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小說里的中國史》之《東周列國志》 西周滅亡周平王東遷,有兩位新興的小國因為護送平王東遷而成為暴發(fā)戶,一位就是在東周初年大殺四方撕掉周天子最后一塊遮羞布的鄭國,另一位是后來一統(tǒng)六國的秦國。 但暴發(fā)戶怎么才兩位呢?當(dāng)初東周出現(xiàn)二王并立,護送平王東遷的可不止鄭國和秦國,還有一位老牌勁旅晉國。 沒錯,當(dāng)初發(fā)兵護周平王東遷的確實是鄭秦晉三家,而且后來那位周攜王余臣,也是晉國的第十一位君主晉文候姬仇率兵給滅了。 晉國人替周平王擺平了最大的政治障礙,周平王那叫一個高興:
周平王重賞晉文候,賜'秬鬯一卣;彤弓一張,彤矢一百,盧弓一張,盧矢一百,馬四匹',這樣規(guī)格的賞賜,在晉國六百多年的歷史上,只有三位君主得到過,第一位是晉國開國的君主唐叔虞。第二位便是這晉文候姬仇,第三位便是我們這期節(jié)目的主角,后來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 晉國本來就是老牌強國,又為周東家立下頭功。按道理強勢崛起的應(yīng)該是它而不是鄭國啊,但在東周初期,晉國卻沒什么作為? 這是為啥哩,因為這晉國啊,前腳剛給周東家擺平家務(wù)事,后腳自己家的后院也起火啦。 晉文候姬仇有一個弟弟,叫成師,文候死后,其子晉昭候姬伯把叔叔成師封在了曲沃,曲沃就在今天山西的曲沃縣,人稱曲沃桓叔。曲沃也是晉國除了都城冀城外第二大城,曲沃桓叔在這里漸漸坐大,發(fā)動了叛亂,殺死了自己的侄子晉昭候,晉國陷入內(nèi)亂,姬仇一系的正宗王室勢力(因為都城在冀,通常稱這系勢力為冀)與成師一系的曲沃勢力進行了長達70余年的內(nèi)戰(zhàn),歷經(jīng)三代,最終以曲沃勢力勝出,曲沃武公統(tǒng)一晉國成為晉室宗主。 這段歷史,被稱為“曲沃代冀”。 結(jié)束內(nèi)亂,該過幾天好日子了吧,可是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曲沃宗室這君位傳承不到兩代,從晉武公傳到了晉獻公,又出現(xiàn)了一場政治大混亂,史稱驪姬之亂。 這驪姬是誰呢?是晉獻公晚年最寵愛的一名寵妃。她是驪戎國君之女,在公元前672年,晉獻公打敗了驪戎,驪戎國君把她獻給了晉獻公。晉獻公一見傾心,千般寵愛于一身。驪姬還給晉獻公生了個兒子叫奚齊,她帶過來的妹妹也給晉獻公生了個兒子叫卓子。 而之前,晉獻公已經(jīng)有不少兒子,太子申生,還有公子重耳、夷吾。 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上位,這位來自驪戎的美女化身甄嬛,開始了一系列宮斗,天天在晉獻公耳嘮叨吹風(fēng):
晉獻公人老昏庸,聽信了驪姬的話,把幾個兒子,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從身邊趕走,后來又上演一系列離間計苦肉計,具體情節(jié)和現(xiàn)在的宮斗戲十之不離八九,生生逼得那太子申生最后自殺身亡。 公子重耳和夷吾一看,申生已經(jīng)死了,下一個目標(biāo)肯定是自己,不想死的話,只能當(dāng)跑男了。 流亡,本來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但公子重耳撒開他的腳丫子準(zhǔn)備末路狂奔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身后跟著一群人。 不是驪姬派來的殺手,而是晉國各大豪門的青年公子,沒帶肉沒擺酒,不是送行的樣子。 “諸位大大,俺重耳是去流亡,不是去旅游,你們這是干啥?” “跟著您,有肉吃肉,有土咽土” 這幫豪貴公子們瘋了嗎?朱門酒肉臭的生活不過,要跟著重耳受苦。 在這里大力丸要劃重點講一下,東周列國時代特有的流亡政治,東周列國時期,諸國并立,政治上非常混亂,用司馬太公的話來說,那就是
無論是國君還是儲君,流亡逃亡都是一個大概率事件。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很獨特的流亡政治。這種流亡政治有兩個很大的特色,第一,東周列國時代的政治流亡犯在其他國家會得到很好的政治經(jīng)濟待遇,因為諸國國君都會這樣盤算:“這小子哪天回國咸魚翻身了,今天我下的本錢就成了一本萬利,這是筆好買賣” 同時一旦大家都遵守這個游戲規(guī)則,這不就成了各國權(quán)貴的一個基本政治福利,誰也很難保證自己不會是下一個流亡者。 而在國內(nèi),一旦國內(nèi)風(fēng)云變幻,各國大夫世族們就要權(quán)衡利弊,這場變局誰最可能是最后贏家,一旦認定,就需要站隊。 重耳的背后有如此多的跟隨者,其實代表的不是他們自己,而是一個個家族。 明白了這點,聽眾朋友就不難理解公子重耳帶著一大幫人流亡諸國二十余年,其間除了在個別國家遇到不友善待遇外,基本上沒吃到什么苦。 且止是沒吃苦,而且是流浪路上,一路的桃花盛開,艷遇連連。 重耳最先是跑到了他的姥姥家翟國,自己的外孫,翟君對重耳自然不錯,還賞賜給了他一對美女姐妹,季隗和叔隗,重耳娶了季隗,把叔隗賞給了趙衰。 重耳在翟國一住就是12年,期間,晉國的政局果然大變,晉獻公死后驪姬的兒子奚齊上臺,可呆了不到幾天,就被國內(nèi)的權(quán)臣里克給殺了,驪姬姐妹和另一個公子卓子也被殺了。 里克給重耳發(fā)CALL,請重耳回國主持大局。 上期節(jié)目里我們提到,齊桓公姜小白也遇到了同樣的局面,當(dāng)時姜小白的選擇是做跑男,看和公子糾誰先到終點。 重耳和他的智囊團隊這一次的選擇是拒絕,原因只有一點,政局不明,回去容易當(dāng)炮灰。 里克只有找在秦國的公子夷吾回國。 按重耳本人的想法,他也年輕老大不小,上瞅著五十了,能在翟國終老熱炕頭俏老婆那也不錯,可以他手下這幫人不干。翟國這地兒炕再好能有俺山西老家的暖和,俺們跟著您是來投資的,您不能拿投資人的錢只顧著過您的小日子。 于是智囊團隊就有人散布了夷吾要派殺手來刺殺重耳的小道消息。 不管愿不愿意,重耳還得必須重新上路。臨行前,他是真舍不得自己的老婆孩子。抱住季隗依依不舍的說 “季隗,你一定一定要等著我,不要改嫁,二十年,最多二十年,我一定回來接你” 季隗是個豪爽女子,一聽這話給了重耳甜蜜的一巴掌 “二十年你個頭,二十年老娘都成老太婆了,再改嫁誰還要,不等,你前腳走后腳老娘就給你帶頂綠帽” 看著重耳失望得要哭的樣子,季隗心軟,又笑了:“哎喲!給你開開玩笑就當(dāng)真了,放心了,老娘在這里給你帶好兩個娃,等你回來”。 不管愿不愿意,五十二歲的重耳又開始了流亡之路,幾經(jīng)輾轉(zhuǎn),又到了齊國,此時的齊國是流亡派的代表人物我們上期節(jié)目的主人公姜小白,作為一個開明的政治家,姜小白對重耳也很不錯,把姜氏公室的一位美女嫁給了重耳,在齊國,重耳又一次當(dāng)上了新郎。 齊姜美麗溫柔,齊國是當(dāng)時的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衣食住行甚至比晉國還要好,公子重耳一呆下來更不愿走了。 下面那幫人又不干了,重耳他們這幫人到齊國的時候齊桓公大業(yè)已成,管仲也死了,對于國際事務(wù),并不是太愿意插手,后來齊桓公病逝諸子爭位,齊國也是大不如前,趙衰那幫人合計,不行在齊國呆下去沒啥盼頭。還得走。 和重耳一商量,這次重耳堅決不干。 “上次說翟國是小國沒指望要我?guī)銈儊韨€大國投靠,齊國不是大國嗎?齊國都沒指望還有什么國家有指望,我快六十的人,在齊國安個家娶個媳婦容易嗎?這次說什么都沒得商量,不走” 趙衰一看和重耳說不通,他直接找齊姜,要說這齊姜,真是個深明大義的女子,她也明白自己的丈夫是一位要成就一番大事業(yè)的人,她主動幫助趙衰等人,親自下廚做了一大桌的好菜,把重耳灌醉后讓眾人抱上了車。等重耳醒來,已經(jīng)在離開齊國的路上。
說啥也晚了,公子重耳只能再一次上路。 重耳一行又流浪宋曹鄭等國后來到了楚國,楚國的國君楚成王對待重耳一行也很NICE,吃好的住好的,三天兩頭的盛宴款待。 但說到出兵助重耳復(fù)國,楚成王很明顯沒有這個打算。 時間一天天流逝,公子重耳的復(fù)國夢也眼看成空。 這個時候,晉國的政治格局卻又發(fā)生了變化。晉惠公夷吾病逝。 當(dāng)初晉惠公夷吾能回到晉國當(dāng)國君,秦國是最大后盾。對秦穆公來說,逃亡的兩個小舅子,重耳與夷吾,在才能和聲望上,重耳明顯高出一籌,從兩個人在國內(nèi)的人氣相差也是很大的,看看跟隨重耳的逃亡陣容的龐大,再看看夷吾的形孤影單,是不難分辯的。 但是秦穆公的選擇卻是夷吾。 理由很簡單,秦穆公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位慈善家。 他不需要在晉國扶立一位有才能的君主,只需要扶立一位聽秦國人話的君主。 夷吾看起來聽話多了,至少在流亡期間。 晉公子夷吾在秦軍的擁護下,回到晉國,但不曾想這晉惠公卻是一個白眼狼,回國了就翻臉不認人,不僅沒有兌現(xiàn)給予秦國人當(dāng)初的承諾,反而是在秦國大災(zāi)的時候向秦國發(fā)起了攻擊。 秦穆公氣得吹胡子瞪眼睛,率部與晉國大戰(zhàn)于韓原,大敗晉軍,一度俘虜了晉惠公夷吾,好好的收拾了這個恩將仇報的家伙一頓。 當(dāng)晉惠公逝世后,韓林之戰(zhàn)后留在秦國作人質(zhì)的夷吾的兒子公子圉偷偷從秦國跑回去也沒和秦國打招呼??梢哉f在夷吾和公子圉身上,秦穆公是賠了個血本無歸。 不甘失敗的秦穆公想到了晉國的另一筆風(fēng)投項目晉公子重耳。于是他主動派人去楚國找重耳。 眼看流亡事業(yè)窮途末路,不想天使在秦國,重耳一行又屁顛屁顛匆匆趕往秦國。 在秦國重耳第三次當(dāng)上了新郎,可這一次,他一點都笑不起來。 因為他的新娘,是當(dāng)年秦國人嫁給晉懷公子圉的妻子懷贏。 子圉與重耳是什么關(guān)系呢?叔侄。從這層關(guān)系上講,是大伯娶侄兒媳婦。 重耳與懷贏是什么關(guān)系呢?秦穆公取的是重耳的姐姐(最少名譽上講是),重耳得叫秦穆公姐夫,可懷贏卻是秦穆公的女兒,懷贏得叫他舅舅才對。 這亂套了,全亂套了。 但秦穆公發(fā)話了:“說我們秦國沒有這些凡禮俗套,你不是想要晉懷公子圉的江山嗎?那子圉在秦國的女人也得一起給你。” 重耳可以拒絕嗎?如果能拒絕,他就不來秦國了。 秦穆公是真的不知道中原的婚嫁禮儀?其中他更想的是試探這位已經(jīng)六十二歲的流亡老公子的態(tài)度,今后,你是按你晉國的規(guī)矩出牌,還是按我秦國的規(guī)矩出牌。 不管怎樣?為了那幫跟隨他流亡多年的部屬和兄弟,為了他重興晉國的理想和在有生之年回到晉國。最終重耳還是得推開那扇門。 公元前前636年,六十一歲的重耳在秦國的支持下,重耳回到了闊別19年之久的晉國,當(dāng)上了國君,在短短八年的余生,他帶領(lǐng)著晉國強勢崛起,成為了春秋的第二位霸主。 而他爭霸路上的對手,是當(dāng)初對他非常不錯的楚成王。 雙方的爭奪,卻另有一番玄機。 本期節(jié)目撰稿人:《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fēng) 《100本小說里的中國史》是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與喜馬拉雅歷史類最佳主播大九丸攜手精英有聲制作團隊萌音工作室聯(lián)合打造的500集大型歷史有聲劇,3月28日起喜馬拉雅有聲在線,夜狼文史工作室圖文同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