韻腳指的是傳統(tǒng)詩歌(古體詩和近體詩)押韻句句末的字。韻腳字取之《平水韻》同韻部里的同聲調字,稱之為押韻。傳統(tǒng)詩歌韻腳字必須依循《平水韻》取字。 聲調指的是字的讀音調式。古漢語中一個字的讀音劃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等五個調式?!镀剿崱分姓{式的分類與此相同。在《平水韻》中,按照聲調細分106個韻部:上平15個韻部,下平15個韻部,上聲29個韻部,去聲30個韻部,入聲17個韻部。 近體詩的音調格律只取“平”“仄”兩種音律,其中把陰平和陽平統(tǒng)稱為“平”,把其它三聲統(tǒng)稱為“仄”。詩句中字的平仄依循《平水韻》的聲調選取。 依循古韻進行傳統(tǒng)詩歌創(chuàng)作時,韻腳字和句中的平仄字都必須按照《平水韻》取字。 依循《中華新韻》或《中華通韻》進行傳統(tǒng)詩歌創(chuàng)作時,韻腳字按照新韻書取同韻部同聲調字,句中字的平仄按《新華字典》的聲調取字即可。 綜上所述,《平水韻》是古漢語字的聲調專著,寫詩時韻腳字和句中平仄字均依循該韻書選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