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瘡痂病、潰瘍病、炭疽病、黃龍病 柑橘21種病害詳細介紹

 萬忠厚 2019-05-23

柑橘21種病害簡介

1、柑橘瘡痂病

危害特征

是柑桔重要真菌型病害之一,在中國的柑桔種植區(qū)都有發(fā)生。

葉片染病:初期為黃色油浸狀小斑點,后漸擴大成蠟黃色病斑,后期病斑木質化凸起,葉背突出,葉面凹陷,成漏斗狀,發(fā)生嚴重時葉片扭曲、畸形。

新梢染病:嫩枝梢染病后變短小,有扭曲狀,但病斑不明顯。

幼果染病:初期產(chǎn)生茶褐色小斑,后在果皮上形成黃褐色圓錐形,木質化的瘤狀突起。果實小,皮厚,味酸,發(fā)育畸形。

防治方法:

①選種無病苗;合理修剪、整枝,徹底剪除樹上病枝、病葉,增強通透性,降低濕度;加強肥水,促使新梢健壯整齊。②成年樹在春芽長不足0.4cm和落花2/3時各噴一次;幼苗、苗木在春梢萌發(fā)時各噴一次,可選擇施用以下藥劑:百菌清;苯醚甲環(huán)唑;代森聯(lián);戊唑醇+肟菌酯,或吡唑醚菌酯+代森聯(lián)噴霧。

2、柑橘潰瘍病

柑橘潰瘍病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受害時引起落葉、落果,植株生長不良,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

葉片染病:初期葉背出現(xiàn)黃色或暗黃綠色油浸狀小斑點,后葉兩面隆起,出現(xiàn)米黃色圓形病斑,不久后病斑表皮破裂成海綿狀,木栓化,淡褐色,中央灰白色,后期病部中央凹陷呈火山口狀裂開,周圍有一圈黃暈。

枝梢染?。号c葉片上癥狀相似,但突起明顯,成大而深的裂口,最后數(shù)個病斑融合形成黃褐色不規(guī)則形大斑,周圍無黃暈,邊緣明顯。

果實染?。?/strong>與葉片上癥狀相似,木栓化更嚴重,火山口狀裂開更明顯,病斑只限于在果皮上,發(fā)生嚴重時會引起早期落果。

防治方法:

①選種無病苗;合理修剪、整枝,徹底剪除樹上病枝、病葉;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保證夏、秋梢整齊,控制夏梢抽生;及時防治害蟲,減少傷口。②幼樹在新梢抽出3cm以上時開始用藥,成年樹在葉片已展開轉綠,幼果應在謝花10天、30天、50天后各噴霧一次??捎靡韵滤巹毫蛩徙~鈣;乙酸銅;或氫氧化銅噴霧。

3、柑橘炭疽病

柑橘炭疽病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可引起落葉、枯枝、幼果腐爛及將近成熟期引起枯萎而落果,嚴重時可引起死樹。

葉斑型(慢性):癥狀多出現(xiàn)在成長葉片、老葉邊緣或近邊緣處,干燥時病斑稍向下凹,中央灰白色,有輪紋狀排列黑色小點;潮濕時葉尖有水漬狀暗綠至黃褐色斑,邊緣不明顯可在病斑上出現(xiàn)許多朱紅色帶黏性的小液點。

葉枯型(急性):癥狀多從葉尖開始,初期為開水燙傷狀暗綠色病斑,漸變?yōu)辄S褐色,葉卷曲,常造成嚴重脫落。枝梢:受害后病稍自下而上枯死,病斑灰白色,上生黑色小點;或者自腋芽處發(fā)生菱形淡褐色病斑,后灰白枯死,上生黑色小點,葉子常呈干卷狀掛在枝上。遭遇連續(xù)陰雨時,嫩梢頂端有似開水燙傷狀,后生橘紅色小液點。

果實:幼果初期癥狀為暗綠色油漬狀斑點病斑,后擴大至全果,濕度大時,出現(xiàn)自色霉層及紅色小點,后變成黑色僵果,一般不脫落;成熟果受害出現(xiàn)黃褐色圓形凹陷病斑,果肉一般不受害;貯藏期受害病斑一般為深褐色,后逐漸擴大引起全果腐爛,表面會長黑綠色的菌絲體和黑色小點。

防治方法:

①冬春剪除病蟲枯枝,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少菌源;增施有機肥,防止偏施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雨后排水;適時采收柑橘,保證樹勢。②預防為主,對癥下藥。可采用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代森聯(lián);戊唑醇+肟菌酯;多菌靈+溴菌腈,或嘧菌酯噴霧。③咪鮮胺;咪鮮胺錳鹽;咪鮮胺錳鹽+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浸果。

4、柑橘沙皮病

柑橘沙皮病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桔樹染病后致枝葉凋萎或整株枯死。

果實受害:初期出現(xiàn)在果蒂附近呈水漬狀、淡褐色病斑;后變深褐色擴大到臍部,先爛果心,最后致全果腐爛,故有“穿心爛”之稱;病果皮堅韌,有革質感。

新葉、嫩梢和幼果受害:表面有黃褐色或黑褐色硬膠質小粒點,成為“沙皮”,受害幼果上粒點邊緣有裂痕,病健分界明顯,影響果實生長停滯,發(fā)育不良。

枝條受害:樹枝抵制力較弱的枝條受害不形成沙皮,而形成褐色病斑,病健交界處有小滴樹脂滲出,嚴重時整枝枯死。

防治方法:

①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抵抗力;做好防寒工作,冬季溫度較低的地區(qū),在氣溫下降前,對1~3年生的幼樹進行培土或裹塑料袋防寒,對大樹培土;剪除病枝梢,集中燒毀。②每年春芽萌發(fā)前可采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一次。

5、柑橘黃龍病

柑橘黃龍病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枝、葉、花、果及根部均可顯癥,尤以夏、秋梢癥狀最明顯。發(fā)病初期,部分新梢葉片黃化,出現(xiàn)“黃梢”,從最頂端葉片開始發(fā)病,然后向下蔓延,經(jīng)l~2年后全株發(fā)病。

葉片斑駁,葉肉變厚、硬化,葉表無光澤,葉脈腫大,有些腫大的葉脈背面破裂。病樹一般樹冠稀疏,枯枝多,植株矮小。病樹開花早,花瓣較短小,肥厚,淡黃色小枝頭花朵成團,稱“打花球”。最后幾乎全部脫落,結實少,著色不均,有些果蒂附近變橙紅色即俗稱“紅鼻子果”,病果畸形,無光澤,味酸,品質不佳。

防治方法:

①加強檢疫,禁止病苗、病穗進入橘園;加強水肥管理,保持樹勢狀旺,提高抗藥力。②及時鏟除病株。對每年春、夏、秋3個梢期,認真逐株檢查,發(fā)現(xiàn)病株和可疑病株,立即挖除集中燒毀。③防治柑橘木虱。新梢抽至1~2cm時,全面噴灑1~2次殺蟲劑,特別是注意防治冬季的九里香上木虱。

6、柑橘青霉病和綠霉病

柑橘青霉病和綠霉病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發(fā)病初期在多從果蒂或傷口處發(fā)病,果表出現(xiàn)水漬狀褐色軟腐病斑,病部表皮易破裂,后長出白色霉層,以后又在其中部長出青色或綠色粉狀霉層,霉層帶以外仍存在水漬狀環(huán)紋,病斑后期可深入果肉,導致全果腐爛。

不同之處:青霉病樹上就發(fā)病,白色霉層環(huán)較窄,并很快變成綠色和青色,不會黏附于包裝紙上,能聞到發(fā)霉氣味。綠霉病白色霉層環(huán)較寬,以貯藏中后期發(fā)生較多,僅長在果皮上,霉層常黏附于包裝紙上,能聞到一股芳香氣味。

防治方法:

①果實采收一定要保證成熟度,并且盡量避免傷口。要選擇晴天采收,采收后陰涼處通風4~6天,再入庫。②25%咪鮮胺微乳劑500~1000倍液,或50%咪鮮胺錳鹽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液,或50%噻菌靈懸浮劑400~600倍液,或50%抑霉唑乳油1000~2000倍液浸果。③用硫磺粉5~10g/m3熏蒸或福爾馬林40倍液30~50 ml/m3噴霧倉庫,密閉3~4天,通風透氣后方可入庫。

7、柑橘煤污?。簾煵。?/strong>

柑橘煤污病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柑橘煤污病為害葉片、枝梢及果實表面出現(xiàn)一層黑色煤污斑,后擴大為絨毛狀的黑色霉層。發(fā)生嚴重時影響植株光合作用,使樹勢生長衰弱,影響果實著色,降低果實的質量。

防治方法:

①加強橘園管理,適當修剪,通風透光,增強樹勢。②及時防治蚜殼蟲、粉虱、蚜蟲等刺吸式口器害蟲??捎?0%殺撲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5%殺撲磷+15%噻嗪酮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果實著色后禁用!③發(fā)生嚴重時可噴灑松脂合劑或機油乳液等,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

8、柑橘黑星病

黑星型

黑斑型

危害特征

主要為害果實,特別是近成熟期果實,葉片、枝梢也有發(fā)生。果實染病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黑星型:病斑圓形,紅褐色,后期病斑邊緣略降起,呈紅褐色至黑色,中部略凹陷,呈灰褐色,其上有黑色粒狀的分生孢子器;嚴重時,可引起落果。

黑斑型:初期斑點為淡黃色或橙黃色,以后擴大形成不規(guī)則的黑色大病斑,中央散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嚴重時,果面大部分可以被許多互相聯(lián)合的病斑所覆蓋;貯藏期果肉變黑、腐爛。葉片上的病斑與果實上的相似。

防治方法:

①及時清掃病菌殘體,同時噴灑波美5度石硫合劑噴1次,減少病源;低洼積水地及時排水,去除過密枝葉,通風透氣,降低濕度;控制施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增強樹長勢。②柑橘落花后,選種噴灑下列藥劑:多菌靈;代森錳鋅,或50甲基硫菌靈。

9、柑橘蒂腐病

危害特征

多發(fā)生在果實采收后,從果柄及蒂部傷口侵入。初期果蒂周圍的果皮出現(xiàn)水漬狀、淺褐色軟腐的病斑。隨后病斑迅速擴展,邊緣呈波浪狀、病部呈暗紫褐色,極軟,果皮易破裂。同時,病菌很快從蒂部向果心蔓延,直至臍部。病果肉黑色,味苦,不堪食用。后期病部密生小黑粒,此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

①及時修剪、清掃病菌殘體,減少病源;加強田間栽培管理,增強樹長勢;防止果實受傷,采收時要防止果實遭受機械損傷;庫房及用具消毒。果實進庫前10~15天,對庫房或地窖進行消毒,注意通風換氣。②果實采收前7~10天,可用下列藥劑預防果實貯藏期發(fā)?。捍i鋅;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噴霧。③果實采收后1~3天內(nèi),果實可用下列藥劑防腐處理:抑霉唑;咪鮮胺,或咪鮮胺·抑霉唑浸果。

10、柑橘黑腐病

危害特征

主要為害貯藏期果實,田間幼果和枝葉也可受害。

果實受害:果面近臍部變黃,似成熟果,后病部變褐,呈水漬狀,不斷擴大,呈不規(guī)則狀,四周紫褐色,中央色淡;濕度大時,病部表面長出白色氣生菌絲,后轉為墨綠色,致果瓣腐爛,果心空隙長出墨綠色絨狀霉菌,嚴重的果皮開裂。

幼果染?。?/strong>多發(fā)生在果蒂部,后經(jīng)果柄向枝上蔓延,造成枝條干枯,致幼果變黑或成僵果早落。

防治方法:

①及時修剪、清掃病菌殘體,減少病源;加強田間栽培管理,在花前。采果后增施有機肥,做好排水工作,雨后排澇,干旱時及時澆水,保證水分均勻供應;合理修剪,改善園圃通透性;及時防蟲,以減少人為傷口和蟲傷;適時采果、精細采收、提高采果質量。②發(fā)病初期,可噴施下列藥劑:百菌清,代森錳鋅,或咪鮮胺。

11、柑橘酸腐病

柑橘酸腐病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是柑橘貯運中最常見、最難防治的病害之一。果實出現(xiàn)橘黃色圓形病斑,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擴大,使全果軟腐,病部變軟,果皮易脫落,后期出現(xiàn)白色黏狀物,為氣生菌絲及分生孢子,整個果實出水腐爛并發(fā)生酸敗臭味。

防治方法:

①果實采收一定要避免傷口;選擇晴天采收,采收后陰涼處通風4~6天,再入庫;貯藏果單果包裝;發(fā)現(xiàn)爛果及時深埋或銷毀,防止重復侵染。②采收后,可選擇以下藥劑浸果:咪鮮胺;咪鮮胺錳鹽;噻菌靈,或抑霉唑。③倉庫消毒:用硫磺粉5~10g/m3熏蒸或福爾馬林40倍液30~50 ml/m3噴霧倉庫,密閉3~4天,通風透氣后方可入庫。

12、柑橘腳腐病

危害特征

主要為害根頸部,地上部也可受害。

根頸部染病:初期病部褐色,濕腐,具酒糟氣味,流有膠液;后期天氣干燥,病部常干裂;條件適宜時,病斑迅速擴展,嚴重的環(huán)繞整個樹干,致橘樹死亡。

果實發(fā)?。合葹閳A形的淡褐色病斑,后漸變?yōu)楹稚疂n狀軟腐,長出白色菌絲,有腐臭味,病健部明顯,干燥時病斑干韌。

防治方法:

①加強管理,低洼積水地注意排水,合理修剪,增強通透性,避免間作高桿作物。②選用抗病砧木是防治此病的根本措施,嫁接時,適當提高嫁接口位置,不宜定植太深。③發(fā)現(xiàn)病樹,及時將腐爛皮層和部分周邊健全組織刮除,并于切口處涂抹下列藥劑:波爾多液;三乙膦酸鋁,或甲霜靈。

13、柑橘黃斑病

危害特征

主要為害柑橘成熟葉片,有時也可為害果實和小枝,常見有二種癥狀。

黃斑型:發(fā)病初期在葉背生1個或數(shù)個油浸狀小黃斑,隨葉片長大,病斑逐漸變成黃褐色或暗褐色,形成瘡痂狀黃色斑塊。

褐色小圓斑型:葉面受害,初在產(chǎn)生赤褐色略凸起小病斑,后稍擴大,中部略凹陷,變?yōu)榛液稚珗A形至橢圓形斑,后期病部中央變成灰白色,邊緣黑褐色略凸起,在灰白色病斑上可見密生的黑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子實體。

果實受害,果面產(chǎn)生褐色的斑點,后逐漸擴大,至整個果面。

防治方法:

①及時清掃病菌殘體,減少病源;加強橘園管理,增施有機肥,及時松土、排水,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②在落花后,選擇噴施下列藥劑:多菌靈;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

14、柑橘裂皮病

危害特征

新梢少或部分小枝枯死,葉片小或葉脈附近綠色葉肉黃化,似缺鋅狀,病樹樹勢弱但開花多,落花落果嚴重。枝條纖細,叢生,樹冠矮化。砧木部分樹皮縱向開裂,翹起延至根部,皮層剝落,木質部外露呈黑色。

防治方法:

嚴格檢疫防止蔓延;新建桔園要遠離有病老園,嚴防該病傳播蔓延;利用莖尖嫁接脫毒法,培育無病苗木;在病樹上用過的刀、剪等農(nóng)具注意用次氯酸鈉等消毒。

15、柑橘流膠病

柑橘流膠病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主要發(fā)生在主干上,其次為主枝,小枝上也可發(fā)生。病斑不定型,病部皮層變褐色,水漬狀,并開裂和流膠。病樹果實小,提前轉黃,味酸。

防治方法:

①注意開溝排水,改良果園生態(tài)條件,夏季進行地面覆蓋,冬夏進行樹干刷白,加強蛀干害蟲的防治。②病部采取淺刮深刻的方法,即將病部的粗皮刮去,再縱切裂口數(shù)條,深達木質部,然后涂以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200倍液,或30%甲基硫菌靈糊劑。

16、柑橘油斑病

柑橘油斑病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產(chǎn)生不規(guī)則的淡黃白色病斑,大小不一,初期病斑內(nèi)的油胞顯著突出,油胞內(nèi)的組織向下凹陷,后期病斑油胞萎縮,斑塊變?yōu)辄S褐色,病健交界處為青紫色。油胞本身不會引起果實腐爛,但病斑枯死后,易受青霉、綠霉菌侵染而導致果實腐爛。

防治方法:

適當提前采收;注意防治各種蟲害;避免在雨天及露水未干時采果;采摘、挑選、裝箱等輕拿輕放,避免各種機械傷。采果后應預貯2-3天再進行包裝,調(diào)運、裝箱、運輸過程中避免果皮受損,同時,保鮮果的洗果液中不得加催熟劑。

17、柑橘日灼病

柑橘日灼病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主要危害葉片、果實和樹皮。果實尚未成熟時受害:果頂黃褐色,發(fā)育停滯。果實成熟受害:受害部位果皮出現(xiàn)暗褐色,果皮生長停滯,表面粗糙,干疤堅硬,果形不正。果實輕度受害,灼傷部位只限于果皮;受害重的,灼傷部位的中央為木栓狀,傷及汁胞,汁胞下縮、?;俣兜?,品質低劣。

防治方法:

在開園種植時,應在園的西南方向營造防護林以減少烈日照射;選用發(fā)生日灼病較少的品種;適當密植;在果園行間間種高稈綠肥,或提倡園內(nèi)生草法管理,以調(diào)節(jié)果園小氣候。

幼齡結果樹在生理落果結束時促放夏梢,以梢遮果,可減輕日灼程度;高溫干旱期利用水源定期噴水保持土壤水分,提高相對濕度,降低氣溫;在8-9月檢查果園,發(fā)現(xiàn)受害果實,可用白紙粘貼受害部位或涂石灰乳,對輕度受害的果實可恢復正常。

18、柑橘裂果

柑橘裂果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首先在果實近頂部開裂,隨后果皮縱裂開口,瓤瓣亦相應破裂,露出汁胞,有的橫裂或不規(guī)則開裂,形似開裂的石榴,最后脫落。開裂處失水干枯或遭受真菌侵入致果實爛腐。

防治方法:

結合當?shù)貧夂驐l件,選擇裂果少或不裂果的品種種植;加強栽培管理,果園進行深耕改土,配方施肥,增強樹體抗逆能力。8月進行樹冠地面覆蓋雜草綠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提倡生草法栽培,改善和調(diào)節(jié)土壤含水量的穩(wěn)定;壯果期均衡供應水分和養(yǎng)分,是防止裂果的重要措施。

19、柑橘干疤病

柑橘干疤病危害癥狀

危害特征

主要發(fā)生在果實上,初期僅發(fā)生于果皮油胞層上,以后逐漸擴展深入到果皮的白皮層,最后直至果肉,使果肉變質,發(fā)生異味。病果蒂緣下陷,褐色,果皮上出現(xiàn)網(wǎng)狀、片狀、點狀等不規(guī)則的褐斑。病果被次生性病菌侵入后,可發(fā)生果實腐爛。

防治方法:

適時早收;控制溫度;采果后經(jīng)保鮮處理后,在常溫下“發(fā)汗”,在室溫下貯藏1個月,再調(diào)控溫濕度和適當提高二氧化碳濃度貯藏。保鮮處理后進行薄膜袋單果包裝,也可用保鮮紙包裝保濕,或用水果保鮮劑浸果,能有效降低該病的發(fā)生。

20、柑橘褐斑病

危害特征

病葉初生散落圓形褐色小點,周圍有黃色暈環(huán)。隨病斑擴大,邊緣略隆起,深褐色,中部黃褐色至灰褐色,略下陷,外圍仍有黃色暈環(huán)。病斑圓形或不正圓形,少數(shù)或愈合成不規(guī)則大斑。病斑大小為3-17毫米,平均為5.18毫米。一葉上有3-5個病斑,多的達10余個。天氣潮濕多雨時,病斑上密生黃褐色霉叢(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病葉常變褐至黑色霉爛。氣候干燥時,病葉常卷曲、焦枯脫落,受害嚴重時大部分春梢枯死,幼果幾乎全部脫落,接近絕產(chǎn)

防治方法:

(1)清潔果園,修剪病枝:在柑橘春梢萌芽前(即2月底前),結合冬、春季修剪剪除病枝病葉,并收集燒毀,減少病菌初侵染來源。修剪后要求噴施一次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劑。

(2)清理排水溝:針對隱蔽濕度大的果園,要求果農(nóng)修整溝渠,降低水位,通過深溝排水措施來降低園區(qū)內(nèi)濕度,改變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長環(huán)境。

(3)加強樹體管理:褐斑病病原菌易感染柑橘幼嫩組織,偏施氮肥的果園由于氮肥促進幼嫩組織的生長而發(fā)病較重。因此,要求果農(nóng)避免偏施氮肥,增施氮、磷、鉀肥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藥劑防治

(1)防病時間:在感病比較嚴重的果園,新梢剛展開1/4-1/2的時候就應該預防褐斑病保護春梢(病害發(fā)生特別重的可以在春梢接近完全展開后增加一次噴藥),根據(jù)發(fā)病程度,全年噴藥3~6次。即3月中上旬至5月上旬前2-3次噴藥。5-7月上旬溫暖多雨時節(jié),連續(xù)2-3次噴施殺菌劑,每次相隔20天。8月根據(jù)病情再噴藥1-2次,進入九月可不再噴藥。

(2)殺菌劑種類:殺菌劑的科學選擇及合理混配使用非常重要。要保護性殺菌劑和內(nèi)吸治療性殺菌劑合理配合使用,并且可將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菌劑混配使用以提高殺菌效果,延長病害對殺菌劑產(chǎn)生抗性。發(fā)病之前可選擇保護性殺菌劑:大生M-45,可殺得、喹啉銅;其他感病期間可選擇內(nèi)吸治療性殺菌劑:二甲酰亞胺類殺菌劑,如速克靈、撲海因(異菌脲)退菌特、咪鮮胺等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嘧菌酯、污菌酯或吡唑醚菌酯等等。除樹冠噴藥外,還可以考慮地面撒施石灰,以減少侵染源。

21、柑橘衰退病(CTV)

危害特征

速衰型:發(fā)病時,病枝上不抽或少抽發(fā)新梢,老葉失去光澤,出現(xiàn)古銅色或各種缺素狀黃化,以后老葉逐漸脫落,病枝從頂部向下枯死,病樹矮化。有時病樹葉片突然萎蔫,急速衰退,稱為衰退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

苗黃型:主要癥狀為苗木的葉片黃化。衰退病樹葉黃化與缺鐵、缺鋅癥較相似,但衰退病黃化后期葉脈幾乎全部黃化,與缺素癥表現(xiàn)不同。感染衰退病后葉片變狹長,特別是感染嚴重的表現(xiàn)更是明顯。

莖陷點型:主要癥狀為植株矮化,樹勢衰退,剝開枝梢的皮層,可見木質部有明顯的陷點或陷條,嚴重時枝干外表出現(xiàn)縱向凹凸,為害嚴重時整個枝干木質部呈蜂窩狀。果實變小,樹勢轉弱。

防治方法:

(1)加強植物檢疫,防治可以引起甜橙嚴重莖陷點的強株系的傳入。

(2)對于發(fā)病嚴重的應鏟除發(fā)病樹體,建議更新抗病性強的樹種作為主打品種;對于發(fā)病較輕的枝梢,應及時修剪并保護剪口,促進傷口愈合。

(3)在柑橘生長期要及時防治傳播衰退病的各種蚜蟲。藥劑可選用吡蟲啉、啶蟲脒、毒死蜱等,注意交替使用。

(4)加強樹體營養(yǎng),增強樹勢,提升抗病能力。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nèi)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lián)系本平臺并提供相關書面證據(jù),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jù)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柑橘科技苑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