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對朋友圈進行“一月可見”這樣的小修小補,對用戶的分享行為進行引導限制終究不是長遠之計。 鈦媒體編輯丨張遠
繼微商、短視頻、小游戲、誘導外鏈之后,微信再一次對朋友圈的誘利分享行為重拳出擊,重點打擊的對象就是以返學費、送實物等方式,利誘微信用戶分享其鏈接(包括二維碼圖片等)到朋友圈打卡的行為。 誘利分享已成為主要運營方式的教育行業(yè)一片愛好,更有分析者認為裂變增長的時代恐將終結,因為微信將進一步把朋友圈、公眾號的流量分發(fā)能力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鉆空子的運營者免費利用。 一周之前,有媒體報道微信朋友圈第三條廣告,已經(jīng)結束在一線城市的內(nèi)測,目前全量開放。當游戲引擎增長受阻的時候,騰訊對于廣告業(yè)務寄予更高期望,微信朋友圈的“商業(yè)化”也將承受重壓。 從騰訊剛剛公布的2019年一季度財報來看,雖然在總體營收中的比重不斷上升,但騰訊社交廣告的同比增速卻在不斷下滑,所以只在廣告形式、廣告創(chuàng)意上下功夫是不夠的,進一步提高朋友圈廣告填充率勢在必行。 這就需要微信進一步“凈化”朋友圈已經(jīng)垃圾滿地的環(huán)境,奪回對這一“社交管道”的控制權。鈦媒體曾經(jīng)在《“分享禁令”能讓微信擺脫“管道化”宿命嗎?》(下載鈦媒體App,查看原文)中指出:微信的崛起曾經(jīng)使運營商淪為“管道”,而一旦微信成為新的基礎設施,則面臨自身被“管道化”的命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