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小腸炎和結腸炎。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fā)熱及里急后重感覺,故亦稱感染性腹瀉。腸炎按病程長短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慢性腸炎病程一般在兩個月以上,臨床常見的有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和限局性腸炎等。 方1: 黃連10克,冬瓜子、炒山藥各30克茯苓、焦山楂、焦白術各20克,生地榆15克,赤石脂、黨參各12克,防風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飯前服。
貫眾湯1料、黃荊葉120克。
丁香、白豆蔻各9克。
茶葉250-500克。 [備注]:消炎、殺菌、止瀉。主治慢性腸炎。 方5: 肉豆蔻、石榴皮,蛇床子、胡椒、蓽茇,干姜、肉桂、草果、砂仁各等份。 |
|
來自: 平淡如水kjlwnw > 《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