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對大部分不了解玉的民眾來說,都認為是白色的才叫和田玉吧,和田玉的高價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也都是以白為美,以白高價,今天和玉大叔回來的晚,一篇晚間分辨帖,教你該如何辨別和田玉白玉的白度。 我們很多的新玉友在剛開始玩玉的時候,肯定對玉石的顏色認識是混沌的,沒有固定的概念,沒有對比的感覺。在市場上轉(zhuǎn)一轉(zhuǎn),會發(fā)現(xiàn)一級白、二級白是現(xiàn)在和田玉白度分類的一個時髦做法,我們把這些色標分為五個等級:高白、脂白、一級白、一點五級(1.5)白、二級白。正是因為羊脂玉的熱炒,讓白度成為了評判一塊和田玉價值的重要甚至唯一標準,大致因為顏色是人們對于和田玉最直觀的感受,所以“白玉為貴”,“越白越好”這樣的觀念廣為傳播,很多玩家夢寐以求一塊“羊脂玉”,很多“專家”僅憑圖片上看到的白度,就能對一塊玉石做出高低貴賤的判斷,事實上,這是非常不科學、不專業(yè)的。 我們首先必須要知道一塊和田白玉的“白”是如何來的。 首先決定白的是石質(zhì),當玉石里的石質(zhì)含量高,顏色就越發(fā)的白。比如近年冒出的一個說法,叫雞骨白,這種料幾乎沒什么肉質(zhì),白度超高。很顯然,白度跟玉質(zhì)幾乎沒太大關(guān)聯(lián)性。 其次就是產(chǎn)地了,和田玉產(chǎn)地決定“白度”。眾所周知,和田玉的主要成分是透閃石,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觀察透閃石,其顏色是灰色。根據(jù)這點來看的話,透閃石的成分含量越高,則色就不能太白了。不同產(chǎn)地的和田玉,白度上還是有所差別。所以根據(jù)這個特性,也是經(jīng)驗老道的玉商可以大致區(qū)分材質(zhì)的產(chǎn)地。 但真正的品鑒家都會告訴你,白玉并不是白度越高越好的,如俄羅斯白玉與和田白玉相比,雖然俄羅斯料子的白度極高,比和田白玉的白度高,但因為和田白玉相比俄羅斯白玉的油潤性好,所以和田白玉的價值更高。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才能判斷一塊玉的白度到底屬于哪個級別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如果你在網(wǎng)上購買和田玉,那么很多時候玉商都會拿出一根煙來對比。這個叫做煙標,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煙的顏色全國都差不多是一致的。而電腦或者相機有的時候照玉石會有色差,這樣用一根煙就可以當成標桿,加以比較白度和色差的變化,就可以清晰的展現(xiàn)這塊玉的白度了。 作為對比的樣本,其實煙標的白度就是屬于高白的。也就是比普通的白要白。我們所玩的和田玉籽料也很少有像煙標那樣的白度。那么我們一般能買到的和田玉籽料的一級白就是比煙標稍稍弱一點點的顏色,就是一級白,要知道籽料的青白色,有時候因為拍攝設(shè)備的原因,會照得很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顏色或者白度,我們拿出煙標一比,就知道了。 那么介于高白和一級白之間的顏色,自然就是一級半白了,比一級白要弱,比青白要白。這里和玉大叔要提醒各位,有一些玉器店,因為燈光的緣故,玉石看上去白度很好,非常漂亮,但走出店門在自然光下看,玉石的白度就沒有那么好了,這一點在網(wǎng)上更是很盛行,在這里,和玉大叔建議大家在購買和田玉的時候,還是要更看重玉石的潤度,和田玉的潤度高就會顯得油性十足,重量會偏大,玉石中的棉、石花、臟點等物質(zhì)會比較少,當然今天說了這么多,和田玉的白度也要考慮,因為一塊潤度很好的和田玉,如果它的白度能夠更上一級的話,那么就會直接決定這塊玉的價格更上一級。 最后和玉大叔寫了打油詩一首,送給各位玉友,希望以玉會友,品玉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