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不差錢的國家-瑞士。衡量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有很多標準,諸如全國GDP,人均GDP等,但我想,最為切實的便是每一個國民的腰包里是不是真正鼓起來。眾所周知,瑞士是一個非常富有的高度發(fā)達國家,那么它的“有錢程度”到底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據(jù)2016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瑞士人均GDP為78813美元(約521860元人民幣),而時年中國的人均GDP為5.4萬元,瑞士比我國人均GDP要超出10倍。瑞士人的工資水平也非常的高,平均月工資4000多瑞士法郎(約26707元人民幣)。 在我國,月均工資上萬的崗位都要很多工薪階層奮斗上好幾年才獲得。在瑞士有個不成文的標準,如果月薪低于4000瑞士法郎就是低薪崗位,比如,理發(fā)師、空乘、美容師等這些都是典型的低薪崗位。工資最高的是國家外交官,月工資高達9萬人民幣,一年下來的薪酬換兩輛奔馳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還有更拉仇恨的呢?在我們看來,瑞士人的工資水平已經(jīng)很高了,但是國家覺得民眾還不夠有錢,因為瑞士目前約有40萬人的月薪?jīng)]有達到4000瑞郎水平。 這不,在2016年6月,瑞士政府發(fā)起了一項全民公投,公投的內(nèi)容是向全體國民提供基本的保障收入,即: 政府每個月向每個成年公民發(fā)放2500瑞士法郎(相當于16700元人民幣),每個未成年人可獲得約625瑞士法郎的稅后基本保障收入。 有一種沒錢叫國家覺得你沒錢,然后無條件的給你錢。一旦提案被通過并執(zhí)行的話,這意味著瑞士將成為全球首個無條件向所有公民發(fā)放資助的國家。一邊工作,一邊拿著國家給的“加薪”,但令人意想不到地是,這樣“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瑞士國民居然拒絕了! 有76%的國民不贊成發(fā)放基本保障收入,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jīng)足夠有錢不需要獲得資助,而且這會讓瑞士人變得很懶,變得懈怠工作。不用工作也能生活的很好,然而僅有10%的瑞士人覺得他們會因此而辭職。 其實,瑞士國民是理性的,一方面,國家拿出1/3財政補貼國民,這些收入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稅收,這意味著納稅壓力會變大,此外,不勞而獲未必是件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