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百合?。ù蟛〕跤?、抑郁癥,吃又不吃臥又不臥冷又不冷熱又不熱),百合地黃湯(百合病初),百合知母湯(百合病被發(fā)汗),百合滑石代赭湯(百合病被下),百合雞子湯(百合病被吐),百合洗方(百合病一月后渴),瓜蔞牡蠣散(百合病渴不解),百合滑石散(百合病發(fā)熱)。” 孫思邈 01 — 第三章 百合狐惑陰陽毒證并治。 百合:癥狀很多,如胃口不好、口渴、睡不好、吃食物不喜歡、吃藥不舒服、中藥不受等等。被認為是“神經(jīng)病”。 百合病有兩種情況:一是大病初愈,正在恢復(fù)。二是長期抑郁,抑郁癥。 五臟肝心脾肺腎,對應(yīng)魂、神、意(集中注意力)、魄(白天見鬼,感覺有人在身后晃)、志(志向,當總統(tǒng))。 五臟協(xié)調(diào),則心情開朗,很正能量;五臟失衡,則出現(xiàn)各種反應(yīng)。 02 — 條辨一:論曰: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fù)不能食,常默默然,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欲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shù)。每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時頭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愈。其證或未病預(yù)見,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后見者,各隨證治之。 心里想吃不能吃,有心意,情志病中醫(yī)也可調(diào)理。 想臥不能臥的原因:腎水足則生肝木,肝藏魂主動,肺藏魄主靜。若腎水不足,不能生木,則人就在東,動來動去躺不下,原因為水不能生木。 有時感覺食物好,有時聞到食物難聞不能吃,很奇怪的行為,即為百合病。 看起來很冷,又不冷,熱又不熱。 小便時頭痛:氣血很虛,小便時更傷津液,故頭痛,此60天愈。小便完頭昏,20天愈。 03 — 條辨二:百合病,不經(jīng)吐下發(fā)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黃湯主之。 百合地黃湯方 百合七枚擘(bāi掰),生地黃汁一升。 右先煎百合如前法,內(nèi)陸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 百合病有多個處方,未經(jīng)吐下汗的用此方,純百合病。百合病吐過、下過、汗過,分別由三個處方。 百合:食物中最好消化的東西,開水滾一下就熟了,不可生吃。入藥時要久煮,使變濃稠。 地黃汁:生用,生地黃泡熱水,泡一段時間后,布包住地黃擰出汁來,與百合湯混合在一起。 一碗百合湯,半碗地黃汁,煮成一碗藥。 大便黑,為余毒,大病初愈后的殘渣。 百合色白,入肺,主魄主靜,如見神靈癥狀消失。地黃色黑,入腎,水生肝木,主魄,可臥。 大病初愈(抑郁癥),其他藥不受,此藥輕推即可。 04 — 條辨三:百合病,發(fā)汗后者,百合知母湯主之。 百合知母湯方 百合七枚擘,知母三兩。 右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別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后合煎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發(fā)汗后的百合病,用百合知母湯,開了發(fā)汗藥后的彌補方。 知母3錢,百合5錢-1兩。
05 — 條辨四:百合病,下之后者,百合滑石代赭湯主之。 百合滑石代赭湯方 百合七枚擘,滑石三兩碎綿裹,代赭石如彈丸大一枚碎綿裹。 右先煎百合如前法,別以泉水二升,滑石代赭石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百合病,被攻下后的彌補方。大病初愈,被攻下則津液失,體力失。 代赭石:澀劑,止利。滑石:利尿,為金石類藥物,藥性強,不用茯苓、澤瀉、豬苓等,因為體虛不受。 百合一兩,滑石3錢,代赭石一枚,滑石、代赭石用棉布包起來煮。 06 — 條辨五: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雞子湯主之。 百合雞子湯方 百合七枚擘,雞子黃一枚。 右先煎百合如前法,內(nèi)雞子黃攪勻,煎五分溫服。 百合病,吐法后的彌補方?;蛘撸俸喜?,因食物不干凈等原因而吐,胃津液傷,用炙甘草、人參、生姜等不受,所以用百合方。 百合一兩,雞蛋黃一個。雞蛋黃不能煮,否則成蛋花湯。百合煮好后放入蛋黃生用,滋陰。 本身不是大病,津液傷而已。 07 — 條辨六: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鹽豉也。 百合病,一個月應(yīng)該已愈,變成渴,原來為不渴,津液不夠,喝水不受,只能洗身。 先煮,再放置一晚上,洗身。 煮餅:即煮面條,不放鹽,不放豆豉,咸的吃了更渴。 08 — 條辨七:百合病,渴不解者,瓜蔞牡蠣散主之。 瓜蔞牡蠣散方 瓜蔞根,牡蠣熬等分。 右為細末,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病初愈,病人一定虛,有虛熱才會渴不解。牡蠣可去虛熱,瓜蔞根去渴。 09 — 條辨八:百合病變發(fā)熱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兩炙,滑石三兩。 右二味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津液本已傷,發(fā)熱(非高燒),應(yīng)該是有膀胱發(fā)炎或結(jié)石。 10 — 條辨九:百合病,見于陰者,以陽法救之;見于陽者,以陰法救之。見陽攻陰,復(fù)發(fā)其汗,此為逆;見陰攻陽,乃復(fù)下之,此亦為逆。 病人在虛的狀態(tài)下,不要強攻,如大黃、麻黃、桂枝、黃芩、黃連都是強攻之藥。 熱癥(非發(fā)燒)、口渴,用陰法救之。即不用桂枝湯等陽藥發(fā)汗,用滋陰的藥,如麥門冬、黨參等輕微滋陰藥,不能用桂枝湯、麻黃湯等一劑知的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