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撰:史遇春 綜述 十里秦淮是南京繁華所在,一水相隔河兩岸,一畔是南方地區(qū)會試總考場的江南貢院,一畔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 秦淮八艷指明末清初江南地區(qū)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名伎。秦淮八艷的名號最先見于余懷的《板橋雜記》,其中分別寫了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門、馬湘蘭六人,后人又加入了柳如是、陳圓圓而稱為秦淮八艷,又稱“金陵八艷”。 人物生平 董小宛(公元1624年~公元1651年),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而淪落青樓,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 董小宛出生于蘇州城內(nèi)的“董家繡莊”?!岸依C莊”小有名氣,因活計精細(xì),生意一直十分興隆。 董家是蘇繡世家,到董小宛這一代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刺繡雖屬于工藝制造業(yè),但接近繪畫藝術(shù),故而董家頗有幾分書香氣息。 董母白氏是秀才的獨生女,受其父教熏,頗識詩書。董小宛幼時模樣俊秀,聰明靈慧,父母視如至寶,教她詩文書畫、針線女紅。 董小宛十三歲時,父患病身亡。董母白氏為免傷懷,在半塘河濱筑一幽室,攜女隱居。 明末,朝廷腐敗,天下離亂,董母白氏欲關(guān)閉繡莊,收回資金,以備不時逃難之需。誰知一算帳,竟外欠上千兩銀子。明知伙計搗鬼,董母白氏又從著手,一氣而病。從此,生活的重?fù)?dān)壓到了十五歲的董小宛身上。 龐大的債務(wù)加之母親的醫(yī)藥費,董小宛無力支付,無奈,她只好來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畫舫中賣藝,改名小宛,董小宛一名遂散播人間。 董小宛容貌秀麗、超塵脫俗,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并贏得了一些名人雅士的欣賞。董小宛孤芳自賞,自憐自愛,影響了鴇母的進賬,因不堪其嘲熱諷,她一怒離開南京,回到蘇州?;丶抑?,母病待醫(yī),負(fù)債需償,董小宛無力應(yīng)付,只得將自己賣到半塘的妓院。 在半塘,董小宛依然抱定不賣身的初衷。她受客人之邀,游太湖、登黃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 董小宛在名流宴集間,聽人講說復(fù)社中有一位很有氣節(jié)且風(fēng)流自好的才子冒辟疆。冒辟疆也從方以智處聽說秦淮佳麗之中有位才色雙絕的董小宛。 二十九歲的冒辟疆往南京鄉(xiāng)試時,特意造訪董小宛,不料她已負(fù)氣離開秦淮河。鄉(xiāng)試落選,冒辟疆往蘇州閑游。得知董小宛在半塘待客,他又專程拜會,不巧董小宛受人之邀,已往太湖。 因緣際遇,兩人終得一見。深秋夜寒,董小宛酒宴歸來,微帶醉意,斜倚床頭。見有客人,她欲起身,無奈酒力未散,身形搖晃。冒辟疆見狀,忙勸她不必多禮。冒辟疆自我介紹后,董小宛稱贊說是早聞大名,心中傾佩已久。冒辟疆細(xì)細(xì)打量董小宛,見其素衣淡妝,眉清目爽,與一般女子大相徑庭。她雖醉意朦朧,嬌弱不堪,卻依然思路清晰,談吐不俗,縱談時局,頗有見地。此番相見,冒辟疆對董小宛印象深刻。 幾番交接之后,董小宛與冒辟疆情緣一定 董母去世后,冒辟疆帶著小宛回蘇州贖身,因其在半塘名氣太大,不論出銀多少,鴇母都不肯放手。就在二人一籌莫展之際,錢謙益偕柳如是來游蘇州。經(jīng)錢謙益出面,董小宛贖身之事才得解決。 董小宛嫁入冒家后,與上下相處極和諧。馬恭人(辟疆母)和蘇元芳(辟疆妻)特別喜歡董小宛,董小宛對她們也很恭敬順從。閑暇時,小宛與辟疆常坐在畫苑書房中,潑墨揮毫,賞花品茗,評論山水,鑒別金石。 寧靜和協(xié)的家庭生活剛過一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入關(guān),冒家險遭涂毒,家產(chǎn)丟盡。董小宛隨夫南逃。戰(zhàn)亂過后,冒家輾轉(zhuǎn)回到家園,缺米少柴,日子十分艱難,幸得董小宛精打細(xì)算,才勉強維持全家生活。 此時,冒辟疆又病倒,下痢兼虐疾。為照顧丈夫,董小宛把一張草席鋪在床榻邊作為臥具,丈夫惡寒發(fā)顫,她就緊緊抱住;丈夫發(fā)熱煩躁,她又為他揭被擦澡;丈夫腹痛,她則為他揉摩;丈夫下痢,她為他端盆解帶。經(jīng)過五個多月折騰,冒辟疆病情好轉(zhuǎn)。 后來,冒辟疆又病了兩次:一次是胃病下血;一次是背上生疽,董小宛都悉心照料,出常人之想象。董小宛身體本虛弱,加之多次辛苦照料丈夫,一病不起,冒家多方請醫(yī)診治,皆無成效。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在冒家做了九年賢妾良婦的董小宛,終于閉上了疲憊的眼睛,在冒家的一片哀哭聲中,她安詳?shù)嘏c世長辭。 作品 畫作:《彩蝶圖》、《孤山感逝圖》、《玉肌冰清圖》。 詩集:《綠窗偶成》、《楷書秋閨扇面詩拾壹首》、《一柄象牙彩蝶》。 評價 黃虞稷悼念董小宛曰:“珊瑚枕薄透嫣紅,桂冷霜清夜色空。自是愁人多不寐,不關(guān)天末有哀鴻。半床明月殘書伴,一室昏燈霧闔緘。最是夜清凄絕處,薄寒吹動茜紅衫。” 王士祿:“梅花亭子枕回波,滿酌黃滕細(xì)按歌?!?/p> 吳梅村在《題董白小像絕句八首》中寫道:“念家山破定風(fēng)波,郎按新詞妾唱歌,恨殺南朝阮司馬,累儂夫婿病愁多。亂梳云髻下高樓,盡室倉皇過渡頭,錮盒金釵渾拋卻,高家兵馬在揚州?!?/p> 顏光柞贊曰:“辛勤孤燈下,三復(fù)行役詩。” 陳允衡:“掃眉間閣筆,擊擊強裁詩?!?/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