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草 甘、淡、涼,歸肝、胃經(jīng),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用于濕熱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 藥材鑒別 本品根多呈圓錐形,上粗下細(xì),有分枝,長短不一,直徑0.5~1.5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細(xì)縱紋,支根極細(xì),有的斷落或留有殘基;質(zhì)硬。莖叢生,長50~lOOcm,直徑約0.2cm;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纖細(xì).疏被短柔毛。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8~11對,多脫落,小葉矩圓形,長0.8~1.2cm;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氣微香,味微苦。 藥膳推薦 一、雞骨草煲豬橫脷 材料:豬脾1條,蜜棗1粒,黃豆適量,食鹽適量,水適量,雞骨草1捆。 做法:雞骨草用清水沖洗干凈,黃豆清洗后干鍋炒至表皮開裂聞到豆香,豬橫脷切塊用水沖洗即可,蜜棗略為沖洗,熬制、全部材料放入砂鍋里加入清水大火燒開小火熬上一個半小時,最后放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舒肝、健脾。 適用:此湯是廣東民間有名的中藥食療湯品,同時亦能輔助治療膀胱濕熱引起的小便疼痛以及急、慢性肺炎等。 二、雞骨草冬筍煲骨湯 材料:豬大骨頭400克,冬筍200克,雞骨草20克,葛5克,茯苓5克,黨參5克,食鹽適量,姜4片 做法:準(zhǔn)備好煲湯用的輔料和一塊干凈的紗布,把所有煲湯用的湯料用清水洗凈后,放到冷水里浸泡十五分鐘。把浸泡好的煲湯料瀝干水分放到紗布上。提起紗布的對角系緊,在砂鍋里放入足量的水,放入紗布湯料包后開火,蓋上鍋蓋待水煮開,腔骨放到?jīng)鏊校序v后煮三分鐘左右,撇去血沫,把排骨撈出來,煮有雞骨草的砂鍋里水開后放入焯好的排骨,雞骨草排骨用中小火燉一小時后放入冬筍塊再燉四十分鐘以上,臨出鍋前,放入適量的鹽就可以享用香濃的湯了。 功效:清熱,解毒,祛濕 適用:虛寒體弱者應(yīng)該慎用。 三、雞骨草茶 材料:雞骨草15g(一天量)。 做法:煮半小時即可飲用。 適用:對于風(fēng)熱感冒初期、毒蛇咬傷有一定的功效。 雞骨草食用禁忌 因雞骨草味甘平,性涼,因此,經(jīng)常兩脅不適,胃脘脹悶,食欲不佳,口苦口粘,面紅目赤,大便秘結(jié),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的濕熱體質(zhì)人群最適宜服用。平常時有出現(xiàn)脘腹脹悶,疲倦乏力,姿勢倦怠的氣虛體質(zhì)的人應(yīng)慎用,而平素怕冷喜暖,四肢冰冷,少腹冷痛或腰膝冷痛,大便溏薄的陽虛體質(zhì)人群應(yīng)避免食用雞骨草。平素胃寒、虛寒體質(zhì)的人也應(yīng)避免過多食用雞骨草。 再次提醒,雞骨草的種子含有毒蛋白,具有毒性,食用后會出現(xiàn)口腔燒灼感、吞咽困難、惡心嘔吐、腹痛等中毒癥狀,食用時應(yīng)除去雞骨草的莢果或種子,避免中毒。■ |
|