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成就了一切,世事多少變幻,人間幾度滄海。曾幾何時(shí),李白在黃鶴樓上看見有詩在上,再想提筆賦詩卻搜腸刮肚也沒有詩情。 春深似海,那些煙臺樓閣依然漂浮在氤氳著鮮花氣息的波濤中,而逝水東去,有多少英才被時(shí)代埋沒。近代文人王國維看見蓬萊閣,不禁長嘆“幾度天風(fēng)吹棹轉(zhuǎn),望中樓閣陰晴變。” 在詩詞中,樓和愁押韻,所以詩人們登高望遠(yuǎn),常常也是惆悵滿懷,便隨性賦詩表達(dá)內(nèi)心孤獨(dú)與寂寞的情感。比如大詩人蘇軾大病初愈時(shí),就寫下了《一叢花 初春病起》,詞中寫道,“朝來初日半含山,樓閣淡疏煙。衰病少情,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痹~人也是借助樓閣淡疏煙,表達(dá)對自己前途不定的擔(dān)憂。 下面精選十首描寫樓臺的古詩詞,體驗(yàn)作者登高望遠(yuǎn)的情懷,希望喜歡。 1、滕王閣 唐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2、黃鶴樓 唐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登鸛雀樓 唐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5、登岳陽樓 唐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 6、相見歡 唐 李煜 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7、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8、章臺夜思 唐 韋莊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fēng)雨哀。 孤燈聞楚角,殘?jiān)孪抡屡_。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來。 鄉(xiāng)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9、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 唐 柳宗元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fēng)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紋身地,猶是音書滯一鄉(xiāng)。 10、登金陵鳳凰臺 唐 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蓬萊閣 咸陽城東樓 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dāng)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一登上這座高樓,心中就涌起無邊的鄉(xiāng)愁。眺望遠(yuǎn)方,煙鎖蒹葭,霧籠楊柳,真像故鄉(xiāng)的沙洲。暮云緩緩走來,凝神望著溪,太陽向著慈福寺閣的方向慢慢沉落。 《登鸛雀樓》 暢當(dāng)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前二句寫樓之高,后二句寫樓上所見之廣。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登上高樓,近看春色繁花似錦,卻使在此客居的我感到傷心;再遠(yuǎn)眺各方,是滿目瘡痍的大地和多災(zāi)多難的百姓啊!詩句抒發(fā)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秋雨帶來陣陣寒意,其實(shí),寒意早已在歷經(jīng)坎坷的詩人心中滯留;送客途中看到孤山,其實(shí)孤獨(dú)早已在屢遭排擠的詩人心中蔓延??少F的是,他依然堅(jiān)持自己的高尚品行,用“一片冰心在玉壺”來表明自己的清白。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fēng)起,吹人舞袖回。 滕王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