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顧名思義就是古代的玩物。玩物,又稱長物,所謂身無長物者,就是不蓄玩物沒有愛好的那一類人。古人云,“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話雖然有點偏頗,但道理大致如此。 這樣說來,其實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收藏家,只是收藏的東西不同罷了。女人喜好買買買,包包鞋子衣服永遠不嫌多,香水化妝品分門別類,這是收藏。以前有句話說,“窮玩車,富玩表”,喜歡名車名表的男人一大把,其實也算是收藏。 所以,收藏這玩意可謂古今中外,人人得而愛之。我等喜好古玩文物的愛好者,也屬于其類。 瓷器鑒定真知堂:古玩收藏門類很多,瓷玉雜項,青銅書畫,基本上這八個字就概況了絕大多數(shù)古玩行的門類。雜家自古以來多,但一般都是以精于一類或兩類的稍微多一點,真正觸類旁通,博采眾長的古玩大行家大雜家還是極為罕見的。 玩古玩肯定就涉及到辨真?zhèn)?。我以前說過,瓷器收藏的幾個階段,辯新老,斷窯口,知價值!這三個階段首當其沖的就是真?zhèn)螁栴}。東西如果對了,確實是古代文物,那么后面的就是知識層面上的問題,美學經濟學層面上的問題。問題相對于真?zhèn)味?,都好說多了。 古玩這玩意,不怕買貴,就怕買不對。今天貴了的東西,只要有價值,自然后來還有人接力。今天打眼買進了贗品,不管你交的學費是貴還是便宜,想要值回票價估計難度很大。所以,這也是今天寫這篇文字的起因。 瓷器鑒定真知堂:不少收藏者不喜歡學習,急功近利,沒耐心聽你說個來龍去脈,只想幾句話告訴他這東西對還是不對。你說他對還好,如果你說他不對,有的脾氣不好的還能跟你急。所以,一般行內不鑒定,禍從口出,明明知道某某專家某某名家說的有誤,也只能呵呵一笑。本也是,大家玩玩而已,你去點評別人了,一來二去,時間長了麻煩就多了,您說是嗎? 說正題,青白釉,卵白釉,甜白釉這三個名詞搞得懂的人還真是大行家。這幾個名詞困惑筆者都困惑了好多年。不都是白釉嗎?怎么還有這么多說法? 瓷器鑒定真知堂:先說青白釉。青白釉又稱影青瓷,是南北宋時期饒州(今景德鎮(zhèn))燒制的瓷器,由于釉色介于青色和白色之間,故稱為青白釉。又因為青白釉瓷器多刻劃花,刻花的凹痕容易積釉,積釉處隱隱約約泛青色,所以又被稱為影青瓷。 青白釉瓷器是北宋早期饒州浮梁縣仿當時的網(wǎng)紅-定窯生產的瓷器。北宋初年,邢窯沒落,定窯大興,遼宋朝廷都以定器為宮廷用具,定窯胎薄釉潤,刻花精細,燒成溫度極高,達到了真正的硬質瓷器標準,這在那時候是極為罕見的。所以,“定窯花瓷甌,顏色天下白”,又號稱“天下第一,無貴賤通用之”。所以,南方江西饒州仿制定窯順理成章。由于當?shù)責?,不同于河北定窯燒煤,所以江西的白瓷是白中閃青的,而定窯真器是白中閃黃的。真定號稱北定,饒州產的號稱南定。 瓷器鑒定真知堂:又有傳說,北宋真宗景德年間,饒州貢瓷,底書景德年制。皇帝見后大喜,遂以景德命名產地,后世所說的景德鎮(zhèn)就是從北宋時期開始改名的。景德鎮(zhèn)躋身四大名鎮(zhèn)之列,就是因為從景德年間貢青白瓷開始的。現(xiàn)在的景德鎮(zhèn)更是中國瓷器之都,名揚海內外。 景德鎮(zhèn)的青白瓷,北宋早期頗受重視,北宋史料有“明越饒定青”五大窯瓷器收藏于內府瓷器庫的記載,真宗以后,由于皇帝喜好道教,令各地進貢土特產,從而北方窯口大量生產新品種,饒州窯就慢慢淡出了皇室的視野,轉向民間。南宋時期由于朝廷南遷,需要大量的軍政費用,海外貿易用瓷的興起,是南宋景德鎮(zhèn)青白瓷和浙江龍泉窯興起的最關鍵原因。 瓷器鑒定真知堂:再說說卵白釉。景德鎮(zhèn)在元代迎來了轉機,從而最終成就了在中國陶瓷史上輝煌的霸主地位。原因就在于蒙古人占領饒州之后,非常喜歡當?shù)厥a的青白釉瓷器,從而在1275年南宋滅亡的前一年,就成立了浮梁瓷局,專管瓷器燒制。 蒙古族和其他北方游牧民族一樣,都喜好白色。在他們的薩滿教觀念中,黃金氏族,也就是成吉思汗一族的骨頭是白色的,是長生天之子,也就是上帝的兒子。再加上北方多雪,長期白茫茫一片,白色又極為容易臟,只有那種不事生產的貴族才能享用。蒙古時期,部落不富裕,黃金罕見,白銀為重寶,所以這些原因綜合起來,白色就成了蒙古族最愛的貴色,南宋時期頗受宋廷珍視的官窯青釉瓷器,卻不為所重。景德鎮(zhèn)因此迎來了真正的黃金發(fā)展機遇,卵白釉就是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興起的。 瓷器鑒定真知堂:卵白釉又稱樞府瓷,以多見印花中有樞府二字得名,表明它是樞密院的定器。卵白釉的前身是南宋青白釉印花瓷器,由于釉的配方中增加了釉果的含量,使得白釉中的氧化鉀,鈉金屬物比例大幅度增加,從而改變了以前石灰釉中氧化鈣為主要溶劑的配比,使得釉面失去了透明狀態(tài),變得粘稠而更白,不再出現(xiàn)影青瓷那種刻花積釉處隱隱約約的感覺,又由于釉色仍偏青不純白,好似鴨蛋顏色,故被形象的稱為卵白釉。 而甜白釉則是明代永樂時期在卵白釉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比起卵白釉,甜白釉更白,更潤,好似白糖的感覺,再加上胎土淘煉精細,麻倉土的使用使得胎體隱約現(xiàn)肉紅色,使得白釉極為精美,真正達到了宛如白玉的視覺效果??梢哉f,皇帝對用瓷器燒制出玉質感的嘗試,從汝窯開始到南宋官窯,直到永樂甜白才真正完成。玉貴白,賤青綠,南宋宮廷官窯瓷器始終以青瓷為主,月白罕見,則白玉難仿青玉較易在南宋時期是顯而易見之事。 瓷器鑒定真知堂:最后透露一個鑒別永樂青花瓷器的秘訣。永樂時期甜白釉為歷代白釉之最精者,所謂白如玉之類絕非虛言。新仿永樂青花瓷器,往往多把功夫下在如何模仿蘇麻離青的暈散鐵銹斑效果上,卻極難仿制出永樂白釉那種瑩潤感。古代器物之所謂寶光赫赫,新仿器物則所謂賊光閃閃,真正搞懂了元明瓷器鑒定的大行家基本上一眼就能分別真?zhèn)?,很多時候都不需要看底足。 |
|
來自: RK588 > 《古玩收藏、鑒寶和文物考古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