快老實的莊稼漢。 但貧苦的章家僅僅只有6畝薄田,收獲的糧食在交完租后就所剩無幾了。1934年大旱,地里顆粒無收,逼債的、收捐的又找上門來,走投無路的他只得將地賣了,成為一貧如洗的窮苦農(nóng)民,只能靠租種土地和出外打工為生。 由于長期的貧困和勞累,50多歲的章閏水后背長了一個膿瘡,但是因為家里太窮以至于根本拿不出錢去看病。越拖越嚴(yán)重的濃瘡最終將章閏水拉向了死亡的道路,57歲的章閏水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了這個悲涼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