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以其直觀性和準確性,已成為上消化道疾病的常規(guī)檢查手段,但由于屬于侵入性檢查,操作時往往會引起患者惡心、嘔吐,甚至疼痛感,并可能由此誘發(fā)血壓升高、心動過速等問題。 與普通胃鏡比較,無痛胃鏡的胃擦傷及咽喉腫痛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減少,借助于麻醉藥物的無痛性胃腸鏡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甚至規(guī)避了常規(guī)胃鏡的刺激反應,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但與此同時,麻醉引起的不良反應也逐漸引起關注,如心動過緩、血氧飽和度下降、麻醉清醒后煩躁等。無痛胃鏡明顯降低了術中躁動的發(fā)生,但患者頭暈的發(fā)生率卻高于常規(guī)胃鏡組。無痛胃鏡組中惡心、頭暈的發(fā)生多為麻醉藥物的不良反應,常在術后出現,而在常規(guī)胃鏡中,二者則主要為術中操作直接刺激以及血壓增高所致,一般暫時中止操作即可緩解。 兩種胃鏡檢查各存在其優(yōu)缺點,臨床中需綜合患者的心理、身體情況以及患者意愿選擇檢查方法。對于≥ 80歲高齡人群,盡管無痛胃鏡減少了胃鏡刺激帶來的不良反應,但其麻醉藥物的不良反應也凸顯出來,兩種胃鏡的圍術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總體上并無明顯的差異。高齡人群對兩種胃鏡檢查均有較好的耐受性,同時對檢查滿意度亦無明顯差異,這除了與醫(yī)生嫻熟的操作技術有關外,也與護士術前充分的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術后積極的心理疏導有著直接的關系。 胃鏡操作的護理常規(guī) 1.術前護理注意事項: 護士應協助醫(yī)師評估患者的全身情況,了解患者心肺情況,藥物過敏史及其他既往病史,排查有無禁忌癥,進一步保障檢查的順利開展。 操作前均給予胃鏡流程介紹及心理疏導。 查心電圖、測血壓、氧飽和度監(jiān)測。 70歲以上患者建議有家屬陪同;無痛胃鏡檢查者必須有家屬陪同。 患者檢查前均禁食至少8 h、禁水4 h,通常上午檢查者應前晚20:00以后禁食及飲料,下午檢查者早上8:00以前可喝糖水,中午禁食;估計有胃排空延緩需禁食更長時間;術前排空大、小便;幽門梗阻者需先行胃腸減壓洗胃,術前晚洗胃至流出液清亮無渣為止并置負壓引流器;鋇餐檢查者要求術3 d才能行胃鏡檢查,因鋇餐可能附于胃腸黏膜上,特別是潰瘍病變部位。胃鏡檢查對禁食水要求是特別嚴的,胃內若留有食物殘渣,可能會直接擋住病變部位;禁水時間不夠,會導致胃黏膜顏色失真,如萎縮性胃炎胃黏膜顏色喝水后會變紅,影響觀察。若作無痛檢查,胃內有食物或水,則會引起反流嗆咳至誤吸,非常危險。 2.術中護理注意事項:(PS:對臨床大夫也有指導意義) 為減少胃酸分泌、胃蠕動,驅除胃內泡沫,呈現清晰圖像,一般在術前5 min給病員喝利多卡因膠漿。利多卡因膠漿有局部麻醉咽喉部、祛泡、潤滑作用,為發(fā)現微小病變創(chuàng)造條件,并使鏡子順利插入,操作自如。 操作前,取出易于脫落的假牙(全口與固定的假牙不必取出),避免操作時不小心損壞假牙給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某些單粒假牙也是操作時患者誤吸入氣管發(fā)生窒息的潛在風險之一,應堅決避免。 測量血壓:若申請單上未寫明血壓,需立即測量,>140/90 mmHg者不作普通胃鏡檢查;>160/100 mmHg者不作無痛胃鏡檢查。因為普通胃鏡檢查會致患者緊張、嘔吐等,引得血壓升高,而無痛胃鏡檢查由于丙泊酚麻藥有擴張血管的作用,會使血壓稍有下降。 觀察患者的呼吸通氣狀態(tài):若患者喘氣、咳嗽帶痰則嚴禁作無痛胃鏡,因痰液可能會導致誤吸而缺氧。 觀察患者顏面及查看血常規(guī)結果:若患者面色蒼白,則詢問患者是否檢查了血常規(guī),查看結果,血紅蛋白<60g/L則不作無痛胃鏡檢查,因為丙泊酚麻藥對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致缺氧,血紅蛋白過低對缺氧的耐受性降低。 3.術后護理注意事項: 無痛檢查者要等頭腦完全清醒后,由同伴陪同方可離開,并且當天不能開車、乘坐摩托、進行高空作業(yè)等,以防麻醉后遺效應引發(fā)意外。 普通檢查者術后2 h才能進食物和水;無痛胃鏡清醒后2h,如無特殊不適,進流食或半流食;3d內吃柔軟、易消化、不過熱的食物。避免酸、辣、粗 纖維、刺激性食物。行活檢者(特別是老年人),1~2d 內進軟食、熱流質飲食,食生、冷、硬、刺激性食物,禁止吸煙、飲酒、喝濃茶和濃咖啡,以防誘發(fā)創(chuàng)面出血,并注意觀察大便顏色,如有面色蒼白、嘔血、黑便、原有病情加重等情況及時復查。 在常規(guī)胃鏡檢查中,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血壓升高、心率過快、 氧飽和度下降,但這些不良反應多為一過性,短時中止操作 或操作結束后10~20 min內均能轉為正常;少數血壓持續(xù)性偏高,給予降壓藥物后可恢復。 在無痛胃鏡檢查中,不良反應則主要表現為血壓降低、心率減慢、氧飽和度下降,以及麻醉不充分所致術中躁動、惡心和醒后躁動、頭暈等,多數在給予靜脈應用阿托品、多巴胺,同時面罩加壓吸氧后可恢復。 對于高齡患者,無論選擇何種胃鏡檢查,術后均宜適當延長臥床休息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不良反應。部分患者術后不適與心理的持續(xù)性緊張有一定關系,應注意術后給予適當的心理安慰。 息肉切除者,術后禁食24~72h,(根據息肉的大小飲食上有區(qū)別遵醫(yī)囑執(zhí)行)如無異??蛇M流質或半流質3~4天。如米湯、粥、爛面條等。術后需監(jiān)測生命體征和意識的變化,特別是血壓和脈搏的變化可以直接反映是否有活動性出血以及出血程度。觀察嘔血與黑便的次數、量、性狀及伴隨的癥狀。如有黑便、嘔吐等癥狀, 立即通知醫(yī)生及時采取治療措施。觀察有無腹痛及腹痛的部位、性質、程度和時間。監(jiān)測血糖。并嚴格遵醫(yī)囑給予抗生素、抑酸護胃和止血補液藥等治療。少數病人術后出現咽痛、咽喉部異物感,囑病人不要用力咳嗽,以免損傷咽喉部黏膜。健康教育,不要過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有良好的心態(tài)應對壓力,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出院后半年至一年復查胃鏡,如有家族性息肉的病人應根據情況定期復查。注意休息,飲食要規(guī)律。如有不適,及時來院就醫(yī)。平時應注意觀察大便的顏色,如有黑糞及時來院檢查。 參考文獻: [1]. 洪鑫芳,張鈺,楊 麗高.齡人群無痛胃鏡與常規(guī)胃鏡檢查的護理要點分析. 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J].2015,17(2):140-141 [2]. 時昕. 胃息肉切除術的護理體會.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J].2015,15(19):184 [3]. 劉娟. 胃鏡檢查的流程護理.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J].2015,31(19):124-125 [4]. 張虎連. 無痛胃鏡檢查病人的護理及效果觀察. 護理研究[J].2015,29(7):2425-2426 [5]. 嚴秋江劉 峰 肖艷芬 蔡 娜 王 靜. 行電子胃鏡檢查應實施的護理告知程序及體會. 當代護士[J].2009 [6]. 李海燕. 胃鏡檢查前后風險分析及護理防范. 中外醫(yī)療[J].2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