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紙質(zhì)書籍早已不占優(yōu)勢的時代,書店們?yōu)榱松嫦氯?,可以說是用盡了渾身解數(shù)。 這不,品牌君發(fā)現(xiàn),書店品牌言幾又開始與知乎合作,并宣布自己進軍新零售領域。它們具體到底是怎么合作的?擁抱新零售,就能讓消費者們走進書店嗎?我們接著看下去。 言幾又“牽手”知乎 言幾又和知乎,一個是線下文藝書店品牌,一個是以知識為載體的線上互動平臺,兩個都散發(fā)著“知識的味道”。如今,它們一同攜手,打造出了三大“言鹽會員體系”,并于今年四月份,在廈門萬象城開設“言鹽問答空間”,以拓展消費者的知識面。 “會員體系”“問答空間”聽起來似乎有點抽象,那就聽品牌君給你詳細說一說。 “鹽系會員體系”很明顯是沖著年輕消費者來的,成為會員后,消費者不僅可以享受言幾又書籍、咖啡等產(chǎn)品的折扣,還能享受知乎的Live講座、鹽選電子書等權益。 “言鹽問答空間”,顧名思義就是以“電子問答”為主題。在這個空間里,消費者可以以掃碼“猜書”的互動方式融入知乎線上問答,將言幾又所售賣的紙質(zhì)書籍與知乎的線上問答聯(lián)系在一起。 四月合作的熱度還沒過去,五月的全新合作又再次來臨。這一次,是知乎和言幾又一起,在北京三里屯開了一家“有問題”的書店。 該店采取的結合知乎問題,給消費者推薦書籍的方式。比如你能在墻上看到“朋友之間最好的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為什么越長大越難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等問題。消費者不僅可以直接購買對應問題的書籍,還能掃碼獲得問答、電子書和Live講座等線上內(nèi)容服務。 照這個開店進度來看,知乎和言幾似乎還有意想要把聯(lián)名門店推廣到全國。 能讓消費者走進書店嗎 介紹完了書店,我們再來討論一下現(xiàn)實問題。言幾又和知乎合作推出新零售門店,無疑就是想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進來買書,但這樣真的就能吸引到已經(jīng)對紙質(zhì)書籍不感興趣的消費者了嗎? 電子書和正版讀書軟件的發(fā)展,讓小說有了更好的商業(yè)發(fā)展空間。品牌君身邊有很多朋友,讀小說都是直接在ireader或者微信讀書等APP上直接購買正版,去書店購買小說的情況少之又少。 和小說愛好者比起來,去書店購買兒童繪本、工具類、知識類書籍的人會更多一點,因為工具類和知識類的書需要做注解、筆記等等,電子書根本無法滿足這一點。我們再回頭看看知乎和言幾又的“有問題”書店,它主打的就恰好是這一類的書籍。 不僅是對接的領域合適,其會員的體系也能讓那些喜歡看書、需要靠看書豐富知識的人觸碰到了更廣闊的知識領域。 書店的營銷肯定不會所有人都受用,但起碼要滿足有需要的人。言幾又與知乎的“有問題”書店,就恰好滿足了需要的人。不談能否吸引對紙質(zhì)書不感興趣的消費者,因為這一點品牌君覺得還很勉強,但起碼,能提高熱愛書籍和對紙質(zhì)書籍有需求的消費者的黏性。 開書店還有哪些“妙招” 由于紙質(zhì)書籍的不受歡迎,讓很多書店品牌都傷透了腦筋。幾個大一點的書店品牌,都想出了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吸引消費者: 1.顏值派 代表品牌:鐘書閣、方所 鐘書閣和方所早就不像是一個書店了,它更像是生存在小紅書和微博上的“網(wǎng)紅打卡圣地”。品牌君偶爾去到這兩家書店的時候,總能看到一些客人在里面“凹造型”。 但俗話說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光是吸引人來照相,并不能促進消費,何況方所的消費不是一般的高,更多的人都只是進去逛一逛就出來了。 2.咖啡派 代表品牌:西西弗書店 西西弗書店的咖啡廳生意一直不錯。在這里點一杯咖啡看樣書的人不少,工作的也很多。通過大量的書籍,吸引消費者進來喝咖啡,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手段。同樣的,方所和言幾又也有自己的咖啡廳。 3.文創(chuàng)派 代表品牌:所有書店 品牌君有一個在書店兼職過的朋友說,現(xiàn)在的書店,有很大一部分盈利都是靠的文創(chuàng)。比如,西西弗有自己的品牌、方所和言幾又都跟一些品牌合作賣文創(chuàng),就連一些當?shù)氐男”娢乃嚂辏矔瞥鲎约旱奈膭?chuàng)產(chǎn)品。 知乎和言幾又的合作,又打通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給書店營銷帶來了新的構思。在他們合作之前,還有像當當書店、樊登書店這些具有互聯(lián)網(wǎng)基因的書店出現(xiàn)。 隨著電商的崛起,線下 線上的融合已經(jīng)成了一個新趨勢,依靠轉(zhuǎn)型的方式,提高消費者的購書體驗,或許是接下來的書店品牌都要考慮的問題。 |
|
來自: 快樂無為學思錄 > 《工作—書店經(jīng)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