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78年,由袁和平導演、成龍主演的《醉拳》風靡全港,開啟了功夫喜劇的巔峰,并奪得當年的票房亞軍。 成龍飾演的年輕黃飛鴻,給這位南拳宗師注入了新鮮血液,黃飛鴻得以全新重塑。 其實自1949年起,黃飛鴻便成為香港功夫片中的的???,而《黃飛鴻》系列于戰(zhàn)后香港的崛起,正是功夫片由弱轉強的最好見證。 他的人生從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皆被香港電影記錄的明明白白。 至80年代,都市功夫片漸漸興起,這位傳奇宗師仿佛被影像所冷落。 雖在洪金寶導演的《林世榮》和《富貴列車》中多先黃飛鴻身影,只不過浮光掠影、蜻蜓點水。 在《醉拳》轟動全港的10年后,內陸功夫之王李連杰赴嘉禾之邀南下,開啟了他在香港電影界的新征程。 如果說《少林寺》讓李連杰的名字響徹內陸大江南北,那么他與徐克創(chuàng)造的新《黃飛鴻》,更奠定了華語影壇一代功夫巨星的地位。 這個被擱淺10年的IP被徐克搬至熒幕之后,反而獲得了不同尋常的生命力。 李連杰的黃飛鴻集合了關德興的老成、成龍的幽默以及劉家輝的堅毅,南拳宗師以更鮮活的姿態(tài)出現在世人面前。 2 在華語功夫片歷史長河中,劍俠片一直在早期占據主導地位。30年代《火燒紅蓮寺》系列飛劍妖術的對決、正邪劍俠的混戰(zhàn),無不讓觀眾嘖嘖稱奇。 可隨著審美疲勞加上招式的花拳繡腿,戰(zhàn)后的香港民眾需要硬橋硬馬、真刀真槍,且更渴望具備煙火氣的民間英雄出現。 黃飛鴻故事自20世紀起便在嶺南一帶廣泛傳播,讓影視改編具備了豐厚的觀眾基礎。 黃飛鴻原名為黃錫祥,號飛鴻,出生于佛山南??h。黃飛鴻的成長于佛山武術世家,其父黃麒英更位列鼎鼎大名的“廣東十虎”,子承父業(yè)天經地義。 黃飛鴻自幼喜武厭文,3歲跟隨麒英研習虎鶴雙形拳,于武術造詣上展現很高天賦。 少年時期黃飛鴻跟隨陸阿采、林福成和宋鏜輝等武術名家,研習南派各路武學,尤以鐵線拳和無影腳最為盛名。 16歲的黃飛鴻在好友資助下,開設了第一間武館。從此于武館授徒,傳授洪拳技藝。 至30歲那年,黃飛鴻開設藥店“寶芝林”,于嶺南專治鋤強扶弱、救死扶傷,俠義之舉響徹兩廣。 除了武術和醫(yī)術雙絕之外,黃飛鴻本人熱衷于舞獅。 在南派醒獅的基礎上,融入了武術舞獅,使得廣東舞獅技藝融舞蹈、武術和雜技于一體,黃飛鴻被封為“廣州獅王”。 ![]() 1925年,一代宗師撒手人寰,他一生的傳奇經歷2足以改編成多個文學和影視作品。 黃飛鴻作為民團總教練,與抗日英雄劉永福命運的緊密連接。保家衛(wèi)國的抱負亦賦予他更高大的民族情懷。 ![]() 3 民國期間,民間武俠小說大行其道,黃飛鴻于各路文學作品中露臉,化身為當時都市平民的重要談資。 至1949年,胡鵬導演的第一部黃飛鴻系列電影《黃飛鴻:鞭風滅燭》上映,這位大俠的形象終得以在銀幕上呈現。 ![]() 在黃飛鴻的選角上,不茍言笑、身法端正的粵劇演員關德興,成為了不二之選。 關德興身材高大,武術功底好、受過正規(guī)訓練、范兒足,舉手投足間不怒自威,宗師形象躍然紙上。 ![]() 其實比起李連杰的高大全造型,關德興的系列更具生活氣息。 其闡述的主題更以鄰里糾紛、鄉(xiāng)間矛盾、懲治惡霸為主題,雖格局略小,但廣受香港市民階層歡迎。 ![]() 他們所期盼的英雄正是守衛(wèi)百姓身邊、受鄰里街坊敬仰的市井英雄,恰巧黃飛鴻這一大家長形象滿足了戰(zhàn)后港人對于救世主的期許。 此外,粵語殘片中黃飛鴻“武、醫(yī)、獅三絕”的設定對特定觀眾的重度垂直性可見一斑。 這讓黃飛鴻具備懲惡揚善、救死扶傷的本領外,技藝精湛的舞獅技巧給了港人身心雙重愉悅。 ![]() 尤以黃飛鴻與石堅間的正邪不兩立、計謀和算計間的勾心斗角、廣東民俗文化的多層次展示,更給了黑白粵語版《黃飛鴻》極強可看度。 自1949年至1994年,45年間關德興前輩共主演了77部黃飛鴻電影,以數量創(chuàng)下了吉尼斯紀錄,關德興儼然成為了黃飛鴻的化身,合二為一。 ![]() 由關德興所構建的黃飛鴻江湖生態(tài),正是香港尚武精神的見證。 本土文化所派生出的宗師英雄,以言傳身教的真功夫,影響了三代香港電影人,并成為香港電影沉浮的最佳見證人。 ![]() 4 70年代中后期,對功夫片的革新潮流已然到來,黃飛鴻影像塑造獲得了新的可能性。 著名武指劉家良作為黃飛鴻的嫡傳曾徒孫,于南拳正宗的傳承上根正苗紅,成為了黃飛鴻新編的首選執(zhí)劍人。 ![]() 早在1973年,大導演何夢華在不拆筋動骨的前提下,對原版黃飛鴻改頭換面。當時他以邵氏性格演員谷峰替代關德興,以求不同效果。 可比起粵語版,此版黃飛鴻十分狼狽憋屈,毫無宗師風范,稱其為最“喪”黃飛鴻都不為過。 ![]() 3年后,劉家良導演、劉家輝主演的功夫片《陸阿采與黃飛鴻》上映,邵氏方有第一部屬于自己的黃飛鴻電影。 讓人欣喜的是,南拳宗師成功改頭換面,老成持重的中年轉為英姿勃發(fā)的少年。 ![]() 劉家輝出現,連帶出黃飛鴻鮮為人知的成長史?!蛾懓⒉膳c黃飛鴻》的成功給了劉家良拍攝續(xù)集的決心,功夫片教科書《武館》上映。 兩部電影除了對黃飛鴻硬橋硬馬的南派身手突出展示外,亦在70年代末構建起了一系列武林宗師的電影傳奇。 ![]() 在同類電影中,尤以《醉拳》鶴立雞群、最受矚目。如果說關德興如一汪水,那么成龍就如一團火。 與關德興相近的是,成龍版的武打動作也充滿了生活氣息。 但性格上少年黃飛鴻生動活潑、機靈勇敢且滿腔熱血,完全顛覆了黃飛鴻的原本正統電影人設。 ![]() 成龍飾演的少年黃飛鴻單純可愛,身上散發(fā)出與生俱來的正義感,天真無邪的純粹氣質印證了這位愛國英雄的赤子之心。 16年后,40歲的成龍大哥和劉家良聯手,再續(xù)《醉拳》中黃飛鴻醉八仙的前緣。 ![]() 《醉拳2》的成功遠出所有人意料,在李連杰之后,成龍的黃飛鴻在北美掀起了巨大轟動。 黃飛鴻所代表的華人的家國情懷和傳統文化,在海外吸引了大量受眾。 ![]() 90年代中期,黃飛鴻憑成龍和《醉拳2》走出國門,化身中國電影和中國功夫的門面,展現了國人自強不息的頑強精神。 5 時代更在迭,黃飛鴻的人格在影像中不斷演化。即便有關德興和成龍等成功案例在先,可于無數人心目中李連杰才是不可取代、獨一無二的黃飛鴻。 1990年,由嘉禾出品、徐克導演的《黃飛鴻之壯志凌云》橫空出世,李連杰以青年宗師形象給黃飛鴻注入了新的靈魂。 ![]() 比起關德興,李連杰的形象更加多元化,人物的心理情感豐富自然。比起成龍,李連杰智勇雙全、瀟灑磊落,宗師氣度盡顯。 李連杰在對黃飛鴻的演繹上,做到了精氣神三者合一。除了憑借優(yōu)秀武術天賦完成高難度動作之外,更賦予了黃飛鴻全新的人格。 ![]() 徐克《黃飛鴻》的成功,在于把黃飛鴻置于特定的環(huán)境和年代。在晚晴的社會圖景下,徐克更借黃飛鴻視角,展現了鴉片戰(zhàn)爭后勞苦大眾和世間百態(tài)。 ![]() 或許,我們在看徐克的黃飛鴻時,更多是把李連杰放入一個群體的環(huán)境下考量。 有十三姨、梁寬和豬肉榮等一眾親朋好友襯托,才把黃飛鴻的家庭觀、江湖觀和民族觀多樣呈現。 ![]() 而處于東西文明交匯下的個體,于時代浪潮中是身不由己的。文明的多樣性演化,亦給了黃飛鴻帶來了自我身份的困惑和反思。 變與不變的取舍、傳統和包容間的糾葛,黃飛鴻于困頓中堅守信念。 ![]() 在黃飛鴻對歷史的態(tài)度上,是一個積極轉變的過程。 從排斥抗拒到納為已用,在中西結合的不斷試探中完成觀念的革新,對家國救亡圖存的思考,這正是一代宗師應有的氣度和風范。 ![]() 6 徐克和《黃飛鴻》是有自己傲骨的。雖外來文化不斷沖擊當時風雨飄零的中國,但昂揚向上和從容不屈的態(tài)度,才是整個系列的核心基調所在。 ![]() 電影選取由《將軍令》改編的《男兒當自強》為主題音樂,激發(fā)了觀眾民族情緒的血性,更是華夏男兒幾千年自強不息精神的延續(xù)和體現。 黃霑大師親手操刀,讓音樂和電影主題的高度契合,正是《黃飛鴻》能量密度的集中釋放。 ![]() 于時代變幻中,黃飛鴻始終以“武德”為根基、以儒家道義為處事原則,堅守“仁者無敵”的精神理念?;蛟S正如我們所想:只有心存仁愛,才能無敵于天下。 ![]() 1990年《黃飛鴻》的成功,讓徐克收獲了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更借第一部黃飛鴻,衍生出全新的青年黃飛鴻電影宇宙系列。 ![]() 從1990年的首作至1997年的《西域雄獅》,徐克團隊共產出了《壯志凌云》《男兒當自強》《獅王爭霸》《王者之風》《龍城殲霸》和《西域雄獅》等6部黃飛鴻電影。 ![]() 青年黃飛鴻以改天換地的姿態(tài),代表香港功夫片名揚海內外。 至90年代中期,港影更憑《黃飛鴻》之名殺向好萊塢市場,讓東西文化得以在西部武俠片《西域雄獅》中,融會貫通。 ![]() 7 90年代末,香港電影逐漸走向沒落。由奔騰年代所創(chuàng)建的《黃飛鴻》系列,亦早已無力產出新的經典。待IP能量耗盡后,便是宗師沉寂之時。 其實早在李連杰演完《獅王爭霸》后,徐克欲尋宗師的接班人。 與李連杰出身相似的趙文卓接師兄衣缽,出演了《王者之風》和《龍城殲霸》兩部黃飛鴻電影。 ![]() 但因李連杰的演繹太過深入人心,趙文卓的黃飛鴻始終沒能走出李連杰的陰影。 包括近幾年的黃飛鴻網大《南北英雄》和《怒海雄風》中,趙文卓有形無神,自砸經典招牌,著實讓人痛心。 ![]() 與徐克版相對應的,還有同一時期的《黃飛鴻笑傳》,電影由譚詠麟、毛舜筠、曾志偉和任達華等一眾港星出演。 可此片主打惡搞詼諧,調侃多、內涵少,不足以與正劇同日耳語。 ![]() 黃飛鴻所帶來的文化魅力遠不止在電影中。 由日本SNK公司推出經典格斗游戲《幕末浪漫月華之戰(zhàn)士》中,中國少年李烈火的原型,便來自李連杰的經典黃飛鴻形象。 ![]() 在后來的國產街機《形意拳》和《星宿會戰(zhàn)》等中,黃飛鴻作為重要角色頻繁出現,成為最讓人頭疼的游戲對手之一。 ![]() 在近幾年黃飛鴻的電影形象演變中,或有彭于晏和吳逸迦等少年黃飛鴻電影略起波瀾,但皆惡評如潮,無法讓觀眾滿意。 可見,功夫片大勢已去,若再現下一個經典黃飛鴻,我們還得再等一個十年。 ![]() |
|
來自: alayavijnana > 《影音文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