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學,并不適合考研。比如說:如果你只是為了一個面子或者為了隨大溜別人考我也考;或者你根本就沒想清楚自己干什么那就先考研算了;或者說,你家境其實并不好,你的家人已經為你傾其所有供你讀大學,可是,此刻你卻準備為了自己的前途讓他們咬緊牙關繼續(xù)在苦熬幾年,那我看算了,別考研啦。 一位即將畢業(yè)的研究生鄭同學,他是這么來形容自己即將結束的研究生生活的,兩字: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兩年的時間,我都不知道學了些什么。第一年,忙著跟學分較勁;第二年,頻頻跟用人單位過招;我有個學姐,畢業(yè)論文截止,就是她那畢業(yè)論文是在最后一個禮拜才從上海忙著去參加招聘面試回來,自己熬夜寫了兩萬字,男友又幫她湊了一萬字,居然也已經順利過關啦! 有調查顯示,有39.2%,還有25.6%的人表示在讀研過程中呢感到迷茫和空虛,有27.1%的人對碩士生活感到焦慮,28.5%的人覺得,失望。調查還顯示,有48.2%的人,將近差不多一半的人啊,讀研是為了拿到文憑,提升身份,45.2%的人呢是為了找個好工作。那明確表示讀研究生是為了做學問和研究的僅僅占到四分之一也就是,25%。有很多人,她其實是希望通過讀研究生提升自己的身份同時找到好工作。但是,研究生在找工作時的優(yōu)勢,似乎正在,減小。 我并不是要勸說所有考研的同學趕緊打消這個念頭,這是一條錯誤的道路,不是的,有許多人他是適合考研的。我只是希望,讓更適合考研的人,就去專心考研。不太適合考研的同學,而且在這其中,目前顯然占了大多數,咱就別參合這個熱鬧,加大人家那些同學的難度。咱們不如趕緊找到自己人生的正確方向。你每天是和什么樣的人相處,你是怎樣的生活節(jié)奏,它會讓你感到怎樣的困惑和不適應,甚至包括別人的眼神說話的方式有什么地方讓你覺得你不得不離開這個環(huán)境,你的動力來自哪里?我不能對你做出這樣的判斷。做出最終判斷的只能是——你自己! 有些清華的碩士生啊或者博士生去找工作的時候,誒很自豪的說我是清華的這個畢業(yè)生。但是人家說:對不起,我想看一下你本科的是哪個學校。然后,他一看你本科可能來自一個不怎么樣的學校,就說:誒,不好意思,我們更希望招的是本科也在清華讀的同學,就是所謂你本科、碩士、博士都在清華就叫做“三清團”,這種人才最受就業(yè)市場的青睞。而那些,也就是說,市場在變向的來對這個考研潮做某種抵觸,你可以管它叫挑毛病。但是,它也在真實的反饋著市場的某種認知。就是它們并不只是在乎名牌的某個學歷或者證書來試問,它們會有自己的考量,它們會覺得,就算你拿到比如說研究生的文憑,就算是名牌的研究生的文憑,也可以用某種理由來拒絕一下,那不僅是用人單位的某種偏見,我看這是勞動市場對于對于大學教育的某種質疑,甚至是,反對的聲音。 人們會更加現實一些,許多年輕人,就不見得非得奔著考研這條路,那么在那種情況下,考研,也許就不是那么麻煩的一件事。而且也就是說,那些想去讀研究生的人,就愉快的去讀研究生就是,并不需要如此拼死拼活還要考上幾年,上無數的培訓班交無數的培訓費。這本身就是很荒唐的事情。 在國外,大多數年輕人,他們會選擇大學畢業(yè)之后先去工作,在實踐中知道自己所長和所短,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和發(fā)現。那么有些人就覺得我適合工作,我適合就此展開我的生活。而另外一些人開始發(fā)現原來自己對研究,更有興趣,還希望,探討更深入的東西。然后他們去讀研究生。但是,在國外,讀研究生并不一定意味著你將比本科生或者大專、中?;蛘呒夹R咭恍T谖覀儑?,讀研,它多少有點符合我們傳統(tǒng)的,這種科舉制度。就是你能考得越高,似乎證明你的水平越高。你將來可能會做更大的官然后有更多的收入。將來可能不是這樣,將來可能就是說,情況一定會發(fā)生大的調整和變化。比如說:大家注意到啦,現在這個農產品的價格在上漲,從長遠來看,農民的收入水平一定會得到大幅的提高,當我們國家終于實現城市化的時候,當大多數人口居住在城市的時候,那少數的居住在農村的人口,他們將有機會獲得更多的價值。他們有可能收入比城市人要高。再比如說,在將來,那么,工作包括你的待遇的決定,不在像以前那樣,平著你的學歷來定。這就意味著一個熟練的車工,他可能只是中專、技校畢業(yè),但是他得到單位的青睞之后,完全有可能比你一個碩士,或者博,這樣本科同學更高的工資。這是合理的勞動力市場將來,不在靠文憑,靠你考更高的文憑來決定。因為市場已經痛苦而深刻的意識到,文憑有時候不管用。你拿了在高的文憑,沒能力還是沒能力。 所以我是主張大家橫向發(fā)展,就是,如果考中碩士或者將來我們考到博士并不代表你因此比別人高明更多或者怎樣的話。你是否還愿意去考這個學位呢?就是,就是大家真的得仔細考慮一下。另外就是,我一方面欣慰的看到許多同學他們真心的發(fā)出呼喚:我真心的想學習,我是為了知識為了書本。我敬佩這些同學,我也贊美那些同學,祝福他們。 可是另外一方面,我覺得大多數同學必須得考慮一下現實的問題,真是得考慮一下現實的問題,你已經成年。就是你離為人父母的時候,也相距不遠。那真的得想一下自己現在和未來幾年的人生規(guī)劃。你怎么養(yǎng)活自己,你準備什么時候開始自己真正屬于自己的事業(yè),你在打算用多長時間讓父母不在為你的生計,為你能否能再獨立在這個社會上生活而牽掛而擔憂。想一想這些問題。然后,再做出自己的決斷。 |
|
來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職稱考試丶晉升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