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適合初級以上健身愛好者 內(nèi)容標簽:金字塔 傳統(tǒng) 優(yōu)劣 作者:陸肆壹 金字塔訓練法:一個特別全面的訓練方法,被廣泛運用于各種健美運動員的熱身組和正式組中。 一個典型的金字塔訓練法像這樣: 第一組:70KG 15次 第二組:75KG 12次 第三組:80KG 10次 第四組:85KG 6-8次 第五組:90KG 4-5次 特點是:你會在每組間逐漸添加負重,同時逐漸減少次數(shù)。 為什么說金字塔訓練法的作用很全面?可以兼容所有地球人? ●升溫神經(jīng)系統(tǒng),完美預熱關節(jié)和肌肉 熱身組重量=正式組重量! 來到健身房沒有熱身直接就上正式組! ——這些情況只能發(fā)生在新手身上。 新手的肌肉力量小,所用的負重自然也輕,不太可能給關節(jié)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這允許他們跳過熱身組環(huán)節(jié)。 但是,當你已經(jīng)不再是新手的時候,依然這樣粗魯行事,你的運動生涯一定不長。 這就是金字塔訓練法的作用之處——你總是以較輕的重量開始訓練,再持續(xù)過渡至顯著的大重量。通過這個方法來“逐漸進入狀態(tài)”,伴隨著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激活,你會在最后幾組大重量中很容易達到上佳的神經(jīng)募集效果,更精準地給目標肌肉施壓。 同時,這種層層遞近的模式也能夠讓關節(jié)和肌肉逐漸適應越來越大的重量,使你常年地避開傷病隱患。 ●負荷多變,突破身體適應性 在金字塔訓練中,你每一組的負重和做組次數(shù)都是完全不同的,這能讓肌肉在“多維度”上都得到刺激,獲得各種訓練負荷的好處。 這也使得金字塔訓練法明顯有別于5x5,8x4,10x10等傳統(tǒng)的恒定重量訓練法(每組都用相同的重量來訓練)。 “多變性”使得金字塔訓練法的“抗適應性能力”極強,你不容易在金字塔訓練中產(chǎn)生厭倦感,也不容易在執(zhí)行金字塔的周期中碰到瓶頸期。這也是某些老運動員常年使用金字塔訓練法并保持進步的原因。 大量科學研究指出,對于非新手來說想要最大化增肌效果,你需要多變的負荷: 不同類型的肌纖維對不同負荷的反應是不同的(慢肌纖維青睞高次數(shù)長持續(xù)緊張,快肌纖維青睞低次數(shù)短時間爆發(fā)力) 不同的肌肉肥大性質對不同負荷的反應也是不同的(肌原纖維肥大青睞大重量低次數(shù),肌漿肥大青睞中小重量高次數(shù)) 所以,金字塔訓練法能讓你在一次訓練課內(nèi)兼顧到各種誘發(fā)肌肉增長的因素,從多角度觸發(fā)增肌潛力。 ●迎合自然規(guī)律,巧妙降低心理壓力 從輕重量開始訓練,伴隨著每組逐漸增加重量的同時,你有意減少重復次數(shù)。該方法基于一種心理的“詭計”使得你每一組都能做得越來越重,而且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因為你在持續(xù)降低次數(shù))。 而且有時候,盡管重量提高了,你反而會感覺比上一組更輕松。因為金字塔遞增模式提高了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工作效率,讓越來越多的肌纖維主動參與收縮,幫助你在組與組之間獲得力量提升。 所以,假設你走進健身房時感覺自己身心不在狀態(tài),金字塔也是一種極佳的提升狀態(tài)方法。 這些都是金字塔訓練法的優(yōu)勢 那么,它也存在哪些問題? ●負荷變化太多,針對性太差 由于每組用的負重和次數(shù)都不一樣,導致你很難在一個特定的負荷范圍內(nèi)得到強化。這就是“多變”的反面效果:什么都淺嘗輒止,什么都練不精,什么都練不透。 尤其是對于“天生低次數(shù)反映者”或者“天生高次數(shù)反映者”來說,多變負荷反而會導致他們無法獲得對自己足夠有利的訓練量。 這也意味著,你的訓練計劃中不應該只有金字塔模式,還必須包含其它能與金字塔互補的訓練法。 ●中小重量提前消耗體能,降低大重量組力量表現(xiàn) 出于不同人先天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特點、也出于你在編排金字塔負重組次時的方式: ---有些人能夠在重量遞增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力量表現(xiàn); ---另一些人則是持續(xù)的疲勞累積,導致最后大重量訓練組力量明顯下降。 ●漸進負荷標準不明確 怎樣在連續(xù)多周的金字塔訓練中提高難度,這是一個大難題。到底是提高做組次數(shù),還是提高做組負重?應該提高所有正式組的難度,還是僅提高其中幾組?如果訓練者理不清這里的邏輯,就會導致金字塔訓練法失效。 想要了解更多健身增肌知識,推薦購買我們的專欄課程學習。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