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必須死?看看史上這三位功高震主的人,是怎么得以善終的 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社會,人們的階級觀念是非常重的,一個人就算是再有能力,也很難突破自己的固有階級,上升到另一個更高的層次,要想突破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造反。因此古代的帝王對于那些功勞太大,能力太強的臣子是非常忌憚的。無數(shù)的名將能臣因為功高震主被殺。那么功高震主一定會死嗎?其實未必,我們來看看那些得以善終的人是怎么做的。 第一位:王翦 王翦是秦朝的名將,是戰(zhàn)國四名將之一,同時也是戰(zhàn)國四名將當中,唯一得以善終的一個。王翦之所以能夠得以善終就是因為他能夠摸準皇帝的心思,及時急流勇退。王翦帶著六十萬大軍攻打楚國的時候,主動向秦始皇提要求,要獎賞他很多良田豪宅。這就算了,在路上出關(guān)之前,又給五次寫信提醒秦始皇。王翦的屬下都感覺他太過分了,怎么能這么貪財,太丟人了。 王翦解釋說,秦王多疑,把全國的兵權(quán)幾乎都交給了自己手中,他只有向秦王證明自己想要的只有財物,才能打消秦王的猜忌。因此聽了王翦的要求,秦王果然放心的讓王翦帶著六十萬軍隊打仗去了。 王翦滅楚之后,當時的統(tǒng)一大業(yè)才完成了一大半,王翦就告老還鄉(xiāng)了,怎么都不肯繼續(xù)打仗,就此得以善終。王翦用自污名聲的方式,保全了自己。 第二位:郭子儀 郭子儀是被人們稱為歷史上最有出息的武舉人,他成名于安史之亂,后來又多次平定叛亂,收復長安,被稱為是大唐的保護神。郭子儀一生經(jīng)歷了七代帝王,就是皇帝也要讓他三分。對于這樣一個臣子敬佩,百姓愛戴的臣子,皇帝自然是忌憚的。 但是郭子儀卻歷經(jīng)七朝而不倒,這就是郭子儀的聰明之處了。郭子儀晚年的時候,自己家的大門從來都不鎖,任何人都能夠不經(jīng)通報隨意出入。因此漸漸地就連尋常百姓都經(jīng)常去郭子儀府上參觀。久而久之,家里就經(jīng)常丟東西。 這還是最讓人無法忍受的。一次,一個官員去找郭子儀辦事兒,郭子儀正好在院子里給妻子洗頭。從此之后,全長安城的人都知道了,郭子儀是個妻管嚴,竟然做著伺候人的事情。他的兒子終于忍無可忍,對自己的父親說以后不能再這樣了。 郭子儀說:“你懂什么,我這樣做是為了讓所有人知道,自己過得是什么日子,這樣就算是有人想誣陷,也抓不到把柄?!本瓦@樣,郭子儀犧牲了一家的隱私,換來了全家的平安。 第三位:韓世忠 韓世忠是南宋與岳飛同時代,并且齊名的一位將領(lǐng),他同樣也是大權(quán)在握。那么為什么岳飛慘死,他卻得以善終呢?韓世忠比岳飛聰明的地方在于,韓世忠懂得審時度勢,他見朝中風向不對,就趕緊主動交出了兵權(quán),因此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由此可見,功高震主的人不一定必須要死的,只要想辦法,總能善終的,就是有些委屈。假如面臨功高震主,被皇帝猜忌的情況是你,你是選擇繼續(xù)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還是選擇委曲求全,以求自保呢? 內(nèi)容來自騰訊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