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確定基調 基調是一部作品總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朗誦詩歌的時候,我們對于情感的醞釀與抒發(fā),對于音色的選擇與調制,對于節(jié)奏的把握與控制,詩歌所體現(xiàn)出來的或深沉、或高亢、或喜悅、或悲憤、或細膩、或豪放的色彩,都在一定程度上與基調的確定有關。 確定基調須要注意對詩歌總體色彩進行把握,既要突出主色,又要顯現(xiàn)輔色: (一)突出主色 古體詩的篇幅不定,一般來說都比較長,詩歌表現(xiàn)的內容較為豐富,寫作手法也靈活多樣,朗誦時極易出現(xiàn)的一個毛病就是陷于對細節(jié)的著力處理之中,而忽略了對全篇的把握,最后導致有字無句、有段無章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比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結尾幾句: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詩人實際上是想抒發(fā)自己政治理想破滅后的憂憤之情,并且展現(xiàn)了自身的高尚人格,因此,“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這幾句不同于一般的寄情山水詩那樣有較多的亮色,實際上隱含著深深的無奈,有“不得不如此”之意,所以處理時不能就文字表面將其做實?!鞍材艽菝颊垩聶噘F,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句最能表明詩人的心跡,這也進一步為全詩的思想內涵的揭示提供了佐證。 (二)顯現(xiàn)輔色 顯現(xiàn)輔色是對突出主色的一個補充要求。 詩歌整體的感情色彩主要來自于主色的建構,表現(xiàn)主色文字的篇幅比例、色彩分量一般來說比較大,但這并不排斥輔色文字的加入和輔色的顯現(xiàn)。一部詩歌作品是由一個字一個字組成的,是由一個詩句一個詩句連綴成篇的,沒有基本的字詞和詩句就沒有完整的篇章。朗誦時,對于細節(jié)的處理也是很重要的,有時也須要點染和突出,不過其關鍵是將其點染和突出到什么程度,其難度不在于是否對其調制色彩,而難在對其分寸火候的把握。 比如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對楊玉環(huán)形象的描繪: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單就這幾句文字來說,朗誦者處理的空間是比較大的,甚至于可以傾注極強的贊美之情來朗誦,不過由于須要突出愛情悲劇的主要色彩,顯然不能簡單地進行贊美。但是如此形象描繪楊玉環(huán)美貌的文字又不可能不著力量地輕松帶過,因此就須要在理解詩歌主要色彩的基礎上把握分寸火候:其一是須要給予一定的關注,也就是說要有一定的分量;其二是把握“如此美貌最終卻香 銷玉隕”的事實所給人帶來的憐憫悵惘之感,語氣中有贊美,有憐惜。這樣,輔色既不會影響到重要色彩的營造,同時自身的色彩也得到了恰當的顯現(xià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