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隸書學習的包括三個重要步驟,缺一不可。那就是了解漢隸、臨摹基礎,進階創(chuàng)作。 漢隸初學者最容易陷入的兩個誤區(qū): 1.以帖學用筆寫漢碑,不古,易俗 2.不深入,不系統(tǒng),偏攻一碑,不能取精用宏,單一,易板。 我相信廣大書友,非常期望減少自己學漢隸的過程中犯錯的次數,如果有一位名師可以幫你從0到1,攻克所有難題,你肯錯過嗎? 先不要說出來你的答案,往下看。 01 基礎臨摹講究方法更講究態(tài)度 漢隸的基礎臨摹不同于其他書體,在漢隸帶著漢代文人的精神氣息,切不可過于機械的重復性臨摹,沒有全身心投入自己,這樣抓不住原作的精神氣息,只得一具空殼。 漢隸創(chuàng)作最好的臨摹方法便是:入心入神入心。先讀臨摹作品原本,體會原作精神,更體會其書家在當時創(chuàng)作的心情,寓情于景。 第一種方法學的快,一下子就能出“效果”,但走不遠;第二種方法入門難,如果沒有名師指點,花再多的力氣都是白費,一旦找到方法,再加上持之以恒,才能終身受益。 很多同學和我一樣對漢代隸書有這一份執(zhí)念,那么我們就直戳重點,初學者解決最容易陷入的2個誤區(qū)的辦法是什么?如何才能學好漢代隸書,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漢代隸書作品? 為此,我們請教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畫》雜志社培訓中心副主任:王春山老師來為我們解答。 02 如何避免以帖學用筆寫漢碑? 怎樣才能寫出格調高古、氣息淳厚的隸書作品呢? 王春山老師憑借多年經驗,一語點出:首先解決用筆問題。漢碑久遠,多斑駁漫漶,這種自然美,冝用長鋒羊毫,提著筆,頂著紙,澀進徐行,才能書寫出厚重、樸拙、雄肆的漢碑線條! 惟筆軟則奇怪生焉,也就是說只有軟筆才能寫出硬字來(金石氣)。今人作隸,多把筆鋪下去,一刷而過,線條蒼白,索然無趣,更談不上金石之味了。 所以我們在基礎臨摹時,一定要重點放在用筆上,提軟筆,掌筆法,頂紙而行,背如臥山,臂彎用力書寫線條! 03 如何解決創(chuàng)作時風格單一的問題呢? 王春山老師認為:這就要解決造形,也就是風格。 東漢晚期,漢碑構成禮儀文化中心“語境”,儒學也開始向漢碑全面滲透,所以漢碑的傳世數量開始龐大起來,風格類型也多樣起來。 清王澍所謂:一碑一奇,莫有同者。從風格上學漢碑便成了一個專門的課題,那么漢碑有哪些風格呢?朱彜尊說:漢隸凡三種,一方整,二流麗,三奇古。 王澍《虛舟題跋》中說:漢碑分雄古,渾勁,方整三類。 由此可見漢碑風格大體分為以下三種: 一,方拙樸茂,峻抒凌厲,有《張遷》《西狹頌》《鮮于璜》《衡方》等; 二,典雅凝重,法度森嚴,有《禮器》《史晨》《乙瑛》《華山》《孔廟》《曹全》等; 三,奇古渾樸,詭譎多變,有《夏承》《魯峻》《石門頌》《楊淮表》等。 所以我們學漢隸,要在風格上著手,再從具有這類風格的所有經典中取舍,觸類旁通,反復錘煉,只有這樣方能取得成效,若不曉風格流變,胡亂取法,秦而秦,暮而楚的,是一點不中用的。 老師說,解決了這兩個大的問題,漢隸的基礎臨摹就沒什么問題了。掌握了基礎臨摹的精華,對于從一而終的漢隸筆法,想必你也會有精進。 王春山,字崟之,號衎公,別署韓州漫士,室稱衎廬、蘭風寮。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畫院書法高研班導師,《中國書畫》雜志社培訓中心副主任,《中國書畫》雜志社書畫院副秘書長,《藝術追蹤》雜志執(zhí)行副主編。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展賽并多次獲獎。入編多部作品集并被多家專業(yè)機構收藏。榮寶齋《藝術品》期刊藝苑、《青少年書法報》國展菁華、《書法導報》實力派、《書法報》名家曾做專題報道。 線裝書局出版《中國當代書畫名家迎2013 法蘭克福書展系列叢書——王春山》卷、國家文化藝術類綜合期刊《中國民族博覽》雜志特刊出版王春山卷、《藝術追蹤》雜志特刊出版王春山卷。 “我開始學書,先寫的漢簡。東漢晚期的儀式化,使得隸書逐漸取得官方的正體地位,由徒隸的庶民化書風,一躍成為廟堂體,這種“文本”演化,很大程度上漢隸以漢碑為典范,也就是隸書與碑的結合才在終極意義為隸變的完成提供了客觀條件。在漢碑之前存在的簡帛書法已具有隸書的性質和風味,所以我先學漢簡,我們知道,漢簡為墨跡(即帖學寫法),從中可見隸書演變的諸多信息,但漢簡字大一厘米左右,寫大了就相對困難,或謂有失原字精神,遂學漢碑,初練《曹全》《禮器》,以求法備,進而練《石門》,以求恣肆野逸,再晉練《好大王》,以求憨拙古奧,這樣上下貫穿,方得線條的質感,造形的奇古,章法的多變!” 老師個人學隸書的過程是如此的有章法,先學筆畫再練線條,選取不同的碑帖來鉆研其精華化為己用。也因為其深研漢隸一道,老師曾多次入展,對于關于漢隸創(chuàng)作入展的經驗,可以和各位書友分享:“其實我參展獲獎的作品多半為行草書(帖學),但我用在漢碑學的時間最多,因為我清楚:帖流便,而失于滑;碑凝重,而失于滯。所以我力求用寫碑的方法打通行草書的創(chuàng)作,從而使行草書的線不漂浮,不蒼白,于流便中寓樸厚;靈動中寓憨拙。” 漢隸對于線條和筆畫的嚴謹可以解決帖學流派線條過于滑潤而無剛勁的問題,又能很好的緩解碑學流派線條濃重很容易停滯的現象,故而,學漢隸好多處處。 如果有一位名師可以幫你從0到1過程中, 攻克漢隸筆法難學的機會,你肯錯過嗎? 為了幫助更多漢隸愛好者能夠解決基礎臨摹的筆法問題,王春山老師聯合墨池開辦了這套基礎漢隸課——《揭秘禮器碑核心筆法》,掌握漢隸基礎臨摹筆法,提升技藝不再難。 此次課程之所以選用《禮器碑》來作為課程主講,是有原因的: 《禮器碑》是漢隸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中正典雅,法度森嚴,飄逸而不失沉著;整飭而不失暢達。筆畫瘦硬,粗細變化明顯,尤其捺筆,勁健有力,干脆利落,粗細之內形成明顯反差,外平正,內奇崛,體勢變化貌似平淡,實則豐富,布局疏朗,骨力通達,神完氣足。 此碑自宋以降,著錄最多,歷來被推為隸書極則,書風細勁雄健,端嚴峻逸,方整秀麗,藝術價值極高,清王澍《虛舟題跋》謂:《禮器碑》尤為奇絕,瘦勁如鐵,變化若龍,一字一奇,不可端倪??梢娖湓跐h碑當中的崇高地位。 《禮器碑》結構嚴謹,字法規(guī)范,雖多方筆,卻又略帶圓意,將矛盾的關系處理的非常到位,非常巧妙。筆畫的粗細、方圓,筆勢的動靜、向背完美統(tǒng)一在一起,清麗遒勁、莊重典雅,高古且充滿逸趣。 學《禮器》關鍵有以下點 :1,縱縮橫伸,抑揚適度;2,上下緊湊,左右捭闔;3,蠶無二設,雁不雙飛;4,粗細有致,波磔勁健。 04 那此次課程的適合人群有哪些呢? 王春山老師會針對以下同學來進行精心點評和指導: 一:對漢隸筆法有困難的書友 二:基礎臨摹時期沒有系統(tǒng)方法的書友 三:喜愛《禮器碑》一脈風格的漢隸書友 課程里,王春山老師會全程解答你的疑惑,讓你每節(jié)課都收獲滿滿,學此次課程可以得到: 通過《禮器碑》學員可以明白隸書的多種風格,可以選擇適合自己風格的經典漢碑來學,然后解決隸書創(chuàng)作的重點、難點和疑點。 能解決以下問題:1,解決如何用筆;2,解決線質問題;3,解決造形問題;4,解決章法問題。 你看,有如此專業(yè)的老師用心準備的課程,你還肯放過這次機會?! 本次課程報名異常火爆,我的建議是先點擊下方立即報名?。?! 為自己先爭取一個名額?。。∏?,第一節(jié)課僅需1元! 授課安排 本次課程分4個課時,5月28日19:00第一節(jié)課,在微信群內以語音+圖片+小視頻的方式直播授課,每節(jié)課90~120分鐘。 第一節(jié)試聽課1元,后續(xù)正式課每節(jié)50元,打包報名立享8折優(yōu)惠,共120元。 課程均會整理回放,供學員反復觀看,回放永久保存在公眾號中。 快去報名聽課吧! 第一節(jié)課僅需1元哦! 導師作品欣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