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漢初功名顯赫的名將,為劉邦的西漢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出身低微的韓信,一生起起落落,極富傳奇色彩,也正因如此他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有故事的男人,很多成語都因他的典故而誕生,這些成語概括了韓信經(jīng)歷磨難、屈辱、冷落、輝煌、悲慘的一生。 胯下之辱 韓信出身凄慘,從小就失去了父母親,寄人籬下,打漁為生。卑微的身份使他經(jīng)常受到欺凌。最嚴重的一次,一群惡少想找點樂子,當眾羞辱韓信,其中一個惡少對韓信:看你身材高大,又喜歡佩劍,但膽子很小,有本事的話,你敢拿劍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思前想后,也知道把他弄死也得不到什么好結果,所以只能忍著從他胯下爬過,受到眾人的恥笑。如果不受這次胯下之辱,那后來那個最有故事的男人可能都不復存在。 一飯千金 還沒出道成名的韓信,生活困苦,經(jīng)常有上頓沒下頓。一次,河邊洗衣服的老太看到韓信惡的不成樣,就分了點飯給他吃。餓到不行的韓信非常感激,痛苦涕零,就向老太說:“將來我一定會好好報答你?!崩咸怀运@一套反而說:“一個男人都不能自食其力,有什么用?”韓信聽到極其慚愧,后來發(fā)奮圖強,成名之后,果然找到了這位昔日的恩人,并重賞千金。這個故事很好地表現(xiàn)了韓信知恩圖報,有始有終的品質(zhì)。 推陳出新 推陳出新這個成語一般指去掉舊事物的糟粕,取其精華,并使它向新的方向發(fā)展。然而,真實的故事卻跟糧倉有關。韓信剛剛投奔劉邦的時候,做的工作是管理糧倉,后來在管理中發(fā)現(xiàn)了舊糧總是腐敗變質(zhì)的問題,然后就推出了“推陳出新”這個管理理念,意思是把糧倉開設前、后兩個門,前門進新糧,后門出舊糧,不斷更新倉庫里的糧食,以免糧食因存放過久而變質(zhì),這個管理理念,在古代倉儲管理中應該是開創(chuàng)之舉。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后,劉邦因兩軍實力差距而姑且臣服于項羽。直到劉邦具備與項羽干架的時候才迅速揮師出征。這時,韓信獻出妙計,明著是要樊噲帶著大量的部隊去修棧道,為軍隊后期的行進鋪路,其實暗地里直接帶領精銳部隊翻山越嶺偷襲出入關中的必經(jīng)之地陳倉,重兵把守的在陳倉的大獎章邯受到了迷惑,受到了突然襲擊。這個錦囊妙計幫助劉邦大部隊順利挺進關中,站穩(wěn)了腳跟和項羽決斗。這個聲東擊西,出其不意的妙計也成了后來眾多軍事家屢試不爽的軍事策略。 背水一戰(zhàn) 前204年,漢軍與趙軍交戰(zhàn),韓信陣容處于劣勢,為了鼓舞戰(zhàn)士的勇氣,出奇制勝,韓信不顧兵家大忌,依然把兵營設在沒有退路的河邊。發(fā)起沖鋒號時,韓信另調(diào)兩千輕騎從左右兩方進攻,趁機奪取趙軍軍營,打敗了人數(shù)占優(yōu)的趙軍。背水一戰(zhàn)的成功體現(xiàn)了韓信的有勇有謀,敢于冒險的軍事思想。 十面埋伏 項羽自刎于烏江 十面埋伏對于項羽來說是一件悲慘的遭遇。由于指揮上的失誤又或說天時、人和都不占優(yōu)的因素,項羽軍隊遭到了一連串的失敗,劉邦眾將的不斷地出兵挑戰(zhàn)將項羽軍隊逼到了絕境——垓下,中了韓信“十面埋伏”,最終四面楚歌的項羽自刎于烏江邊。 功高震主 劉邦是一個遇到問題喜歡說:“奈之若何”的主帥,劉邦的成功很大一方面與劉邦手下人才濟濟有關,從月下被追投奔劉邦到劉邦建立漢朝,韓信發(fā)揮了他極其出色的軍事能力將劉邦一步步推到了帝位上,韓信的功勞超過了主帥劉邦的功勞。曾經(jīng)有人勸韓信自立為王,畢竟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表現(xiàn)太好,遮住了上司的光彩,最終都是沒有好結果的。可惜天真的韓信并沒有這樣想,最終成了被殺功臣。 多多益善 也正因為功高震主,作為主帥的劉邦當然不放心,就曾試探過韓信:像我這樣的人能統(tǒng)帥多少人的部隊???“韓信說:”陛下你只不過能統(tǒng)帥十萬人?!皠睿骸蹦悄隳??“韓信回答:”我統(tǒng)帥的士兵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奥牭竭@樣回答的劉邦想必不會多開心,即使韓信解釋”將統(tǒng)兵,帥統(tǒng)將“,也未能撫平劉邦的擔憂。 鳥盡弓藏 稱帝后的劉邦的確不放心韓信,只能一步步地削弱韓信,使韓信從齊王被貶為淮陰侯。沒多久以后,劉邦的妻子呂雉就先下手為強,把韓信招入宮中。韓信也很謹慎,不敢入宮,但曾經(jīng)那個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蕭何卻不斷給韓信灌”心靈雞湯“,力勸韓信入宮。知恩圖報的韓信信任蕭何,也不忍心推辭,只好只身入宮。一道宮中東窗事發(fā),靠譜的蕭何卻不見蹤影,韓信只能被呂雉給殺死。死前的韓信傷感萬分,發(fā)出了”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浩嘆。而他與蕭何的故事則有衍生了一個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月下追韓信 文章轉(zhuǎn)自網(wǎng)絡,侵權告知,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