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長清,靜謐校園。長清湖盈溢出的健康河,從校園流過。河陰長堤外,各色樹木,千姿百媚,品類繁盛,不輸《本草綱目》之木部。其味有酸苦甘辛,其性有寒熱溫涼,其氣有浮越沉斂。 楓林中那片大葉者的,遮掩花容,暗香涌動。不招惹便罷,搓其葉撫其花果,香氣馥郁噴勃,破其皮,則香脂淚流凝成白膏。 “楓樹是香的?”隊長:“楓香樹,似楓樹而已?!惫唬嗨茦淙~,異樣花果。 毛茸茸的紅果,漸漸豐滿,紅毛變成綠刺,越大越硬,霜打后成了黑刺球。干燥后種殼裂開,細(xì)沙樣的種子脫出,果實(shí)表面孔洞百出,狀如蜂窩?;鹕弦粺酂煆浡?,滿屋生香。 《本草圖經(jīng)》:“今南方及關(guān)陜多有之。似白楊,甚高大。葉圓而作歧,有三角而香。二月有花,白色。乃連著實(shí),大如鴨卵。八月九月熟,暴干可燒?!?/span> 刺果又名楓實(shí)、楓果、楓香果、楓木上球,入藥名喚“路路通”。 《本草綱目拾遺》:“楓果去外刺,皮肉圓如蜂窩,即路路通。其性大能通十二經(jīng)穴,故《救生苦海》治水腫脹用之,以其能搜逐伏水也?!?/span> 本品也能通乳絡(luò),用于乳汁瘀積,及乳癰初期。 此果表面布滿芒刺,能通行十二經(jīng)脈,故名路路通。實(shí)則路路通之用有三,一為芒刺能通,二則有孔能通,三是氣香而散。 楓香樹的樹膠,即楓脂香,又名白膠香。夏季割開樹皮,白色汁液流出、凝固而成。能亂乳香,功亦相近。校園的這片楓香樹,并未受傷,而其釅芬之氣激蕩,芳脂破皮而出,凝成白膏,宛若香腮上風(fēng)干的淚滴。 《唐本草》:“楓香脂,味辛苦,平。無毒。主癮疹風(fēng)癢,浮腫齒痛。一名白膠香。其樹皮,味辛,平,有小毒。主水腫,下水氣,煮汁用之?!?/span> 楓香樹(Liquidambarformosana Hance):為金縷梅科楓香樹屬落葉喬木。胸徑最大可達(dá)1米,葉薄革質(zhì),闊卵形,掌狀3裂,中央裂片較長,兩側(cè)裂片平展;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頭狀果序圓球形,木質(zhì),直徑3-4厘米; 蒴果下半部藏于花序軸內(nèi),有宿存花柱及針刺狀萼齒。種子多數(shù),褐色,多角形或有窄翅。 產(chǎn)我國秦嶺及淮河以南各?。灰嘁娪谠侥媳辈?、老撾及朝鮮南部。 中藥路路通為金縷梅科落葉喬木楓香樹的成熟果序,冬季果實(shí)成熟后采收。 |
|
來自: 369藍(lán)田書院 > 《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