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德泉 前輩評彈藝人黃異庵的文學功底頗深,亦善創(chuàng)作。他的說唱講究聲韻,語言典雅,頗有書卷氣。書目內容文學性強,耐得細細嚼味靜心諦聽,是文化人在說書,與眾不同,在評彈界難得一見。他在原先的長篇彈詞《西廂》“游殿”一回書中,充實了文學詩詞、歷史典故等知識,琢磨推巧、解釋剖析,將融合了藝術性與文學的彈詞藝術傳遞給聽眾,提升了藝術品位。通過他的二度創(chuàng)作,一回書的“游殿”內容演變成十回書的“游殿”。一般藝人是輕描淡寫說“游殿”,一筆帶過。而才氣橫溢的黃異庵則引經據(jù)典地細說“游殿”,在文學上細下功夫,讓人見識到雅韻文化的含金量與深刻內涵。他將通俗的評彈化成高雅妙趣,形成“雅噱”。雅與俗水乳交融、互為依存是他最顯著的藝術特色,他所彈唱的《西廂》被譽為“黃西廂”,凸顯了黃異庵的獨特藝術風格。 黃異庵自小拜前輩書法家劉介玉為師,得益匪淺,人稱“十齡童”,名揚上海灘。他的書法作品似空谷幽蘭,翰墨生香,此外還通金石,著名書法家蘇局仙盛贊他的書法“藝林龍象”。 上世紀五十年代,黃異庵去北京參加全國戲曲工作者協(xié)會代表大會,周恩來總理現(xiàn)場請一位代表為志愿軍作首詩,黃異庵當場應接,胸有成竹七步成章,周總理閱后夸獎贊譽黃異庵是個才子,之后“評彈才子”就廣為流傳了。 黃異庵先生生前曾贈送一幅“眾妙之門”墨寶予我。大家皆知黃異庵先生的評彈、文學、詩詞、金石都很出眾,多才多藝亦能稱眾妙吧,他的“眾妙”更為創(chuàng)作評彈而出彩。自《西廂》后,他還創(chuàng)作了《李闖王》《文征明》等多部評彈作品,將文學藝術融于書情一體,實為評彈界為數(shù)不多的精品,當然最能代表其特色還是他的《西廂·游殿》那部。當年我在《蘇州電視書場》執(zhí)導時,曾特邀黃先生單檔錄像,搶救兩回《西廂·游殿》,后又邀他與徒孫沈偉辰、孫淑英三人錄了一回《西廂·游殿》,還有現(xiàn)場黃先生與學生楊振雄的一回,這是目前僅存的黃異庵錄 像視頻資料,彌足珍貴。 著名彈詞藝術家楊振雄先生喜與文學藝術界精英交友,吸納他人營養(yǎng),他仰慕黃異庵的才情,拜他為師,將“黃西廂”的精華充實自己的“楊西廂”。楊振雄的彈詞藝術曲高和眾,頗有乃師之神韻。下一代著名彈詞藝術家趙開生亦是黃異庵的崇拜者,跟隨黃異庵先生學習《文征明》,在趙開生的身上也能捕捉到黃異庵的藝術影子。再下一代,上海評彈團著名演員徐惠新恐怕也受到黃異庵、楊振雄、趙開生的影響,勤讀書多學習,善創(chuàng)作易創(chuàng)新,他的作品文化色彩濃厚,他們都知道,藝術上的成就,最終還要靠文化上的拼搏與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